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不是王牌,但行业稳中向好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叁里河

作者: 一姐 

500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但稀土毕竟不是石油

2010年9月中旬,中日撞船事件发生后,中国对日本出口稀土的通道几乎全部关闭。

在这之前,日本常年是中国稀土出口的第一大国,日本国内几乎没有稀土开采,却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国,而这一年全球97%的稀土由中国供应。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立刻引来日本政商届的恐慌。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在10月2日表示,为了摆脱稀土进口严重依赖中国的现状,将提前实施开发稀土替代材料的计划,同时准备在更多国家开发稀土,实现稀土的多渠道供应。

向全世界抛出意向后,日本与包括澳洲、蒙古、越南、印度等过在之后一段时间相继碰面,就稀土进口磋商达成意向,并与韩国企业一起,计划花费19.5亿美元入股巴西1家稀土矿公司。

与此同时,经济产业省还宣布计划出资152亿日元,向一百多家日本企业以及在日经营的外资企业提供补贴,以降低这些企业对进口稀土的依赖程度。

日本自此国内掀起了高涨的“稀土”研究热。研究方向包括“稀土替代”、“稀土回收”以及“稀土节省”等,丰田、日立等多个日企先后宣布在这些领域的投入研发。

不久,丰田汽车公司就宣布,该公司正在研制用于电动汽车和畅销的普锐斯(Prius)等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新型发动机,这种新型感应发动机将使用电磁铁,而非需要用到稀土的非永久磁铁。

日本电产公司之后也宣布开发除了不是用稀土的新一代电动机,并预计预计2013年可批量生产。电产公司社长在东京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新一代电动机不使用含稀土的永久磁铁,而是通过切换轴承的周围电流使电动机转动,具有结构简单、不易发热、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等特点。

除了积极开拓渠道,降低影响,日本还联合美欧国家,通过国际舆论向中国施压。日本驻华大使在事情发生后,立刻召集了美、英、德、法、韩等国驻华大使,联合这些国家一起给中国施压,声称中国的稀土出口规制“存在问题”。三个经济体还在华盛顿召开专门的稀土替代及技术研讨小组会。

日本的遭遇不仅引起其他国家的同情,也引起这些国家的恐慌。

9月3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稀土及关键矿物再生法案》,决定恢复探测开发稀土产业,建立更稳定的稀土供应体系,参议院对《稀土供应之技术及资源转型法案》举行首场公听会,能源部同期宣布将拟定战略,增加美国产量,找到替代材料,提高稀土使用效率。

之后美国商会开始督促政府对中国施压,要求放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一周后美国公开指责中国违反WTO规则。

随后,出口美国和欧洲的稀土受到限制。日本、美国、欧盟于是就稀土出口限制向WTO提起诉讼。

由稀土引发的紧张情绪迅速弥漫。

1

这场看起来对日、美、欧的稀土出口限制,并不完全是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更多是国内“稀土贱卖”舆论战的延续。

中国一直被认为是全世界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小平同志那句“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更是加重了这个印象。但多年来,中国稀土出口停留在初加工上,占据资源垄断地位的稀土,并没有像石油之于中东国家一样,让中国富得流油,或者掌握资源定价权,相反,还在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中,自己跟自己打起了价格战。

根据《新华网》的报道,1990-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近10倍,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64%。稀土矿石价位从11700美元/吨跌至7430美元/吨,国际单一稀土价格下降了30%-40%。

同一时期,正是高科技电子、激光、通讯、超导等材料大发展的时候,中国的稀土价格却并没有水涨船高,反而因为价格下跌更加依赖规模扩张,2005年时中国稀土冶炼分离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超过世界年工业需求量的一倍,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

2009年10月,“稀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国南方五省蕴藏着非常宝贵的中重型稀土,工业储量达150万吨,但已经开采90多万吨,只剩下60万吨,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10年就开采完了。到时候,我们就要向美国和日本购买,他们可能会以上百倍、上千倍的价格“出售”稀土材料。

当时有媒体用猪肉和稀土的价格做了一个比较,说2009年9月1日,中国农副产品市场上,猪后臀尖肉、五花肉价格为每斤10.42元和9.48元。而同期,纯度为99%以上的氧化铈的价格只有每斤七到八元。

