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508)《支援朝鲜战争后勤人力物资计划概要(草案)》

支援朝鲜战争后勤人力物资计划概要(草案)

东北军区后勤部

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日

一、计划的根据

由于战争的长期性与大规模的运动战,以及敌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人力、物资的消耗损失很大。按三番部队轮流作战,人数四至六月以100万人计(现在为三、九、十三、十九共四个兵团、十四个军,三个炮兵师,高射炮四个师另一个团,六个高炮营,五个工兵团,铁道兵团两个师另两个团,坦克一个师,铁路军管局一个工程总队,六个后勤分部、四个直属大站,空军后勤机场人员及四十七军共94万人。此外,新入朝与即将入朝的铁道二师、炮兵、修机场的工兵、两个警卫团因人数不详,尚未计入),七至十二月以130万人计(除现有部队,增加二十兵团五个军,及增加的炮兵、战车、空军部队按部队比例增加的后勤人员)。据此,制订四至十二月份计划。

二、后勤人员的补充

现后勤(包括铁路军管局,不包括在东北的后勤各部及后方医院,以及铁道兵团、铁路工程队、各兵团、各军后勤人员)与部队比例约为一比七(如包括铁司及工程总队则为一比五点八)。按战争需要应为一比六(包括铁路人员应为一比五)。依此比例及实际需要需补充人员如下:

1.干部4千。现后勤系统前后方共有干部23,191人。按工作需要除医务干部另计外,尚缺排级以上干部5,000余人。另外,因前方干部工作紧张,营养缺乏,伤病等减员约3%,夏秋季可能增加。另有一批体弱干部需轮替回后方适当休整,约需有500人补充。以上除后勤自行训练及紧缩机关解决一部分外,东北无力解决。请中央于六月以前调给排级以上干部3,000人(医务干部在外)。其中师级20人,团级160人,营级500人,连级1,500人,排级820人。

2.增加九个大站三十六个分站。现共有七个分部、三十一个大站、九十七个分站,部队打到大邱、釜山一带时,分部可不再增加,主要增加兵站。每分部各增一个大站,每个大站四个分站。另外两个大站作为机动力量。每个大站除干部工作人员按编制配齐外,应配一个警卫营,一个电话通信排。

以上大站干部不包括第一项4,000数内。东北前后共组织了十四个大站,无力再组织。请中央解决,于七月底以前陆续调来。

3.增加警卫部队五个大团,每团配一高炮营,或每营配一高射机枪连。配属六分部两个团,四分部一个团,一、三、五分部共一个团(给二分部已调的一个不在内),铁路军管局一个团。现各分部共有警卫部队七个团另六个营,担任警戒,看守仓库,兵站线防空哨等极不敷用。铁路一个团作警卫机关及调度所之用。

4.人力手车运输团除军委已组织之2万人(十个团),应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到东北外,按需要尚需组织六个团(每团2,000人共32,000人)另六十个营(每营800人共48,000人),于八月以前陆续到东北。运输团的战士以二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身体强壮者为宜,年小体弱者难胜任。

以上提出的根据:(一)现各分部共有民工3万人,连九、十三两个兵团尚未换回的民工担架共约40,000人,均系去年出国,原定三月至半年调换,现多已逾期或到期,情绪极不稳,逃亡日多,浪费很大。先后动员出国之民工担架达150,000万人,逃亡及零星换回者在70%以上,再动员民工替换,即难完成任务,对财政与生产亦很大浪费,故应以运输团换回,需二十个团(六个团三十五个营)。(二)各分部及直属大站除现有民工及七个运输团另八个运输营外,因物资高度分散存放,铁路每月被炸,需大量人力倒运,还需增加六个团或十五个营。(三)按各作战部队车辆不足、道路破坏的情形,志司提出每团配手推车五十台(一个人力运输连),每军需一个团,二十个军需二十个团。除已组成的十个团,尚需十个团。(四)按伤、病、逃等减员约10%,需四个团或十个营。

(以上配属各军的运输团应包括在军的后勤人员之内)

5.配属各军及炮师的担架团需二十六个团(包括二十兵团)每团2,200人。现已有十四个团,尚需十二个团。按伤亡减员15%计,需补充四个团的人员。以上共需准备十六个团,35,200人(此担架团亦包括在军的后勤人数之内)。

