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到90年代,出国潮,不归潮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的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美籍流浪汉孙博士拿着美国的公费留学,不要被营销号带节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多佐罗夫同志
这事一笔国家级的“生意”,报酬就是:“915名物理学高级人才,回国人员占比达到30%”
同意这种说法,这些人大部分不回来,国家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为了让这批国家的留学生按时回国服务,李政道教授曾与美国政府商定,给CUSPEA学生发的是IPA66签证,这种签证毕业后是不能在美国工作的。但架不住大多数人希望留在美国的强烈愿望。
2002年,CUSPEA学者陈东敏和时任《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写的一篇有关CUSPEA的综述,当时CUSPEA回国人员只有100人左右,只有将近10%的人回国。“回国人员30%”是2019年,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给CUSPEA 40周年庆研讨会的贺信时提到的数据。说明2002年后中国快速发展后,又有200人左右回来了。
80年代到90年代,出国潮,不归潮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就连通过了严格政审的公派留学生很多都滞留不归。但国家仍然既然决然地选派了大批优秀人才去发达国家留学深造,一直执行对外开放,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其实就是在做一种取舍。尽管通过中国的学校为美国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同时也利用美国的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的人才。
当然,做人要有担当,当年不管什么原因选择了不归的,现在也应该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当年不归,现在却回来索取,至少不要觉得理所应当,否则就是精致利己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