不可再生的、被比喻为“工业黄金”的稀土,以比猪肉还低的价格出售。《新华网》在《中国稀土卖出“白菜价”》的文章中,引用一位稀土企业代表的话说:稀土企业的利润一般在1%至5%之间。就是最高达到5%左右的利润,卖的也是土的价钱。

单单是价格低也还罢了,但稀土生意背后还有昂贵的环境代价。

据包钢稀土研究院原院长马鹏接受《新世纪》采访透露,稀土主要产区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尾矿浆排入包钢尾矿湖内,钢尾矿坝占地1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湖”,堆放尾矿浆1.35亿吨。

不仅尾矿库内高度盐碱化的污水通过土壤渗漏,进入周边地下的潜水层,严重污染了附近地下水水质,“稀土湖”中还含有约7万吨的放射性金属钍。据了解,钍和铀有着及其相似的特性,而远近闻名的癌症村打拉亥上村就位于包钢“稀土湖”正西方2公里处 。

中国《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2011年10月1日起才开始实施。在该标准实行之前,中国的稀土开采一直出于零环境成本的“裸奔”状态。由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在1987~2002年的研究《稀土铁共生矿矿工吸入钍尘对矿工健康影响与防治措施系列研究》也证明了接尘矿工由于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含钍稀土矿尘和较高浓度的钍射气的短寿命子体会诱发肺癌。

一边是我们承受生存代价挖出来的稀土,以白菜价贱卖,一边是国际买家在享受低价的同时,相继关停了本国的稀土开采。以美国为例,美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美国在1997年就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产区芒廷帕斯矿。

两种情绪碰撞,最终形成了一种声音:“稀土资源这么珍贵,我们这么大代价开采却低价贱卖给国外,人家大肆购买囤积,我们的储量越来越少,未来可能要花高价买回来。要趁着我们还占据全球产量的垄断地位,赶紧掌握国际稀土定价权”。

2

正是在这一舆论环境下,中国开始了出手“调控”稀土行业。

2005年,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退税,并压缩了稀土出口配额企业名单;

2006年,开始停止发放稀土矿开采许可证,全面调控稀土的开采、加工和出口;

2008年,进一步将稀土出口企业数减少到29家;

2009年,确定未来6年每年稀土出口总额控制在3.5万吨;

2010年,国土资源部宣布继续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并宣布为减少污染,下半年稀土出口将减少70%。

但是这场关于“稀土贱卖”的舆论中,有几处显而易见的矛盾。

稀土虽然名字里有“稀”,但世界上自土资源总储量是很丰富的。根据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除了南极洲尚未见发现稀土资源的报道外,其他各大洲都有一定稀土矿藏,近年来,随着稀土勘探日益活跃,一些大型矿藏相继被发现,加之世界范围内尚有海洋和更深地层的稀土资源未被勘探,地球上稀土的实际蕴藏量可能会远远超出预期。

美、澳、加拿大等国封存稀土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稀土矿价格便宜,这些国家在稀土市场的份额被挤占,不得不关停。而不是反过来,为了关停,所以逼中国持续低价卖稀土。

而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也好,作为工业味精也好,多用于高精尖工业制造,有用途高大上的特征,但也有用量少的特征。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给的预测数据是,到2020年,全球稀土消费量将保持在12-15万吨的水平,其中重稀土需求规模仅为1.5-2.2万吨。这种应用特点和需求趋势意味者稀土的定价权,并不容易被产量左右。

所以,中国并不真正垄断稀土资源,稀土也不象石油一样,有绝对不可替代的使用场景。

关于“中国储量正逐渐减少”这一点,早年白云鄂博矿区被发现的时候,中国轻稀土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接近90%,但经过30年的技术发展,全世界轻稀土探明储量不断增加,已经从之前的不足2000万吨,猛增到6亿吨。

这中间,中国的新探明储量在增加,世界上其它地方也在增加,我们的占比被摊薄到国土资源部白皮书中披露的23%,并不稀奇。

至于为什么一直被贱卖和要承担那么大的环境成本,江西那些因为稀土落马的官员们可能更清楚。

2014年中央巡视组对江西”矿产案“调查时,发现仅江西一个县,非法开采稀土的矿点就多达104个。江西安远县县委书记邝光华承认:2011年以来,我妹夫、连襟相继参与非法开采稀土,自己不但没有安排人员去查处,还私下和人打过招呼,希望对他们能照顾就照顾一下。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接受新华网采访时曾解释:稀土资源开采从审批到管理等瓜姐,政府权力介入过多,容易造成权力寻租。

