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为何能再次当选?

500

1月13日晚,岛内的选举结果揭晓。

虽然此前岛内下架民进党的呼声非常强烈,但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还是依靠40%的得票率当选。另外两组中,侯友宜得票率33.49%,柯文哲得票率26.46%。

既然岛内下架民进党的呼声不断,也逐渐成了主流民意,那为何民进党还能再次当选?

首先,这次岛内选举的投票率并不高,不足70%,民进党获得了其中的40%,也就是说民进党事实上获得的支持度不足3成。所以虽然赖清德当选,但这次选举结果其实并不能反映岛内的主流民意。

其次,民进党“执政”8年,可谓执政无方,选举有术。尽管民进党的各类贪污、丑闻不断,甚至嚣张跋扈,在岛内大搞一言堂。

但没办法,民进党就是会选举。

民进党长期的选举策略就是“反中、抗中”,因为选举本就是大型情绪性活动,科学理性大多没什么吸引力,仇恨与恐惧才是吸票的灵丹妙药。

他们长期将大陆描述的凄惨与悲凉,“民不聊生、令人窒息甚至食不果腹。”然后再把各类选举包装成所谓“民主与威权”的选择。

500

(李正皓曾表示,田鼠是大陆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民进党会把任何与大陆的联系与往来都说成是大陆在“统战”,任何客观真实谈论大陆的言论都会被民进党打压和“抹红”,说这是在配合大陆宣传。

任何民进党的丑闻,他们都说成是大陆故意抹黑,想要介入台湾选举。他们把国民党说成是大陆代理人,只会出卖台湾利益,国民党任何与大陆的互动,都会被他们抹黑成“卖台”。

似乎民众只要不选民进党,立马就会被所谓“不民主”的大陆来“统治”,失去人身自由,生活也会变得非常凄惨。

但可悲的是,国民党没有自己的叙事能力,他们对于民进党的各种谎言,不仅不敢于澄清,反而只会跟着民进党的舆论指挥棒走。再加上国民党过往的种种黑历史,岛内民众普遍对国民党没有好感。

而大多数绿营选民虽然对民进党的执政也并不满意,但是相比执政成绩,绿营选民更看中立场。在民进党的长期“洗脑”下, 他们认为,似乎只有民进党才能带领台湾实现“独立自主”。

民进党这一招屡试不爽。

其实早在2018年,蔡英文刚刚上任2年,民众对于民进党的“执政”就已经非常失望了。

在当年的地方选举中,国民党大胜,在22个县市选举中获得了15席。就连民进党一向最稳固的高雄市长一职,也被突然冒出来的韩国瑜抢了去。

当时的韩国瑜,可以说热得发烫。在2019年5月前,各项民调都显示,在潜在的候选人当中,韩国瑜遥遥领先。这也让在市长任上屁股还没坐热的韩国瑜产生了不如趁热选“总统”的想法。

当年7月,就职市长仅半年的韩国瑜,就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500

(韩国瑜)

韩国瑜的加入,让民进党如临大敌。但是,随后香港发生的“返送中”运动,让民进党突然捡到了“枪”。

民进党开始大肆操弄“返送中”议题,利用香港的“返送中”,拼命贩卖“芒果干”(亡国感),极力鼓吹所谓香港没有“民主与自由”,如果票选国民党就会让“明日台湾”变成“今日香港”。

这一招确实非常见效,在“芒果干”氛围的笼罩下,蔡英文的民调实现了反转,当年获得了创纪录的817万票,再次当选。

当然,除了“芒果干”外,韩国瑜在当选市长后没多久就跑去选“总统”也被人反复诟病。舆论认为,韩国瑜在竞选高雄市长时对市民做了许多承诺,但却在当选市长仅半年后就“落跑”去选“总统”,背弃了承诺,辜负了市民的信任。

而韩国瑜在参选失败后,民进党丝毫没有放弃对他的追杀,很快便推动在高雄举行“罢韩案”,上任不足一年的韩国瑜很快被罢免,这也是台湾史上第一桩“‘直辖市长’罢免案”。

不过,再次当选的蔡英文,丑闻依旧不断。高端疫苗,假论文,进口莱猪、核食等问题频出。而面对问题,蔡当局要么甩锅大陆,要么装鸵鸟。

在2022年的地方选举中,民进党再次大败。在全台22县市长选举中,只赢下5席,是自有民进党以来的最惨纪录。

500

时间进入2023年。

岛内各党派和候选人开始摩拳擦掌,为2024年即将到来的大选做准备。

民进党

在民进党内的推选中,蔡英文很不喜欢的“台独金孙”赖清德最终胜出,获得了参选机会。

赖清德的副手则由萧美琴担任,萧美琴是蔡英文的铁杆闺蜜,“台独”顽固分子,母亲是美国人,此前曾担任“台湾驻美代表”。

国民党

国民党一如既往的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先是郭台铭宣布要重回国民党,想要代表国民党参加2024年大选,并对自己4年前的言论表达了歉意。

4年前,郭台铭眼看川普谋得大位,也想要成为台湾版的“川普”。为此,他还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说妈祖给她“托梦”,要他救救台湾人民。

或许是霸道总裁当惯了,郭台铭回到国民党后,便要求自己代表国民党参选,并希望韩国瑜退选。

但郭台铭显然太天真了,国民党内部斗争激烈,彼此还在争权夺利,韩国瑜、朱立伦、王金平都想参选,哪里轮得到郭台铭?

