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视界 | 鸟粪富国瑙鲁

世界上的事真是无奇不有。竟有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国土六分之五被鸟粪覆盖,并且靠鸟粪发了财。这个国家就是被人们称为“鸟粪富国”的瑙鲁。

500

瑙鲁卫星地图

瑙鲁位于太平洋上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意为“小岛之群”。这个群岛的国家有个特点,就是面积小、人口少。就瑙鲁而言,面积仅22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万,比我国的一个乡还小呢。

整个地形呈椭圆形的馒头状,中间隆起,沿海有一条300米宽的平坦地带,居民多集中在这一边缘带上。如果坐小卧车兜风,20分钟就可跑遍全国。

500

然而,瑙鲁在太平洋地区还不是最小的“弟弟”。位于波利尼西亚群岛东边的英国领地皮特凯恩岛,只有4.5平方公里、100多人。皮特凯恩岛上的居民最大的乐趣便是到邮局取信件、拿包裹。每当邮局开门,全国人都等候在门口,热热闹闹,像过节一般。相比皮特凯恩,瑙鲁还是颇为自豪的。

小,是瑙鲁的一大特点,而富则是它的另一个特点。瑙鲁按国民生产总值算,人均高达2万美元,名列世界前茅。科威特富在石油,瑙鲁则富在磷酸盐矿——鸟粪。

500

瑙鲁在历史上曾是鸟的天堂。无数的海鸟在这里栖息繁衍,经过日积月累,满地的鸟粪、鸟蛋,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磷酸盐矿。这种磷酸盐矿占瑙鲁总面积的六分之五,鸟粪厚达五六米。

瑙鲁与基里巴斯的巴纳巴岛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马卡蒂阿岛,并称太平洋上三处著名的磷酸盐产地。

500

磷酸盐被开采完后的场景

巴纳巴岛的磷矿贮量少,早已开采完毕。瑙鲁贮量和产量居三者之首,目前还在开采。有趣的是,这些埋在地下的矿藏,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发现的。

500

来往于瑙鲁的运输船

1900年,一位英国磷酸盐公司的雇员在瑙鲁捡到了一块自认为是“石化木”的“石头”,并把它带回悉尼家中,作为摆设放在会客厅里。后来,一位专事研究鸟粪肥料的人慧眼识宝,将“石头”进行化验,证明那不是什么“石化木”,而是含有高品位的磷酸盐矿石,很有开采价值。于是,磷酸盐公司重金投资,在瑙鲁开采磷酸盐矿。小小的瑙鲁也随之出了名。

而在这以前,瑙鲁以“愉快之岛”闻名远近。那是在1789年,英国的“猎人”号船首次抵达瑙鲁,约翰逊船长描写当时的瑙鲁:环境幽静,引人入胜;岛民健康,疾病很少;黑发皓齿,面孔端正;遇见来客,笑脸相迎,乃命之为“愉快之岛”。这个名字一直延续了90多年。但随着磷酸盐矿的开采,地面已被挖得坑坑洼洼,“愉快之岛”也就不那么愉快了。

500

瑙鲁的地面环境

磷矿的开采,使瑙鲁的收入日益增多,社会福利越来越好。学生念书免交学费,教科书、文具纸张由政府供给,师生有专门的大轿车接送。瑙鲁本国没有高等学校,学生中学毕业后可公费出国深造。全国公民享受免费医疗,住院病人的伙食由政府负担。政府为已婚夫妇免费修建一套住房,房子虽不那么高级阔气,但也相当宽敞舒适。

500

现代瑙鲁人

在西方发达国家,房租是家庭一笔很大的开支,有的要占全家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在瑙鲁,无住房之忧,生活富裕,生活方式渐趋西方化。居民的传统食物芋头、香蕉、椰子逐渐被面包、黄油和啤酒替代。一家拥有几辆小汽车,以车代步,具有岛国特色的光着大脚丫徒步走路的“赤脚大仙”越来越少见了。

500

瑙鲁机场景观

饮水是瑙鲁为之头疼的大问题。因为是小岛国,四周海水侵蚀,就是打井,井水也是咸的,无法饮用。为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瑙鲁政府每年要花大笔外汇进口淡水,水费昂贵。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里是淡水贵如油,买一加仑淡水比买一加仑汽油还要多花3毛钱。

人们舍不得用淡水淋浴、洗衣服,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泡进海水里“避暑”。为了补充饮水不足,居民们便积蓄雨水,每家屋顶都装有积水设备:有的是大木桶,有的是水泥池,有的是铁皮箱,好在天公作美,经常暴雨倾注,缓和了用水矛盾。

富也有富的难处。瑙鲁现在每年产200万吨磷酸盐矿石,按此速度开采,再过一段时间,磷矿就要告罄。如何安排国民的生活,已是一个现实问题。

政府作了许多努力,想进口大量泥土,填平坑坑洼洼的矿坑,种植蔬菜、香蕉。然而,进口一船泥土的钱不亚于出口一船磷矿的钱,恢复原貌之议也难于付诸行动,只好作罢。

500

墨尔本中央商务区的“瑙鲁之家”大厦,1977年完工。

现在的办法是在海外投资,主要购房地产,如在墨尔本建造了一幢52层的“瑙鲁之家”大厦,就地出租,在萨摩亚、关岛和马绍尔首都马朱罗等地建有高档旅馆。其次是成立航空公司、船运公司等,增加国家收入。再次是准备开发海产品,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

500

摄于1914年的瑙鲁年轻人

瑙鲁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杂。全国虽然只有上万人,但地道的瑙鲁人却很少,绝大部分是从附近岛屿漂流来的岛民。这些人分别来自吉尔伯特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马绍尔群岛和所罗门群岛。他们操着各自的土语,杂居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交往,形成了一种“混合瑙鲁语”。

这种语言既有别于真正的瑙鲁语,也与邻近岛国的语言截然不同。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三大群岛,都有着自己的民族语系。

瑙鲁属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而密克罗尼西亚语系比较复杂,245种不同语言,分为40个分支,除其中30多个分支可划为美拉尼西亚语外,还有4个分支则独立成语。瑙鲁语就是这4个分支中的一个。现在,“瑙鲁混合语”已经很少有人会讲,他们的官方语是英语。

500

瑙鲁人

瑙鲁全国共分12个部落,散居沿海一带。居住在南部的瑙鲁人,头发卷曲,但并非似绵羊毛那般细细的圈圈。居住在西部地区的人则头发直落,大多是吉尔伯特人的后裔。

瑙鲁人酷爱歌舞,但正统的瑙鲁舞蹈渐已失传。他们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舞蹈,通过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形成现在普遍流行的“混合舞蹈”。每当举办南太平洋艺术节时,瑙鲁就派出自己的艺术团,献上这种很有特色的“混合舞”。

- END -

出处 | 《风雪桑梓情》(2008年10月)

作者 | 陈文照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