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喜欢挑动“兄弟相残”?

为何美国喜欢挑动“兄弟相残”?

500

挑起俄乌冲突、拱火朝韩关系、武装台独与大陆对立,.在中东更是大手笔,不断打压伊朗敌视什叶派,却亲近沙特力挺逊尼派,这林林总总,只要你去拨云见日,你就会发现,美国专门挑拨的,很多都是兄弟间的国家。

中国古人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而美国最损的招数就是,他贯于利用兄弟间的矛盾,去挺一派打一派,令原本就有裂隙的兄弟国家间矛盾更加激化,更加不可调和,甚至不共戴天,大打出手,而美国却从制造的紧张局势或战火中渔利。

一、利用伊斯兰教内部的历史矛盾,不断恶化沙特与伊朗之间的关系

据堂哥在网络的可查资料,全球的阿拉伯国家有22个,人口达4.2亿。如果说全世界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的国家众多,人口达15.7亿,占全世界的23%。

这的确是个庞大的群体。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主要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是奉行唯一真主(安拉)的信仰,以及承认穆罕默德为最后一位先知和使者。伊斯兰教的核心经典是《古兰经》,教徒也依赖哈迪斯(穆罕默德的传承和行为记录)来指导他们的信仰和生活。

然而由于默罕默德去世前,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围绕着“默罕默德死后,谁当接班人”这个问题,伊斯兰教分化出了占大多数的逊尼派和占少数的什叶派。其中,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比例超过5比1。

逊尼派认为,应该通过社区共识来选定哈里发;而什叶派则坚持认为阿里是合法的继任者,并且只有穆罕默德的家族才能担任领袖。

逊尼派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什叶派包括伊朗、伊拉克、黎巴嫩、阿塞拜疆、阿富汗等国。

500

这就是伊斯兰教内部矛盾的渊源。美国就是利用了伊斯兰教的这种历史性矛盾,数十年来通过支持逊尼派来极力打压什叶派,借此来掌控拿捏中东局势,实现利益最大化。

中东占据了全世界60%的石油,集中分布在海湾国家。不但埋藏浅便开采而且石油质量还非常高,它们多是中、轻质的石油,这样更加方便石油的精炼,在国际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

而美国原来不但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而且还是原来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因而石油对美国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如果中东各国团结一致,牢牢控制手中的石油资源,并形成潜在价格联盟,这可不仅仅是对美国不利,而是对美国十分的不利。

所以,美国就不断借用中东的宗教矛盾,进行挑拨离间。利用中东所谓的宗教差异、信仰差别、风俗习惯不同等因素,挑起中东国家间的争端,以此来制衡中东局势、掌控石油的主动权。

自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运动胜利,美国就与伊朗反目成仇,成为一对敌对国家。

因此,美国就在两伊之间,暗中扶植伊拉克的萨达姆,给予了他大量的军备援助和大量的军火销售订单,导致萨达姆自信心膨胀,于是悍然发动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

接着,萨达姆反过来又入侵科威特,危害了美国的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于是又与伊拉克反目成仇,美国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直接灭了萨达姆。

因为伊朗是个什叶派国家,与美国已经变成敌人,美国就通过支持逊尼派国家,打压什叶派国家。

美国通过“石油换安全”,捆绑沙特与之结为盟友。沙特又是逊尼派的老大哥,于是以逊尼派为主的海湾国家就聚集在沙特的旗帜下,一起与美国交换了生辰八字,成为磕头弟兄,共同打压“宿敌”伊朗。

500

这样,中东就形成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国家和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两大敌对阵营。至此,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就成为现实的必要。

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就这样形成了。沙特等逊尼派国家为美国提供能源保障,美国为沙特等逊尼派国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搞乱中东,掌控中东并没算完。二战后,美国还将以色列安插到中东,从1948年建国到现在,已经发动了5次中东战争,幕前幕后都是美国支持以色列,真把个中东搅得真叫个鸡飞狗跳,不得安生。