6.铁路员工:下半年按军管局管理形式,修通至大田、安东一线计算,需增加汉城、大田、安东三个分局,每个分局有六十台机车之机车队,连同抢修、维修力量,需要人员如下:

一般行政员工2,775人。机车队员工3,684人。抢修队(工、电、水)9,624人。政治工作人员390人。伤亡减员补充每月平均以200人计(不包括铁道抢修部队补充数),需12,000人。

以上共需17,673人。除东北可能补充数外,不是数需从全国范围解决。

7.增加三个公路工程队,每队1,000人(因东北已入朝的三个不够分配),配属各分部担任维修公路及挖防空掩体等。

8.大车运输员:除配属各军的大车所需运输员由各军配备外,配属分部的大车3,500台,需人员8,000人。

9.电话通信人员3,000人(二十个通信连),主要补充后勤。各军的由各军自己训练。

10.汽车司机东北负责训练(各特种部队自己负责训练补充)。各汽车团每团每月平均补充正副司机各30人,共5,280人。每军每月平均补充30人,共4,800人。以上共需10,080人。

11.医务卫生人员

(1)前方部队卫生人员伤亡减员平均为8%,需补充5,760人。

(2)后勤各分部所属机关单位需增补1,650人。

(3)前方各医管处、各医院,需补充6,402人。

(4)后方新建的各单位需补充1,946人。

以上共需补充15,758人。

(5)前方各军防疫队,每军一个,每队101人,共需2,020人。

(6)伤病员床位,除现有的前方20,000、后方80,000床位外,至年底至少尚需收容伤病员32万人(如发生传染病病员增加则不够)。现东北已收容73,000多人,按今年收容人数及年底争取出院20万人计算,尚缺50,000床位。除东北可增加20,000床位,于七月份开始收容外,所差3万床位需从关内解快。东北增加之2万床位的医务及行政人员需10,740人(东北从地方卫生机关可以解决半数)。

(7)荣军安置,全年平均有57,600人(伤员30%),需要处理安置,需由全国范围解决。

三、二线兵团

自出国作战至一九五一年四月半,计六个月,共进行四次战役及第四次战役后为时两个月的防御战,总计战斗减员约占作战部队总人数的13%,非战斗减员(包括战役中的冻饿病减员)占17%,总计减员为30%。本年内以两番部队作战,每番平均55万人计,除已补充的不计外,尚需准备33万人的补充。此外,连各特种部队如铁道兵团、工兵、空军地勤人员等需补充以7万人计,共需准备二线兵团40万人。

为使部队能连续作战而保特战斗力,自六月份起,平均每月能有4至5万人补入部队。

四、运输工具

1.汽车

(一)后勤运输车,现有11个汽车团。每团经常保持300台运行车,至四乃底需补充839台(现有2,461台,根据半年汽车损失情形,损失率平均每月以百分之二十五计,每月需补充825台。自五月至十二月为6,600台,期四月份应补充数839台,至十二月底共需补充7,439台

(二)各军运输车按每1万人20台,除二十兵团需补充的车数无法计算外,各军按783,000人计,共需1,566台(后勤分部及铁道兵团未计),现有1,212台,尚需补354台。作战部队每番以55万人计,亦按每月25%的损失(休整部队运输车损失不补),每月需补275台,自五月至十二月共需2,200台。以上补充各军汽车共需2,554台(各军汽车损失实际在50%以上,惟可从战斗缴获中解决一部分,故亦按25%计)。

汽车团与各军的运输车四月份共需补充1,193台,五月以后平均每月需补充1,100台,至年底共需9,993台。此外,后勤须有一部分机动车及各分部汽车队、工兵、铁司运输车的补充至少需1,007台。共计11,000台(第二季补充3,500台,下半年补充7,500台)。

