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电影想这么多,累不累啊,看电影的初衷就是以放松为目的啊

【本文由“文一”推荐,来自《2024春节档票房破20亿》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录音的基本原理
  • 昨儿晚上从电影院出来。说一下感受:

    1. 资本为了贾玲瘦了,这碟醋,专门包的这顿饺子。

    2. 为了让这个过程励志,加了很多重料。毕竟,让一个啃老到36岁的人变得值得立志,让人同情很难。

    3. 影片忽略了很多,或者说他们觉得不重要的逻辑细节。比如,一个第一个月房租是管家里要的,2400一个月人,是怎么有钱帮一个拳击手做营养餐减重(还浪费了许多),并且,还能办卡打拳。对昊坤那么刻薄的拳馆老板,突然对女主那么支持。那一瞬间,角色关系突然变成了贾玲和沙益。

    4. 前半段事事不顺,所有情节设计都在迫害女主的情况下,后面女想主赢一次的过程突然就变得多贵人相助,身边充满了包容和支持。就让前面的种种苦难显得特别刻意和不真实。

    5. 整部电影给一个啃老到36岁的人的救赎,居然是让她挣脱讨好型人格,选择遵从本心。仿佛前面的啃老到36岁,是因为她的讨好型人格。

    6. 最后,女主所展现出来的单纯、坚韧、温柔、等等这一切品质,和啃老到36岁这个设定真的兼容吗?倒不如说,因为最后的蜕变需要这些品质,所以女主被包装成了一个因为非自身原因的单纯、温柔、努力、坚韧的小女孩的被迫在家啃老到36岁,然后再用情节设计让这些预设的品质出来发挥作用,去达到预设的这个立志结果。

    贾玲的瘦下来很励志,即便没有这部电影,依然让人觉得很励志。但如果你把这个结果嫁接到影片女主的人设上,只会非常让人出戏。

    毕竟,贾玲的结果,是她的个人毅力决心,和她所拥有的资源的共同结果。如果你忽略这个资源,单纯去强调品质,激励人的良药就会变成引导人忽略现实的毒鸡汤。

    总结语,我真的共情不了一点。如果你们觉得好看、励志、get到了影片的情感价值,那么您是对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看个电影想这么多,累不累啊,看电影的初衷就是以放松为目的,像你讲的没有这些私货那可能就是经典影片了!贾玲的这部电影没看,也不好做评论,但只要不涉及严重的三观问题,就是好看不好看,你爱看不爱看的问题,觉得不好下次不看她的电影就好了,为什么每次关网很多网友就把一些电影上升到家国情怀了!

昨天看了飞驰2,中间也有私货,主旋律就是励志,这就够了,和家人亲属看完,大家觉得还行,挺好,看电影的目的就达到了!

再多说一句,没看满江红和流浪2之前,很多观网的网友说流浪好,满江红槽点太多,深信不疑。看了之后却觉得满江红比流浪2好(在家看的可能流浪2有很多大制作没发法体现)。当然满江红最后确实让秦桧诵读满江红我也觉得很尴尬,但总体来说觉得很好看,很激发爱国思想,所以觉得满江红票房就是应该很高啊!虽然这电影在我心中也不能进去前几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