最终,国民党推出韩国瑜作为候选人,气的郭台铭宣布退出国民党,并大骂国民党“迂腐守旧”。

而负气出走的郭台铭也让国民党变得更加分裂。不过这也是国民党的一贯传统,在过往的几次选举中,国民党内部都因为争权夺利而导致选票分流,始终无法形成合力,导致最终一败涂地。

但是4年后,郭台铭环顾一圈,似乎只有国民党能帮助自己实现梦想。于是,郭台铭放低姿态,再次回到国民党。说自己四年前退党是“年轻气盛、一时冲动”。

不过为了不再重蹈上一次的覆辙,国民党这一次选择稳住郭台铭。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忽悠郭台铭说,他一定会提名“最强母鸡”(最强候选人),并且告诉郭台铭,这一次无论推出哪个候选人,都希望郭台铭能够公开支持,不能再搞分裂。

郭台铭也一口答应。他甚至铭承诺,“如果侯友宜的民调高过自己、获得国民党征召,他就会全力支持侯友宜,打败民进党”。

但是,很快郭台铭就知道,他又一次被国民党给耍了。

2022年5月17日,国民党宣布,征召侯友宜为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

由于有承诺在先,郭台铭也不好发作,只好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支持。

但是郭台铭显然不甘心,此后的他一直蠢蠢欲动,不断在各地造势,不时发表“政见”。甚至还跑到美国“向美国反映岛内主流民意。”

从美国回来后,郭台铭彻底放飞自我,眼看侯友宜的民调始终上不去,他也不装了,在8月8日宣布要独立参选。

之后,郭台铭在9月也宣布了副手人选,台美混血女演员、歌手赖佩霞。这位女演员在岛内近期很火的网剧中扮演了候选领导人的角色。

这个人选,让一众台媒和网友都惊掉了下巴,只是因为在网剧中扮演了候选领导人的角色,就让一位女艺人参加大选,政治可以如此儿戏吗?这不就是在走泽连斯基路线?

然而,随后的事情更搞笑,大家发现赖佩霞居然是美国籍,是正儿八经的美国人。而台湾地区的法律明确规定,外国国籍人士不得参选(后赖佩霞宣布放弃美国籍)。

民众党

作为民众党的创始人,柯文哲在卸任台北市长之后也宣布参选,副手是出身于金融世家的富三代吴欣盈。

吴欣盈现年45岁,为台湾地区知名企业新光集团创始人的长孙女,被称为“新光公主”。目前,吴欣盈担任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同时在新光集团担任多职。

有趣的是,昔日曾有美国国籍的她,也被要求出示已放弃美国籍证明。但面对质疑,吴欣盈拒不出示,并强调“这是我和美国政府之间的事”。(萧美琴此前也为美籍)

500

(吴欣盈与柯文哲)

这样一来,此次台湾的“大选”共有四组组合。

其中,民进党的“赖萧配”民调领先,而侯友宜与柯文哲的民调则始终在低位徘徊,侯友宜甚至一度跌破20%,郭台铭的民调更是只有个位数。

不过与此前的两次选举相比,民进党的支持度也相对低迷,始终徘徊在30%-40%之间。

赖清德就曾多次抱怨,说民进党8年执政的所作所为,拉低了自己的支持率,自己没赶上好时候。

民进党籍立委林俊宪甚至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说民进党的政务部门但凡做一点事,也不至于把民怨搞的这么大。

然而即便如此,赖清德的民调也依然领先,侯友宜与柯文哲民调始终在两成上下。

面对如此低迷的支持率,不断有人呼吁,要求侯友宜与柯文哲合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下架民进党的目标。

为了能赢得选举,国民党和民众党在10月份开启政党协商。

而双方合作的最大问题是,谁来当正?谁来当副?以及上台后利益、权力如何分配的问题?

民众党成立时间短,党员数量少,基层组织缺乏,政党影响力主要依靠柯文哲个人。所以民众党在岛内也被称为“一个人的政党”。

但是在台湾这种所谓的“民主选举”中,候选人不仅需要有高支持度,所在政党的基层动员能力也十分重要。真正投票时,往往需要基层组织挨家挨户的宣传和动员。

国民党在岛内虽然日渐衰落,但是由于在台湾深耕多年,基层组织非常完备,这一点可以弥补柯文哲的不足。

因此,在最初的谈判中,柯文哲已经同意担任副手,“蓝百合”似乎已经箭在弦上。

一时间,民进党的选情岌岌可危。因为一旦“蓝白合”作成功,民进党几乎必输无疑。

但可惜的是,非绿阵营的操作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和拉跨。

首先,柯文哲回到党内,受到了幕僚黄珊珊等人的极力反对,认为柯文哲不应该与国民党合作。

黄珊珊此前曾在新党、亲民党等多个政党内任职,与民进党的关系也很暧昧,今年4月加入民众党。而且她的哥哥黄曙光,因为涉及“潜舰自造”等弊案,国民党放话上台后要彻查,所以黄珊珊极力反对与国民党的合作。