(三)小古普车除战场缴获可解决一部外,各分部连前勤、铁路等后勤部门需150台,各军及其他单位需650台,共需800台。

(四)特种部队(空、炮、战车、工兵、铁道)的炮车牵引车、空军运输车等均无法计算,需各特种兵司提出计划。

(五)汽车零件平均按车数的30%准备。

2.大车

东北动员群众的战勤大车现尚有2,500台,分布在各分部与九兵团、十三兵团各军。二月份又购买1,000台,补充十三兵团各军及各兵站医院。按需要除换回战勤大车外,各分部尚需增加1,500台,分配在各医院卸车点及前沿兵站,补助汽车运输之不足。以1,000台补充各军,三、九、十三、十九兵团各军现有大车2,300台,按每团10台、师部20台、军部40台、兵团50台编制,尚需补充700台(不括包四十七军、二十兵团及各特种部队);作战部队半年按10%的损失补充需300台。

以上共需大车5,000台(均配两马)。第二季补充3,000台,三季度补充2,000台,其中4,000台均组织成辎重连。现东北再购700台,缺4,300台,需从全国范围解决。

3.手推车

志司提出各军配属每团50台,每军需配一个运输团800台,前沿兵站,各兵站仓库,铁路卸车点均大量需要。除已发出之12,000台外,再制40,000台,于四、五、六、七四个月完成,陆续发各运输装卸及各军。

4.担架车与担架床

已发出担架车3,020辆,担架床5,975付。至年底尚需补充担架车4,000辆,担架床10,000付(每一担架团配担架车150辆,担架床370付,以十个团计算并发兵站医院一部与准备一部分补充预备数)。除东北正在制造中的担架车4,000辆、担架床6,000付外,尚需补充担架床4,000付。

5.马匹

据九兵团各军及十三兵团五个军提出概数8,000匹,除已补充3,100匹外,尚需4,900匹。另以3,100匹(不包括大车的马)作预备补充其他各军,以上共需8,000匹,鞍挽具8,000付(如各军不需全部补充,所余部分作预备补充数)。

6.卫生列车

现共有21列,最近调入关内10列,按需要须再补足10列。

五、铁路车辆器材

(一)机车按车通至大田、安东,连损失(按30%)共需420台。现已有运行机车200台,尚需补充220台。

(二)车皮按二十五天周转一次,以每月装350车计,共需8,550车。现境内有5,000辆,尚需3,550辆。三季按3%损失,指256辆。以上共需8,800辆。

(三)器材燃料共需总值人民币1,628亿余元。

六、油料油桶(空军及战车各种用油未计在内)

1.前方汽车用汽油。据三月份统计,运输汽车与各特种汽车(牵引车、工程车等)共7,279台,加上二十兵团、四十七军及四月以后增加的炮兵、战车部队以10,000台计(不包括空军),每台每月以六大桶计(包括预备数),自四月至十二月共需540,000大桶,合81,000吨。

通信指挥用小吉普、中卡等三月份统计为808台,加上三番部队与特种兵及二番部队后勤补充一部,共1,400台。每台每月用油以三桶计,九个月共需37,800桶,5,670吨。

以上共需汽油86,670吨(577,800桶)。

2.前方汽车用各种杂油按汽油10%计,需8,667吨(57,78桶[1]

3.油桶每月共需64,200个,平均每月可收回1万个空桶,尚需准备新桶469,800个。

前方所需油料油桶,均须于十月底备齐,才能保证十一、十二月所需。东北每月有制造20,000个的能力(连私人工厂),六月以后可制30,000个,如有原料保证,至十月底可生产180,000个。至十月底尚缺油桶289,800个。

4.后方用油。东北后方各特种部队(炮司、战司、工指、防司、铁司、公安司、炮、海、防校),现有汽车2,320台,下年准备增加1,083台,共3,403台。军区各单位现有816合,下半年需要增加258台,共1,074台。后方用油标准,大小车每月平均以一大桶计,半年共需26,862捅,合4,029吨,杂油以10%计。

后方用油油桶原则上不发,以空桶换。不足者,由各单位自行解决。

前后方用汽油总数共90,699吨。

七、军械弹药

根据今后作战要求与过去经验,应作如下准备:

1.由于弹药消耗损失数量大,特别是高射弹药与反坦克弹药需要特大。

第二季度配齐第二番部队以三、九、十九三个兵团九个军轻火器五个基数,重火器十个基数,新装备的五个新基数。十三兵团五个军、三个休整军补齐自带的二个基数,两个军除补齐自带的二个基数外,配发轻重各三个基数。