中国稀土行业在实行出口配额制的同时,从2010年开始颁发出口许可证,配额逐年下降,但国内的产能并未随之下降。在配额无法满足开采需求的时候,配额本身开始价格大涨。2011年一吨稀土的出口许可证的市面价,从几年前的几千元涨到了40-50万元,这几乎使得出口许可证的身价已超过稀土矿产本身。

3

历史上,靠垄断资源作为手段的事情并不新鲜,俄罗斯的天然气,欧佩克的石油,都曾声势浩大,但行业本身也大都在折腾中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俄罗斯对乌克兰中断天然气后,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下降了3个百分点,欧佩克自1973年首次禁运后,市场份额再也没有回到高峰时的51.2%。

中国的稀土也如此。

对日、美、欧的稀土出口限制一个多月后,镝(dysprosium)、铽(terbium)、铕(europium)这三种几乎只有中国南方出口的稀土价格开始狂飙,美国能源部报告显示,稀土镝的价格在2010年12月的时候,已经从2003年的每磅6.5美元,涨价到132美元,涨幅超20倍。

但与此同时,为应对稀土短缺,不仅日本,其他国家也纷纷开始寻求新的供应渠道,以及加大稀土替代研究。韩国表示,将拨款1500万美元增加稀土的储存,并寻找稀土的替代矿产。

2011年,时隔3年,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Lynas公司宣布,其在马来西亚关丹工业区赶建的全球最大稀土提炼厂即将竣工。这是近30年来在中国以外的第一家稀土提炼厂。

同年,日本丰田宣布将研发新型电动马达,可降低对稀土的需求,一年之后日本昭和电工宣布,成功开发取代稀土中镝金属的磁石合金,使原来用镝生产机器人的企业生产成本可降7成。

全球石油行业开始在炼油过程中使用更少的镧,最新的炼油催化剂配方中,镧的比例从三年前的4%或5%,降到了目前的1.5%;

莫利矿业宣称,他们开始限制混入磁性粉末中的镝用量,用量甚至只有一年前的一半,公司的许多客户决定不需要再加入镝;

2012年,美国USGS的报表中时隔多年再次出现了美国稀土产量,当年产量为200吨,此后一路上涨到2018年的1.5万吨。仅次于中国、澳大利亚位居世界第三。

这场稀土恐慌最终以WTO裁定中方败诉结束。最先受到影响的日本,经历这次风波后,稀土需求量从2007年的3.2万吨降到2012年的1.4万吨,从中国稀土第一大出口国,掉到第二。

中国稀土行业在经历2010年到2011年价格暴涨之后,开始回落,到2015年基本回落到十年前价格,其中氧化镝的价格仅是2011年峰值价格的1/10左右,稀土行业进入“量增值减”,盈利困难的状态。

而在2010年到2011年,稀土价格暴涨的同一时间,也是稀土走私最猖狂的时期,中国海关的出口数据,对比国外海关进口的数据,相差120%。

安邦咨询创始人陈功评价稀土政策曾说:“做生意就是一个培育市场的过程,当市场没了,产品也就毫无意义了”。如果我们在稀土产业上,一直没有下游开发应用的支撑,是很难单靠调控开采产量来掌握定价权的。

事实上,在WTO裁定结果前,工信部曾召集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开过专题会议,会上工信部督促企业在技术进步跟产业升级上下功夫。

去年9月,新华社以《“转变“挖土卖土”方式, “稀土大国”迈向“稀土强国”》为题目,报道了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近几年的研发成果:开发出亚微米尺寸夹杂物的稀土钢制备技术,突破了稀土在钢中进行规模化工业应用的技术瓶颈;开发出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纯稀土金属制备技术;开发出纳米超光滑铈基抛光液可控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出稀土硫化物着色剂,为我国高丰度轻稀土镧、铈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虽然几乎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听起来就比单纯卖稀土要厉害多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