再论中国为什么不需要核动力航母

3月5日海军政委袁华智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透露了有关中国第四艘航母的消息引发外界报道,这也导致国内一些人又开始鼓吹建造核动力航母。因此有必要再讨论一下中国为什么不需要核动力航母的话题。

美国使用核动力航母替代常规动力航母,除了核动力航母续航力远大于常规动力航母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动力航母可以提高舰载机的连续出动能力。

航母战斗力的核心是舰载机,提高舰载机连续出动能力就是增强航母的战斗力。

美军衡量航母战斗力的主要指标就是航母出动率。它是指30天内平均每天航空作业12小时舰载机可出动架次。采用蒸汽弹射器的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一天100架次左右;采用蒸汽弹射器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一天120架次;采用电磁弹射器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一天160架次。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航母上的舰载机都是借助蒸汽弹射器弹射起飞,蒸汽来自舰上的动力锅炉。动力锅炉的首要功能是驱动蒸气轮机和螺旋桨,确保航母能够高速(30节以上)航行,其次是为蒸汽弹射器提供蒸汽。

到目前为止,中型和大型航母的最佳驱动装置仍然是蒸汽轮机。而产生蒸汽的热源有两种,一种是燃油锅炉,也就是常规动力;一种是核反应堆,也就是核动力。

常规动力航母放飞舰载机时,首先要逆风全速航行,然后用蒸汽弹射器弹射舰载机,但是蒸汽弹射器会消耗大量蒸汽。以C-13弹射器为例,每一次弹射要消耗625公斤的蒸汽和1吨左右的缓冲淡水。连续紧急弹射8架舰载机之后,锅炉蒸汽压力就会损失20%,整个动力就会损失32%,航母航速下降8节。这时就无法再进行弹射,要等待燃油锅炉再烧半小时以上才能将蒸汽压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蒸汽弹射器才能重新弹射舰载机。这段时间里舰载机是无法起飞的。

蒸汽是靠锅炉加热淡水产生的,而海上是没有淡水的。航母携带的淡水量有限,只能满足舰员的生活用水需求。锅护用淡水只能通过加热海水蒸馏制取,这又要消耗大量的燃油。

所以说常规动力航母使用蒸汽弹射器时会很费燃油,无法提高连续弹射舰载机的能力,续航能力也受到限制。

而核动力航母的核反应堆功率比燃油锅炉大,核燃料使用周期长,制备蒸汽和淡化海水的时间明显少于燃油锅炉,因此可有效提高蒸汽弹射器连续弹射舰载机的架次。也就是说提高了航母的战斗力,这才是核动力航母相比常规动力航母的最大优势,也是美军坚持发展核动力航母的重要原因。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电磁弹射器的出现,解决了以往使用蒸汽弹射器的常规动力航母面临的困境。因为电磁弹射器弹射舰载机时能源转换效率明显高于蒸汽弹射器,而且不需要使用燃油蒸馏海水制备淡水。所以采用电磁弹射器的常规动力航母,比采用蒸汽弹射器的常规动力航母的燃油消耗量显著降低,续航力更持久。同时电磁弹射器的储能系统能够在45秒的时间里储存到100%能量,两次弹射间隔时间比蒸汽弹射器要短,可以大幅提高舰载机的连续出动能力。

常规动力的燃油锅炉结构比核反应堆简单,制造、运行和拆除成本比核反应堆低得多。安全性也优于核反应堆,即使被击中了也不担心会产生核辐射。既然采用电磁弹射器的常规动力航母战斗力并不比核动力航母差,为什么非要建造昂贵且安全性不佳的核动力航母呢?

未来中国航母的技术发展方向,应当是采用常规动力全电推进技术。相比蒸汽轮机,全电推进启动时间短、加速快、更节能。再配备电磁弹射器,搭载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机联合作战,这才是最佳组合。

目前在国内各论坛上鼓吹建造国产核动力航母的主要有以下三种人:

第一种是无知且自卑的人。这种人在鼓吹建造国产核动力航母的人里数量最多,但他们并不真正懂航空母舰的相关知识,只是通过新闻媒体经常看到听到美国核动力航母满世界耀武扬威,心里很是羡慕,总想着中国有朝一日要像美国一样搞核动力航母,说白了就是穷人乍富挺腰肚的心理。其实海军政委袁华智已经很明确表态说,中国建航母不是为了和美国比,也不是为了和美国打,是为了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种人是空想主义者。这种人往往纠结于中国航母该采用哪种核动力装置,但讨论这个话题的前提是中国已经决定发展核动力航母了。实际上这个前提压根儿就不存在,这种人完全是在空想。

第三种人是坏人。这种人很清楚在使用电磁弹射器的前提下,常规动力航母的性价比高于核动力航母。但是他们的美国爸爸没办法转产常规动力航母,因为核动力航母的产业链太庞大,利润太高了。抛弃旧的供应链,建设新的供应链,损失太大。西方国家的思维是当你在新赛道上竞争不过对手时,就将对手拉入自己占优势的旧赛道。而中国如果决定研发核动力航母,意味着起步就比美国晚了六十年,这将大大延缓中国建成6~8艘航母的进度。另外,中国要养活14亿人口,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把军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3.5%用来买死贵死贵的装备。所以这些坏人就是要制造舆论把中国往沟里带,让中国陷入与美国进行核动力航母竞赛的陷阱里。

怎么说呢,这就跟丰田章男整天贬低纯电动汽车吹捧氢动力汽车一样,现在欧洲某些人也在编造纯电动汽车并不环保的舆论。中国汽车企业当然不会被反纯电动汽车派忽悠,中国军方决策层也不会被挺核动力航母派忽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