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刘诗诗被烂剧摧残,我就心疼8年前的若曦

究竟是什么原因,

让这些小花再也没有好戏?

一向低调的刘诗诗,最近难得有新动态。

首先,恭喜她生小宝宝啦~

500

△当年大家真情实感追的“隆诗”也有爱情结晶啦,若曦和四爷党一本满足。

其次,诗诗积压了三年的剧《如果可以这样爱》终于也播了。

500

老实说,戏是旧,但刘诗诗在这片里,颜值和演技还是有的。

几段哭戏细腻了很多,光看截图还是挺养眼的。

500

但问题啊,是这剧的剧情,实在太狗血。

各种老梗扎堆出现:

车祸、失忆、流产、恶毒闺蜜、霸道总裁爱上我……

500

△没看过剧的看这张网友制作的图就知道说什么了

最无语的是女主白考儿的人设。

从故事一开始,她就像一个泼妇一样暴走。

老公和一个女人一起投湖自尽,顺藤摸瓜,她知道了自己老公有十年的抑郁病史,那个和他一起自杀的女人是他的病友。

这时候,两人的死因还没有查明。

白考儿就笃定了老公和女病友有奸情。

500

之后,她又毫无缘由地把怨气发泄在女病友的老公也就是男主身上。

500

△对方明明就是和你同病相怜的人不是?

当着男主的面,白考儿对人家去世的老婆出言不逊。

500

同时还打着“寻找真相”的名义,潜入男主老婆生前的居所,偷人家的日记和信。

然后顺势和男主来了一个床上翻滚抢信大战。

500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懂了吧,后面就是男女主打打闹闹,误会化解暗生情愫的情节。

前面白考儿的种种抓马行为,根本就是编剧为了让男女主成为「欢喜冤家」而强行设计的套路。

为套路而套路,为狗血而狗血,为甜而甜,为虐而虐,大概就是这部剧最后只得4.5分的原因。

500

虽说这种烂剧,磕磕诗诗的颜,两倍速拉着看几眼就算了,不值得一说。

但吐槽的同时,我也觉得有点难过。

刘诗诗不算没有演技的演员。

她明明在8年之前,就成功塑造过人物形象鲜明、演技在线且让人喜欢的言情剧女主——

《步步惊心》的女主角若曦。

500

△《步步惊心》至今还有8.2的豆瓣评分。

为什么若曦之后,刘诗诗却再也没有能够接到超越这个角色的戏?

为什么大部分路人对刘诗诗最深的印象还是若曦?

若曦究竟经典在哪里,比《如果可以这样爱》这类玛丽苏女主强在哪里?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回到8年前那一部《步步惊心》,看看这位经典的穿越剧女主如何成为我们念念不忘的白月光。

500

 

500

首先,《步步惊心》虽然口碑不错,但它本质还是一部偶像剧,剧里还是「男人都爱我」的玛丽苏套路。

刘诗诗能把这种白莲花女主,演得不讨人厌,除了演技,关键还是剧里的人设,是有逻辑,能立得住的。

作为穿越过来的女主,若曦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

500

△剧中对穿越前的张晓着墨不多,但就她和劈腿的男友吵架这场戏,不难看出她是一个性格泼辣、爱憎分明的人。

另一方面,她也并没有让这现代人标签变得很突兀,在古代大开金手指。

相反,若曦是一步一步融入古代的生活环境,她的性格也是根据环境不断调整成长。

比如一开始,若曦的身份是马尔泰将军的女儿,八爷侧福晋的妹妹。

她在八爷府的日子,有八爷和姐姐若兰庇护着,无忧无虑,她完全可以展露原本的个性。

500

这时候即便有人欺负她,她也是像现代女子一样,直来直往,完全不惧怕和别人撕逼。

若曦「拼命十三妹」的外号就是这样来的。

500

让若曦发生改变,是十爷被康熙赐婚后。

她猛然意识到在自己身处的世界,自己的命运是不容许自己做主的,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

在古人看来“大逆不道”的话,她也敢于说出口。

500

可是,后来若曦进了紫禁城,成为了康熙身边的奉茶女官。

尽管有各位阿哥的暗中保护,但更多的时候,需要靠她自己面对。

所以若曦收敛起了自己的性子,变得更加隐忍谨慎。

第一次废太子时,尽管作为现代人,若曦清楚地知道太子还会复位,但在身边的宫女太监议论纷纷的时候,她不多言议论。

500

当阿哥们向她打探康熙和废太子的对话时,她也比较小心没有多说。

500

同时,她认真对待“奉茶女官”这项工作,尽心尽责地服务康熙。

凭着自己的谨小慎微和仔细用心,她获得了李德全和康熙的信任。

500


然后,她还慢慢学会用手段和小心机达到自己的目的。塞外行围的时候,若曦通过精心烧制的茶具和冰镇果汁引得康熙赞赏,如愿得到学骑马的机会。

500

太子向康熙讨要若曦,她不能直接反抗,只能通过装病拖时间,一直拖到废太子。

(作为一个现代女子,若曦却比魏璎珞更懂得隐忍,这才是后宫的生存之道啊)