来自党内的压力,让本就喜欢来回横跳的柯文哲失去了主见。

其次,在与柯文哲的协商中,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柯文哲认为,要根据当时的民调来决定柯文哲与侯友宜谁当副手(当时民众党拿出的民调显示柯文哲领先)。

但是国民党坚持认为,侯友宜应当成为“总统”人选,柯文哲为副手。

最终在11月23日的谈判中,双方不欢而散。

第二天,柯文哲与副手先行前往“中选会”登记参选。侯友宜也随即宣布了副手人选,即岛内资深媒体人,“中广”董事长赵少康。而郭台铭则在社交平台宣布退选。

至此,岛内非绿阵营的整合最终破局。

不过侯友宜选择赵少康担任副手,确实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

赵少康年轻时曾被誉为“政治金童”,担任过“立法委员”和“环保署长”。后因反对李登辉主张而脱离国民党,发起成立新党并担任召集人。1994年,赵少康在台北市长竞选落败后逐渐淡出政坛,从事媒体行业,主持过多档政论节目。

2021年,赵少康在离开国民党多年后,重回国民党,希望竞选党主席并代表国民党参与2024大选,结果搞得国民党连夜修改规定,要求候选人必须入党满1年才能竞选党主席。

500

(赵少康与侯友宜)

或许也正是由于出乎意料,这对组合反而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

因为与侯友宜相对木讷、低调且平庸的形象相比,赵少康虽然年过七旬,但能言善辩,显得有激情,有活力,战斗力很强,这与侯友宜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而赵少康本人也对能以“副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参加选举兴奋不已。民调也显示,蓝营支持度大增,而柯文哲的支持度则大跌。

赵少康的参选似乎给蓝营打了一剂强心针。一时间,蓝营上上下下都对选举重新又燃起了信心。

蓝营媒体更是加强了攻势,蓝营名嘴纷纷表示,说侯友宜打出了一副“好牌”,“侯康配”堪称绝配。不与蓝营合作,让柯文哲后悔去吧。并大肆宣传“侯康配”民调已经接近“赖萧配”。马英九、韩国瑜、朱立伦也纷纷为侯友宜和赵少康站台。这让蓝营大为振奋,一时间似乎大有反超的趋势。

然而过后来看,这一切也不过是虚假的自嗨罢了。

在蓝白合作破局之后,虽然蓝营宣称“侯康配”民调已经接近“赖萧配”,但各项民调都显示,民进党的“赖萧配”始终领先。

所以此时的赖清德也基本躺平了,他不再争取中间选民,也不怕得罪蓝营选民,转而选择不断加固基本盘。因为只要民进党40%的基本盘能够投票给自己,他就可以确保顺利当选。

而民进党加固基本盘的动作可以从选举前几天的一则事件中看出来。

1月9日15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一枚探针卫星发射升空。当天下午,民进党当局防务部门小题大做,两度以中英文形式发出所谓“全岛”警报。称大陆发射卫星,飞越台湾上空,请民众注意安全。结果全岛都吓了一跳,以为是导弹。

而这条信息的英文版本更是令人大跌眼镜。民进党当局不光称这是一条“Air raid Alert”(空袭警报),中文信息中的“卫星”也变成了“missile”(导弹),声称“有导弹飞越台湾”。

而熟悉民进党选举的前“立委”郭正亮则表,民进党当局在选举前几天故意破天荒的发布这样的警报,目的就是为了误导民众,激发民众的“芒果干”,从而增加绿营的投票率。

500

(台“防务部门”发布的飞弹警告)

相比于民进党的淡定,国民党对于能否胜选,显然没有把握。国民党不断对外表示,最终与民进党的差距可能只在10万票之内,希望广大选民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投票给国民党。

蓝营甚至期待,在最后时刻,柯文哲或郭台铭能为了大局,会站出来呼吁各自的支持者放弃支持自己,转而支持国民党的“侯康配”,从而完成政党轮替,实现下架民进党的目标。

但蓝营的幻想显然太天真,在选举前,郭台铭早就去到了国外,对于国民党的呼吁始终是“已读不回”。而柯文哲则表示,国民党选到“没步了(意思是没招了)”,早知道就不该与国民党合作。

1月13日,岛内选举正式举行。

最终,赖清德以558万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侯友宜获得了467万票,与赖清德相差90万票,柯文哲获得369万票。这也是岛内首次有政党连续第三次当选。民进党的基本盘依旧稳固。

在“立委”选举方面,国民党获得52席,民进党获得51席,民众党获得8席,另外2席由无党籍获得。岛内再次回归朝小野大的格局。

这意味着,国民党可以重新执掌“立法院”,国民党此前也曾放话,要彻查蔡英文时期的种种弊案。

而熟悉赖清德的人表示,这个人非常固执,喜欢一意孤行,比蔡英文更加极端。

可以预见,未来4年,岛内将变得更加分裂,兵凶战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