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学生考上了985、211,却在大学陷入了厌学或者无法学的迷茫?

【本文来自《中国对教培行业的整顿,给经济造成的后果,远比有关部门想象的大的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少数派
  • 当你在哈哈笑的时候,富裕家庭的孩子(假设智商100左右)正在一对一使劲补课,未来会把你的孩子(如果你有的话)挤出985、211,除非你的孩子智商超过130或140,希望你能继续哈哈笑吧。🐶

就异化后的教培来说,大多数专注于通过模式化训练以提高考试成绩。代价就是孩子思维机械、对学习(探索未知)失去兴趣、自治自主自觉性差。学校老师、教培机构可以只关注当下成绩(那是他们的KPI),不在乎孩子的身心健康、未来发展,可我儿子是我亲生的,我在乎!孩子的出息大小不是我的LV或者KPI!

别说什么起跑线的鬼话!先不说抢跑的未必跑的远,而人生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障碍越野长跑。仅就起跑线来说,起跑线只是家庭财富地位、孩子当下学习成绩么?孩子,是标准化产品么?

多少中学生高考拿了个不错的成绩,考上了985、211,却在大学陷入了厌学或者无法学的迷茫?亲爹妈可以不在乎这些、去听那些外人的鬼话?

另外,工业化时代,打工人996压力大,然后靠烟酒夜店释放减压,精神或者身体出问题了,再去医院或者心理咨询所消费……一个打工人在挣了一份工资的同时,又创造了三个巨大的市场,多么完美?

类比到教培、夏令营、儿童心理咨询行业,像不像?!

我知道我说的这些话,大概率是白费,很多人还是不在乎。

就这样吧,我只能对我儿子负责,管不了其他。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