除以上基数外,上半年再增加轻三、重六(新基数为三个),高射弹四个新基数。

下半年按两番部队作战,每番十个军及各特种兵须准备轻二十、重四十个基数(新装备及装甲部队二十个基数),高射弹药三十个新基数。反坦克地雷15万个,反克手榴弹50万个,炸药50万公斤,爆破筒10万根。

2.武器补充与改装

几次战役武器损失均无统计,据零星材料约占20%,除在战役中从缴获中补充一部分外,应按10%补充,本年内共需准备六个师的轻重装备补充。其中以苏式装备四个师,从旧存整修和自造装备两个师,此外补发九〇火箭筒2,000门,四二化学迫击炮400门,五七无座力炮900门,步枪1万支,轻机400挺,重机150挺,其他各种炮800门。另外从库存与修理中补齐三个独立师的装备。

目前各军武器种类口径复杂,若干武器在朝鲜与美帝作战中作用不大(如三七战防炮、九二步兵炮、六〇火箭筒等),有些武器弹药打完没有来源,国内亦不能制造(如日式榴炮、高炮、汤姆生冲锋枪弹等),这些均应逐渐改装。

3.由于消耗大,运输线长,弹药须采取三线配备。第一线经常保持轻两个、重四个基数,存于前沿兵站,作为战役用弹药,随时补充发给作战部队。第二线作为战备弹药,经常保持轻三个、重六个基数,存于西浦、新成川、三登、阳德带。其余基数存于东北基地,作为第三线,可以按需要随时调用。

4.加强军械、弹药修理

加强前方修理工作。成立四个机械化的随军修械所与三至五个弹药检修组。同时八一以上的迫击炮、五七以上的后膛炮,每门配一工具零件包,由炮兵随带,以备小修理。

加强后方修械能力,由军工局负责管理。本年内颈计,除够装备、补充六个师的军械外,从缴获与库存中修各种炮800门,轻机400挺,重机150挺,步枪10,000支。

5.关于军工生产,应适合于目前战争需要。生产重点除生产中的机、步、冲锋枪子弹外,应致力于反坦克武器的研究与制造。炮弹生产,应增加一〇五榴炮弹的生产与利用半成品,制造一〇五榴炮弹。

6.各种工具、器材包括前方炮兵观测器材,工兵架桥渡河各种工具、器材及机械仪器等共需人民币1,790亿。为供应及时,均须于第二、三季准备完,并按需要及时发出。

7.军械各种装具亦须于二、三季准备完,按需要及时发出。

八、粮秣

第二季度前方按100万人,后方40万人计算,下半年前方130万人,64,400匹马,后方449,000人,15,000匹马计算,前方按30%的损失及预备数计。

1.粮食。自第二季度起,前方按50%细粮发给,第二季照原预算缺细粮约27,000吨。下半年共需粗粮126,200吨,细粮218,000吨(内大米80%,白面20%),干粮36,000吨。干粮质量需改进。

以上共需细粮245,000吨。

2.马料85,000吨。

3.副食品(只计算前方的,按130万人计),上半年照原计划不变,下半年提出按以下标准配发:

油盐按标准全发实物。

肉类菜蔬按三分之二发给实物(每人每月三斤肉类、二斤豆类、干咸菜一斤、黄豆三斤半)。肉类包括猪肉、腊肉、香肠、牛肉、干鱼等(鱼类不超过20%),豆类为豆豉、豆干等。肉类共需2,340万斤,豆类1,638万斤,咸菜702万斤,黄豆2,730万斤,油盐各1,196万斤。