500

然而,尽管若曦变得更加隐忍了,她也没有改变本质的个性。

与四爷互明心意后,康熙将她指婚于十四。

当时四爷为康熙忌惮,其实嫁给十四是很好的归宿。

但她拒绝了,宁愿被贬到浣衣局受苦。

500

她表面确实变了,不再是最初那个敢怒敢言的“拼命十三妹”了。

但她的骨子没有变,依然是那个独立自我的若曦。

这样的转变和坚持,是合理的,是符合人物内部逻辑的,一言一行皆有缘由和动因,这样才能让观众接受和理解这个角色。

500

500

其次,若曦虽然是偶像剧女主,但她并不是那种爱情至上的智障玛丽苏。

她的世界观是完整的,有爱情,也有友情,甚至友情的地位完全不逊于爱情。

对男性朋友,若曦相信有“非关风月,只为真心” 的纯友谊关系。

500

她会为“来到古代的第一个朋友”十爷准备生日惊喜。

500

为了十四不被爆出擅自离开京城的秘密,若曦和知道真相的蒙古格格敏敏赛马。

明知道马技比不上敏敏,若曦为了赢,不顾危险,用金钗刺马股。

500

△这个金钗后来十四一直留着。如果说十四也喜欢若曦,那一定是从赛马这里开始的!

在十三被幽禁时,她为了让十三的红颜知己绿芜进去照顾他,冒死向康熙进言。

为此被罚跪,任雨水湿透衣衫,若曦也无怨无悔。

500

而且,若曦不是只对男性好的绿茶婊,她对女性朋友,同样真情实感。


面对热情单纯、痴恋十三但已经知道不可能在一起的敏敏,若曦心疼她、支持她,帮她排了一支精彩的舞蹈,圆了她“想让十三记住”的心愿。

500

对于朝夕相处的姐妹玉檀,若曦也是真心怜惜,把她当作亲妹妹。

500

正因为若曦正义善良、重视友谊,所以「大家对若曦好」并不是单纯的剧情设定或者女主光环。

她就像我们身边讲义气的朋友,她对别人真心,别人也用真心回报。

讲真,我以前看《步步惊心》的时候,可能还没谈恋爱吧,就觉得若曦的友情部分更有代入感。

500

△若曦和玉檀的友情一直挺戳我的。

而若曦的爱情观,因为本来就是现代女性的设定,所以自我意识也会比其他古偶剧女主更强大一些。

她并不是琼瑶那种「非君不嫁」「死了也要爱」的恋爱脑。

若曦即便喜欢一个人,也会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理智。

以前常常听人诟病若曦,责备她怎么能在和八爷的一段情后爱上四爷。

其实,若曦在剧里就有回答这个问题。

500

△若曦这么坦荡,倒显得诟病她的人心眼小了。

“一个女人在嫁人前,喜欢过别人有什么不对。”

若曦这句话,真是啪啪打那些用女性恋爱次数来说事的直男癌的脸。

只要不是劈腿出轨抢别人男友,女性就有恋爱的自由,为什么我们非得要求女主角只爱男主角一个人?(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人一辈子只拍一次拖?)

更何况,若曦对每段感情都是认真的。

和八爷在一起的时候,若曦是全心全意对他。

500

有人说若曦是看到了八爷的悲惨结局,所以才自私地离开。

但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都被偶像剧洗脑了,为什么真爱就是爱一个人爱到要和他一起去死?

我觉得若曦用自己的离开威胁八爷不要去抢皇位才是更理智的做法。

如果你真心爱一个人,难道不是希望他哪怕没有你也活得好好的吗?

500

而接下来若曦和四爷,虽然被视为本命和用情更深的一段。

但若曦依然和当初一样,保持着理智和原则。

她对四爷,也说过和对八爷说过的类似的话。

“与其一起死,还不如各自活着。”

(这就是人物的逻辑性啊,为什么有的人物会崩,就是前后行为不一致,若曦爱四爷和爱八爷的方法是一样的。)

500

后来,若曦决定离开四爷,也是因为这段爱情已经背离了她的原则。


四爷登基后,为铲除异己,报复当年设计他的八爷一党,伤及若曦许多故友:八爷、十爷、十四、玉檀……

若曦为此一次次与四爷争执。

现代女子的自我意识,也让她不愿意留在紫禁城,不愿意与其他妃子共享自己的丈夫。

自责、悔恨,加之与四爷之间裂痕的扩大,致使若曦决心通过十三联系十四,主动离开四爷。

500

△十四曾跟若曦说过,若想离开紫禁城,可向他求助。若曦以为他是有让她出宫的圣旨,没想到十四手里的是他曾向康熙求的赐婚圣旨。这一句“我愿意”也成为她和四爷之间的诀别。

