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过山海关,就是一个典型的狭间辩经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话在其逻辑的狭间没有问题,因为单从纯市场经济的角度去看,东北的营商环境确实不如那些有相关地缘优势的区域。

但舆论场上对于东北的唱衰,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表面上看,是对于东北的唱衰,实际上是对于官办经济的唱衰,最终还是会回到“国有、私有、中央、地方”的矛盾上去。

我说“投资不过山海关”是对东北的一种概念性唱衰。这句话是建立在一个定义的前提下,也即是“搞不好市场经济的地方都不行”

就如同我定义了双锥体弹头不是高超音速导弹一样,此种定义就是一个带有目前偏向性的预设,往往偏离了客观事实。

东北的价值远超“市场经济”的范畴。他是一个集地缘、粮食、能源等多重资源要素为一体的战略要地。

很多空谈市场经济的人缺乏地缘的概念。但作为一名四川人我很清楚地缘的重要性,因为恰恰是西藏在西侧起到了屏障作用,才能够保证四川在地缘上的相对安全。

此外,我国的水系多发源于西部,喜马拉雅山是一个源头,昆仑山脉又是一个源头。印度之所以在我们面前处于战略被动,恰恰也是因为其水系发源地被我们牢牢掌控。

从纯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西藏确实没啥价值,然而一旦考虑到地缘因素,那西藏又会成为攸关到西部大城市生死的重要领土。

同样的道理放在东北身上是一样的。从地缘角度来讲,东北就是山东河北北部的屏障。而且东北的价值还不至于地缘,其粮食产量冠绝全国,自给率达到了400%+。和山东一起供应着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基本饮食需求。

我们很多人以市场经济,以GDP论英雄。但真遇到了战乱,像东北这种粮食能源高度自给的地方反而比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安全。

其实大家可以思考思考,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知道GDP发达的两面性,仍然要继续拉踩东北搞地域黑呢?要是没有东北的粮食,他们怎么过日子呢?

这其实就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人家有替代方案,国内无法提供的,国外可以进口嘛。全世界有那么多粮食出口大国,只要有钱,他们总能买到---这恰恰就从客观导致了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明明能源粮食供应依赖于欠发达地区,却仍然有喉舌搞地域黑,亲美西方。

我说过,大国需要大政府,大政府需要强大的中央财政。东北、西部这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虽然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下很难做到经济发达地区的那种高GDP波动,但它们同时却具备着支撑大国运转的基础功能。

这种基础功能有我上面提到的地缘功能,也有作为粮食、能源供应基地的功能。

在这个基础上,大政府是需要用转移支付去扶持这些区域的。如果仅凭纯市场经济的逻辑,那大国的运行系统一定会崩溃。

因此,唱衰东北,不仅是从经济上唱衰一个区域,更是从政治上唱衰一个大国

这种行为,幼稚且可笑,不值一哂,沉迷于此种论调,不如去P站多下几个老婆的本子来看。

此外,东北的经济目前也有了其应有的起色,这主要是东北亚的局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这两年对俄罗斯出口的增加,其实已经算是给东北经济发展在地缘条件开了个好头。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东北的营商环境不好,我倒是觉得营商环境的好坏本身就是环境造成的。当你不具备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时,自然会产生不好的营商环境。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呢?也未必会一直不好下去。

此外,好与不好本身就是一种定义,就像我们一样觉得毛子没有搞市场经济的基因。但也许毛子跟东北组合在一起,反而就负负得正了呢?

所以,对于东北的未来,我整体还是看好的。大有大的难处,多有多的烦恼,此处的劣势也许就是彼处的优势。

总体来说,一个有自己特色的东北,才是最好的东北。

500

非要把别人家孩子的光环罩在自己孩子头上,这样的家庭教育,多半会失败,一个区域的发展也同样遵从着此种道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