美国狂拉偏架的做法惹恼了一些激进的阿拉伯人,即使是与美国结盟国家的人民也看不顺眼。所以,美国发生“9.11”是美国中东政策对其的反噬效应,说白了,就是报应。

在美国制造的这种紧张气氛中,美国美国军火商成成为中东最大赢家。大家不会忘记,仅在特朗普任职总统期间,曾就一次性与沙特签署了超千亿美元的军火大单。

但是,随着“页岩油革命”的深入,美国减少了对中东的能源依赖,201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2023年石油跃升为美国最大出口商品,世界格局起了十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沙特卡舒吉事件以后,美国与沙特的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失时机促成了沙特与伊朗的握手言和,中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和解现象。

但美国岂会甘心在中东政策的失败?于是美国就着手促成沙特与伊朗宿敌以色列建交进行离间。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哈马斯一夜之间5000枚火箭弹射向以色列,巴以战争再次爆发了。

500

因此,沙特鉴于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目前已中止了与以色列的建交谈判,事态的发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二、对斯拉夫人痛下狠手!手撕南斯拉夫,挑起俄乌冲突

斯拉夫民族是欧洲大陆最大的民族。堂哥据网络资料查悉:斯拉夫是古代日耳曼人东部民族与维内德人联合开始大规模迁徙后使用的名称。按照斯拉夫语的含义,有荣誉、光荣的内涵。主要分布于欧洲东部、中部、东南部等。

按照地域位置,斯拉夫人可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德语称文德人);南斯拉夫人主要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上,包括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黑山人。

500

先说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在华约还算是比较强大的经济体,但却是被美国与北约最先肢解的国家。在苏联解体、华约崩盘后,美国与北约利用南斯拉夫二战期间克罗地亚独立国所发起的内战和种族灭绝事件,激化种族矛盾,最后将一个好端端的南斯拉夫一分为六:分别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北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六个共和国。

这还不算,还将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分裂为两个自治省。

这并不是最终结果。随着欧元的诞生,美国害怕欧洲的强大会冲击美国的霸权地位,为了将欧元胎死腹中,就利用塞尔维亚镇压科索沃独立的“人权”为名,美国及北约就在1999年3月24日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78天的狂轰滥炸。

不过,美国的战略目的并没有达成。欧元虽然暂时受到伤害,但以后仍成为世界货币的一极。

南斯拉夫再也对美国或欧盟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将其彻底地碎片化了。这些没有免疫力的袖珍国只能依附美国与北约,一个个沦为他们的“小弟”。

再谈俄乌战争。据俄罗斯最早历史书《往年纪事》的记载,东斯拉夫人曾统一罗斯各部落,即基辅罗斯,是日后俄罗斯的基础,罗斯人后逐渐与斯拉夫人和钦察人融合为俄罗斯人。

因此,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是真正的同宗同源同文同种的东斯拉夫三亲兄弟,都是东斯拉夫人的分支。

500

15世纪时,莫斯科公国赶走了蒙古统治者,夺回了乌克兰、白俄罗斯,建立了沙俄帝国。

十月革命后,乌克兰逐步走向了与苏维埃俄国结盟,共同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又分别独立,成为三个主权国家。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历史的认知上就存在矛盾:都认为自己才是基辅罗斯历史的真正继承者。

因此两个国家经常是龃龉不断。进而被称为“欧洲最不团结的民族”。

乌克兰应该是苏联解体遗产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国都分得了家当,其中就从武器装备方面,乌克兰是仅次于俄罗斯,获得最多军工武器与设备的加盟国。

大家知道,我们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半成品,就是买的乌克兰的;航空发动机,如马达西奇公司也是乌克兰的;还有战略核弹1700多枚,独立后核武力量直接排行世界老三;还有许多先进的常规武器,实力是相当雄厚的。

乌克兰的农业,拥有全球四分之一的黑土地,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有“欧洲粮仓”的美誉;铁矿石的储量有275亿吨,锰矿石的储量超过21亿吨,乌克兰是世界第13大钢铁生产国和第5大铁矿石出口国。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乌克兰有这样好的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坚持独立自主为主,以坚持外援为辅;既不依靠俄罗斯,也不依靠美欧,更不依靠北约,堂哥认为,乌克兰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繁荣富强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国家。

可相反的是,乌克兰独立后,左右摇摆不定,始终在“亲西方”与“亲俄”的怪圈内循环。2014年,乌克兰在推翻“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后,就完全倒向“亲美欧”方向不能自拔,致使乌东的两个“亲俄”共和国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独立。