若曦决定离开这一幕,固然让人痛心,但这绝不是为虐而虐。

它反而体现出《步步惊心》立意比较高的一点:

在权力、人性和命运面前,爱情绝对不是解决一切的灵丹妙药。

若曦的逃离,不是没有爱了,而是她,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生命中,那些除了爱情以外的东西。

只要她还是若曦,还是那个来自现代的女子,她就无法违背自我,不顾一切去追求深宫中一个皇帝的宠幸。

500

500

当然,若曦并非完美。

她身上也有很多缺点。

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若曦虽然敢在爱情里抽身离开,却会对过去的感情难以释怀。

与八爷决绝之后,因为心中担忧,她提点八爷注意提防四爷,而这间接造成了后来的一系列悲剧。

500

另外,若曦太过重情义,太过纠结,太过苛责自己,倒成了禁锢自己的枷锁。

说实话,故友们的悲哀下场并不全是她的责任。

作为穿越者,她根本没有办法扭转历史。(广电也不会同意这样写的)

500

△明眼人如十三也看清了这一点,但若曦依旧自责。

她自责太过,加上自己长期忧思恐惧,最终郁郁而终。

500

与四爷也落到相爱不能相守的悲剧结局。

500

或许若曦杀伐果断一点,她就不至于这么痛苦。

但《步步惊心》令人意难平的地方,不正是不完美的若曦,做出的不完美决定,导致的不完美结局吗?

500

八年过去了,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在大结局哭得稀巴烂的场景。

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若曦身在十四爷府,心中所思所想,却只有紫禁城内那一人而已。

“若曦心中没有皇上,只有摄去我魂魄的四爷一人。”

她是那么希望,她的四爷可以在看到她的信之后,赶来看她一眼。

她是那样盼着,念着,却直到最后都没有等到。

十四问她,如果有来世,是否还会记得他。

她却恍惚想着那个没来的人,幽幽地说到:

“我会向孟婆多要几碗汤,把你们都忘了。”

500


在若曦闭上眼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懊恼,为什么当初还能在一起的时候,没有更努力地去争取?

可晃过神来,我们身边遇到的故事,不大多也是这样?

错过、悔恨、遗憾。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可它自始至终都符合若曦这个人的人物选择,到最后都没有偏离命运的轨道。

500

△《步步惊心》的遗憾在《步步惊情》里补完了,但我却最爱原来那个结局。

500

怀念完结局,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刘诗诗后来演过那么多的角色,却无法超越(至少在我心中)若曦?

我想,这是和现在一些偶像剧的套路有关。

高颜值+发糖+虐心+历尽磨难在一起就是一部标准的玛丽苏。

大家太刻意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太过于沉迷男女主角之前的戏剧化情节,完全忽略了,一个故事打动人,靠的是不是happyEnd,而是人物和细节真实。

500

△看似这种为了你可以去死的爱情很感人,但实际上却很空洞,很难让人产生共鸣。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几次这样可以爱到去死的爱情?

我们现实中很少有人会像《如果可以这样爱》的女主角一样,说着QQ签名档一样的矫情语句,动不动就为了爱情要生要死。

反倒是若曦,她虽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我们也从未经历过穿越,可她细腻的情感,那些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却真实地刺痛着我的心。

穿越是假的,若曦是虚构的,四爷也不是历史中的四爷,但我心里明白,我当年为她流过的眼泪一直都是真的。

500

△直接把我打成四爷党的就是遮雨这段。若曦在雨中罚跪的时候,四爷其实是不便出面的,但他依旧来到了若曦身边,为她挡雨,陪她受苦。一个动作就让我泪如雨下。打动人的永远是细节,而不是要生要死。

所以,当我现在看到刘诗诗演“烂剧”的时候,心情还是挺复杂的。

一方面,是若曦的滤镜,让我对刘诗诗至今还有好感加成。

想想她在演技还算青涩表达情感总会用力过猛以至久久不能出戏的时候,遇到若曦这样一个鲜活的角色而大火,是一种幸运。

另一方面,我也有点唏嘘。

8年后,刘诗诗成熟了,改变了,需要更好的剧本去承载人生变化的时候,她却再也找不到一个像若曦一样打动人的角色出现。

我们总说小花一代不如一代,但其实,一代不如一代的究竟是小花?是演技?是颜值?还是我们整个市场?

从《步步惊心》的8.2到《如果可以这样爱》的4.5,大概就是答案。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