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一定符合欧洲意识形态及利益

023年底,欧盟一天之内两次发出预警,拒绝中国茶叶入境,因为检出了农药残留。此事发生之后,国内媒体一片哗然,好像是一个不得了的问题,甚至有些自媒体夸张地说道“中国茶叶不能喝了”。

对此,我就想着,为什么这些人,不能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为包括中国茶叶以及月饼之类的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做出更多的合理的解释?为何不想想,中国应该如何树立国潮品牌在全球的新形象,争取更多的解释权、话语权和标准制订权?为什么在某些人的意识里,只要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制裁、处罚等,就不由自主地先承认自己真有问题,先反思先检讨先认错?为什么在中国出出口总额已经居于世界第一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眼中始终坚持“欧美的做法就是权威科学的”的观点?

不能说中国生产或出口的商品全都没问题,但更不能因为美国、欧盟等一说中国的产品有问题,就真有问题,更不能把所谓的“欧盟标准”或认证,当成“真理”一样,无原则接受。因为,对于不同的产品质量评价或认证,各国都可以有自己的标准或评价体系,其实背后的话语权来源,主要还是国家实力做支撑。当然,肯定有公认的国际统一标准,特别是在互联网、机械、电子等领域。但在一些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的产品类别中,如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等,应该允许有不同的标准。这个时候,解释权就成了一种策略性工具。

例如,对于中国的月饼,过去欧盟就拒绝过。而对于中国的中药、腊肉等食品,估计西方国家永远都不会接受。可是,难道就因为欧盟说它不健康、不卫生,我们就一古脑儿地同意?对于中国的茅台,是国宝级的美酒,但会有几个欧盟的人同意?他们会编故事,把他们的红酒等,以他们的标准,说得天花乱坠,在中国卖出天价。但可以肯定,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茅台,我们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白酒,在欧洲卖出几十万元一瓶,他们绝对不会答应。因为,这已经不是酒的问题了。

中国制造的商品在未来的欧美市场上,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类似问题。总之,他们不会让中国的产品那么畅通走向国际市场,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品牌的强大。因为,中国制造越强大,就越会冲击和抢占他们的市场份额,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砸了他们高利润饭碗,如此,他们会轻松地让步或认输么?怎么办?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挖空心思,提高门槛。今天可能是农药残留超标,明天就可能是由于产品涉及军工生产或有国企成份等。总之,他们会找各种理由,尽可能减少中国商品的市场点有率和影响力。

实际上,只要认真看一下,欧盟关于中国茶叶的农药残留,就不是他们说的那么一回事。欧盟在中国茶叶中检出的农药苦参碱在国内是一种允许在绿色食物中使用的农药,但欧盟认为这种东西本身会导致人的一些过敏反应,可是否真如此,并没有严格论证过。

中国茶叶产区的污染及农药问题,确实也要用高标准去执行,进而使中国茶叶真正的“绿色”,更好地走向世界。客观上,我也知道,中国各地茶区,都在提升有机茶的标准。广东茶区以前是可以放鞭炮的,但现在禁放了,原因就是避免茶叶污染。

最关键的是,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茶叶不仅符合各国的高标准,而且还要更优质更好。据报道,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了一次规模庞大的茶叶农残测评。他们选取了32款热销茶叶,进行了285项农残专项测评。这次测评不仅覆盖了国内外关于茶叶农药残留的几乎全部标准,还特地选择了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机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进行检测。结果绝大部分达到了农药残留标准。

500

可见,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但另一方面,我们面对国际市场的各种反制或竞争手法,要以平常心对待,更要有更多的解释力。只要这样,才与我们这个大国的市场地位相匹配。

依靠品牌赚取超高利润(品牌溢价),瑞士新闻说2023年发现好几集装箱到瑞士洗澡的手表,原厂专家也无法区分,最后只能从重叠序列号来判断这几箱手表是假的。

这批原产地均来自武汉,和瑞士原产手表一样使用了河南的轴承,和瑞士原产手表一样使用了大族激光的切割,和瑞士原产手表一样使用了广东的CNC工作站,和瑞士原产手表一样使用了哈尔滨特种钢厂的钢坯,和瑞士原产手表一样使用了湖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自动车床,自动铣床等等。

为了达到瑞士水准,造假者蓄意降低了工艺标准,放大公差,使用二手旧机床。如此看来,以中国目前的工业水平,已经能制造出一款跟原厂一模一样的劳力士手表,那么为什么中国品牌手表卖不出高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