另发三分之一的菜金或小粮票,从当地解决一部蔬菜。如运输情况许可,可加发一部分黄豆。

九、被服

1.夏装。除原计划数外,须增70万套的补充预备数(现已损失约40多万套)。

2.冬装。棉衣、棉大衣、棉手套,前方部队需发给全部,并准备30%的损失预备数。血衣、血被准备二十万人的。

棉被按30%补充,作战部队发大衣可不发棉被(须征求前方意见)。

棉鞋每人一双毛皮鞋,一双棉胶鞋,按30%的预备数。

棉帽每人一顶,另加20%预备数。

帐蓬全部发有困难,只发作战部队,按每连一个计算(征求前方意见再确定)。

3.人马各种装具(附表缺)。

由于运输困难,冬装自八月中旬即须分批运往前方。

十、卫生医药器材(附表缺)十一、通信器材

根据工兵后勤系统必须补充装备之器材及前方陆、空、炮、战车等兵种及运输、工兵、后勤、防司之战损及下半年消耗之器材,共需:

50W以上之发射机138部。

15W收发报机428部。

15W至30W报话机1,624部。

步行机2,764部。

电话总机1,845部。

电话单机20,011部。

被覆线33,000华里。

收报机160部。

以上总计需人民币135,161,288,000元。

十二、经费和战费

1.下半年经常费18,236亿(以亿为单位,亿以下尾数未计,下同)。

2.副食品及粮秣包装、加工费10,503亿(不包括粮食、马料)。

3.零星战费、经费860亿。

4.被服装具费15,229亿。

5.下半年修建营具费1,609亿。

6.上半年追加战费预算1,253亿。

7.通信器材费1,351亿。

8.运输工具器材购置装备费9,026亿(不包括汽车费)。

9.军械费3,718亿(只工具器材、枪炮擦洗包装、修械、仓库修建设备四项,各种弹药、军械装具等均未计)。

10.油料费(暂缺待以后补)。

11.医药卫生费(各种医药器材及增设床位等计价困难,暂缺待以后补)。

12.铁路器材费1,628亿(仅下半年的,五六月份的未计)。

13.运输费(暂缺待以后补)。

14.空司、炮司、防可,装同等特费战费等暂缺待以后补。

以上各种经费,均系由各部提出,未经审核,有的过大,有的计价过高,有的不全,须待初审后补充修正。

十三、为及时保证以上供应具体意见

1.下半年国防建设费用与作战费用(包括前方与后方,步兵与各特种部队),应于四月份内由各有关部门提出概算呈报中央审核,使财政上有所准备,并根据概算订出现金与实物支付计划。

2.根据下半年军事上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并严格规定产品规格、质量与包装。特别应改进质量与包装。其中我不能生产或某些原料缺乏,须向国外订货进口者,均应及早着手,以免临时筹措,误时误事。特别是军火、汽车、汽油等尤应多做准备,使手中掌握后备力量。

3.关于战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应动员全国的力量支持。如细粮调拨,被服、食品的生产,伤病员东北收容不下时的安置,新兵及其他参战人力的动员,运输工具的筹措,铁路车辆器材的筹措,员工的调补与训练,军工生产的计划与分工等,均应及早定案(最好在四月份内至迟在五月份内定案),以便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分工负责限期完成。

关于新兵动员,按东北动员情形,自援朝以来,参加部队及各种长期战勤与各军事部门者约30万人,农村劳动力渐感缺乏,今年以不再动员为宜。明年视朝鲜战争的情况,再定动员与否。

4.为保证前方供应及时,应减少与改进某些不必要的手续与制度。目前在前方与后方,上级与下级,军事系统与政府机关,供应部门生产机关,军事系统内部各特种部队与东北军区等等方面的供应、调拨、支付等关系上,均存在若干问题,影响工作效率与对前方供应及时保证,须加以解决。

5.为了使东北后勤部更多的注意前方供应工作,关于军需生产(主要是被服、食品),最好由军委军需部或东北财政部,按时发给成品(按标准包装妥当)。东北后勤部不参加军需生产的订货、原料采购等等。

6.由于战争的长期性大规模的消耗损失,在各方面,特别是后勤部门应展开爱护物资与节约运动,减少生产、保管、运送与分配中的损失浪费。对前方部队的供给,应逐渐建立与健全实物预算与收付制度。

7.关于后勤干部的补充,东北势难再行抽调。除后勤部门自行培养与从紧缩不必要的机构裁汰人员等方面解决一部分外,需请中央调给3,000名区、连级(部分排级)以上熟悉或适于后勤各种业务的干部(包括军械、财务、供给、运输、参谋、政治工作、统计、会计等),并于六月以前调来。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