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作家聂华苓
衣阿华州的衣阿华城是一个大学城,衣阿华大学就设在此城。该大学的“国际写作中心”主持人是一位美国作家、美籍华人聂华苓女士。1925年1月,她生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在中央大学毕业后,1948年随父母到台湾,曾任台湾《自由中国》半月刊文艺编辑和编辑委员,后任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创作及现代文学副教授。1964年移居美国,后在衣阿华大学任教。1965年创议建立“国际写作中心”,1967年正式成立。聂华苓为该中心主持人,每年9月至12月邀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一些作家到衣阿华从事写作、讨论和旅行,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她的丈夫保罗·安格尔为美国诗人,任中心的顾问。
1977年,他们夫妇被推荐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1981年,聂华苓获文学艺术杰出工作奖。聂华苓已出版了18本中、英文作品,其中《台湾轶事》1980年在北京出版。聂华苓夫妇从1978年至1986年还曾四次回中国访问。
我在1987年到芝加哥任职,曾听说聂华苓女士邀请祖国大陆和台湾的作家来衣阿华参加“国际写作中心”的活动,祖国大陆的作家王蒙、张贤亮、吴祖光等人都先后来衣阿华写作,和台湾地区的作家一起座谈、交流,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友谊,为促进两岸同胞的团结、为实现祖国统一做了有益的工作。
我们第一次见到聂华苓和她的丈夫保罗是在1989年的秋天,我们夫妇和文化组王领事专程去她家拜访。她家坐落在衣阿华城郊区的山坡上,一座平房,周围有一大片树林,小鹿有时会出现在房后。平房四角挂着风铃,风吹铃响,叮当之声很是悦耳。平静、安宁的环境让作家专心创作。主人告诉我们,冬天下大雪,雪景很美,小鹿找不到食物就跑到她家,她就拿出一些事先准备的干草喂动物。
1989年秋,作者夫妇到衣阿华州衣阿华城拜访旅美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及其丈夫诗人安格尔先生(左二、左一)。
女主人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喝茶,友好地交谈。男主人保罗因为要观看电视转播衣阿华州队和密执安州队的橄榄球赛,就先告退。聂华苓风趣地说美国人看橄榄球赛着迷,好像你们收看党代会的电视转播那样重要。中午主人请我们在中餐馆共进午餐。席间聂华苓谈及祖国大陆作家王蒙等和他们夫妇相处融洽,两岸的作家之间也很友好。保罗在访华时对陕西安塞农民的腰鼓表演印象深刻,他们粗犷、有力的动作表现西部人民与大自然恶劣条件的斗争精神。他为安塞腰鼓写了一首诗赞美它。我们感谢主人的热情款待,向他们告别。
两年后,聂华苓和保罗夫妇应邀去波兰访问,在芝加哥机场保罗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我们事后从报上读到这一噩耗。我立即向聂华苓女士发去唁函,沉痛悼念保罗·安格尔先生的逝世,我们为失去一位好朋友而十分悲痛,希望聂女士节哀,保重身体。
我们从美国回京已有14年了,至今我们仍很惦记聂华苓,遥祝她健康、长寿。
-END-
图文转自 |《从板门店到芝加哥》
(2006年出版)
作者 | 谢君桢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