500

美欧等西方国家一直插手乌克兰事务,公然违反“明斯克协议”,在乌东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等利用纳粹的“亚速营”大肆屠杀俄族民众,一直到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

在冲突的开始,俄乌还在不断地谈判,特别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谈判很快进入协议的关键时刻,发生了“奇妙”的布恰平民死亡事件,美国及西方及时把矛头共同对准俄罗斯,俄乌局势逆转,只有一线的和平机会被破坏了。

这之后,就是美国及西方公开向乌克兰送抢送炮,美国扬言为“消耗俄罗斯”,为此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俄乌战争虽然复活了“北约”,绑定了欧盟,但美国通过俄乌战争削弱欧盟似乎更加明显。

俄乌战争赶跑了欧洲的投资者,使制造业进一步回流美国,特别是美国通过制裁俄罗斯能源,使得欧洲不得不花高出市场3、4倍的价格购买美国能源,使欧洲的工业化遭遇极大的创伤。

美国唆使欧盟支持乌克兰,掏空了欧盟各成员国的军事装备,清理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军火库存,为下一步大力购买美国军火做足了准备。美国的军火商又像一战二战时一样,可以大发战争横财。

500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经公开承认,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90%都花在美国本土,并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军火)增长。

很明显,美国已经把乌克兰当成大国博弈的一颗“棋子”。美国拱火俄乌冲突,是为了捆绑控制欧洲。美国名义上是削弱俄罗斯,实际上是削弱欧洲。只有将欧洲国家削弱了,欧洲才能服服帖帖听命于美国,因为欧洲的国防仰仗于北约的防护。

这样,美国才会与欧洲国家和美国设计的第一岛链国家、印太战略国家、奥库斯联盟、离间的中国周边国家以及美国没有放弃的一些东南亚形成合力,共同遏制中国。

三、在半岛局势中,美国支持韩国遏制朝鲜,实际上是同一套路

同一种语言同一个民族,大国出于自身利益,朝鲜半岛的民族分离还是看不到尽头。

朝韩问题,实际上是二战后秩序问题。二战西部战场大败纳粹德国后,苏联红军调转方向,解决亚太东部战场的日本军国主义问题。

当苏联红军势如破竹地歼灭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军后,就迅速踏上了朝鲜半岛,大有占领整个半岛之势。

美国此时还在太平洋与日军进行着激烈的交火,但为不让朝鲜半岛拱手被苏联红军“独吞”,于是就立即调遣美军,占领了朝鲜南部。

500

苏联扶持在中国东北打游击的金日成作为朝鲜北部的领导人,美国扶持了李承晚当南朝鲜的总统,这样,以北纬38°线为界,形成朝韩当今的局面。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韩签署了《相互防御条约》。名义上说“相互防御”,实际上是美国为韩国提供“保护伞”,美在韩一直拥有驻军权。

直到现在,韩国根本上就没有战时指挥权,指挥权仍旧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也就是说,韩国根本上就是美国的军事殖民地。

美军不断与韩国进行联合军演,刺激朝鲜不得不采取“先军政治”,因此,几十年以来,半岛局势热度不减,始终处于军事紧张状态。

目前,驻韩美军已经不单是韩国“保护伞”的问题了,他已经成为美国“大国竞争”的一环、“围堵”中国的一个重要“棋子”了。

四、支持“台独”、“港独”、“疆独”、“藏独”,其花招都如出一辙。

对于中国,美国更是采用“围堵”加“瓦解”的策略。在中国东面,美国唆使韩国、日本、菲律宾按照美国战略遏制中国;在中国南面,美国还正在挑唆越南、印度与中国对立;在中国西面,美国不会放弃离间尼泊尔和中亚五国合围中国;即使在中国北面,也没有忘记挑拨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国。

美国更在不遗余力地支持“台独”势力,现在更是说一套做一套,武装台湾以武拒统,试图通过台湾这颗“棋子”,分散中国大陆发展经济的精力。

美国还会在“港独”、“疆独”、“藏独”等议题上不断制造矛盾,寻找抓手。

2023.12.25日(图片来源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