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了9个月后,他今天能洗白?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还记得4月的这个热搜吧——

500

《名侦探柯南》的最新剧场版爆出争议性情节,粉丝一时间都大喊接受不能。

500

500

但到底是不是烂尾,是不是《柯南》系列已经到了为博眼球不择手段的地步?

现在终于有个说法了。

上周六,这部《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在国内上映,目前票房8551万,豆瓣6.7,表现尚可。

这部因为上映时间差,争议和关键情节几乎都被剧透的新片,@穿Prada的南瓜 不想单纯为了爽而骂。

她上映当天刷完后,又回到家翻出以前的剧场版、TV和漫画。翻来覆去地回看,她想弄清楚——

除了柯哀那个疑似博眼球的吻,M26还剩下什么盼头。

文|穿Prada的南瓜

Sir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从日本试映那天起,M26(第26部剧场版)就正式成为《名侦探柯南》这一国民古早番的分水岭

各种意义上。

怎样评价M26?

总觉得对于这部电影,甚至是对于整个长达二十年的柯南连载来说。简单的批评与无脑的吹捧,或许都显得太过仓促,也太过浮于表面。

M26依然是《柯南》的舒适区,但我相信,还有转机。

(p.s. 本文涉及部分剧透,还未观看电影的朋友可先收藏,谨慎下滑)

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

名探偵コナン 黒鉄の魚影

500

01

“什么都绕不过APTX4869”

电影大致剧情不用赘述。

本来。

剧场版懂的都懂——

每年新解锁的冒险地图,阻止不完的爆炸和自然灾害,是处女作也是遗作的酒厂新角色,涉及日本公安、美国FBI和黑衣组织的三方械斗会谈,以及怪盗基德时不时的友情客串。

再加上死神小学生次次上天下海,科技与狠活技能拉满,顿顿不把牛顿放在眼里的骚操作。

主打一个亲切,但看久了也乏味老套。

500

500

500

500

△ 酒厂尸体一览图

但不一样的是。

这次,总归有些新意。

就故事本身而言——

如果要说《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以下简称《黑鱼》)有关主线的最大卖点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电影结束后的彩蛋。

当贝尔摩德看着灰原哀与柯南离去,随着电梯缓缓下降。

她背对镜头,向柯南,也向观众留下了本片最后一句台词:

我为什么要救她?

寻找答案不就是你的工作吗

银色子弹

500

她,指的是灰原哀。

而救。

指的是贝尔摩德使用易容术,在全球各地的监控中留下宫野志保的影像。

这一操作,从而诱使琴酒以及背后的黑衣组织对新开发出的全年龄识别技术(一种可在各年龄基础上扫描人脸追踪的系统)失去兴趣。

就像电影《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中的那句:

“相比程序,人类才是最大的安全漏洞”。

这样一来,本来已经通过识别技术注意到灰原哀存在的琴酒,又一次错过了追杀雪莉的机会。

500

帮助灰原哀?

显然,这并不是贝尔摩德的初衷。

毕竟在TV版与漫画中,贝姐已经毫不留情地展现过对雪莉这一叛徒&药物制造者的憎恨。

500

但同时。

《黑鱼》揭露了另一个细节。

那就是电影快到尾声时,组织的二把手朗姆,提起了那个人人皆知,却几十年来大家都讳莫如深的角色——

全年龄识别

本以为还能用一用它

去寻找最近一直不露面的那位大人

500

“那位大人”,真名乌丸莲耶。

首次登场是黄昏之馆事件,被工藤优作称为日本最强大的人物。

这个只活在人们的回忆里,邮件地址是《七只乌鸦》的神秘人,2017年被作者青山刚昌证实为黑衣组织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样一来。

贝尔摩德留下的这个小小悬念有了解释。

那就是听命于组织BOSS的她,很可能与乌丸一样。

因某种与宫野家族有关的药物(可能是APTX4869的前身)而改变了年龄,从此无法恢复自己的真实面目,只能隐藏于人海。

这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她对灰原哀会有那么强烈的恨意。

也是第一次。

在整整26部剧场版里,正面呈现组织首领乌丸莲耶,及其下落的可能性。

他可能像传说一样,隐藏在巨大的财富背后,纵横捭阖。

但也可能就像所有人身边最普通的存在,掩去了年龄,藏在没有人注意到的角落。

甚至如同最经典的悬疑片那样,与主角擦身而过,却无人知晓。

500

为了掩盖这一重大机密。

贝尔摩德必须使琴酒和朗姆放弃全年龄识别系统,同时,便也间接掩盖了灰原哀的真实身份。

500

500

也或许是冥冥中感受到这一切巧合的强关联。

所以在电影最后,在转身的霎那。

贝姐将这个悬念留给柯南,也留给所有的观众。

作者通过她的口告诉所有人,那颗药丸的秘密,不仅是柯南这一人物——“银色子弹”成立的关键。

500

它也是整个黑衣组织最深层的筹谋,是朗姆和琴酒也无法掌控的存在。

更别说牵扯了包括宫野家族、赤井家族在内的几代人恩怨,甚至是整个红黑主线最终大战的关窍。

就像是贝尔摩德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我们(黑衣组织)既是上帝也是恶魔

因为我们要逆转时间的洪流,让死人复生

500

500

阴谋的核心从不难猜,却总是深奥。

因为看上去越简单的“不可能”,越是需要无数人力甚至性命构建起那唯一一点可能性。

APTX4869远不只是一颗药丸,它本身就是组织极大又隐秘的欲望浓缩体,甚至出现的比想象中还要久远,还要根深蒂固。

《黑鱼》不但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它也将灰原哀作为宫野家族的遗珠以及研究项目最后的希望这一意义,巧妙而潜移默化地深化,放大。

作为解药的研发者。

她不仅是柯南最后的拯救,也是所有的谋算和计划最终与唯一的转折点。

比起被拯救,被保护。

我更相信这才是第三颗银色子弹,真正存在的意义。

也是整部剧场版所能称为【灰原哀主役】,一个不易察觉却更为强大的理由。

500

500

△ 开头和结尾,灰原哀与贝尔摩德,一枚胸针串起整部电影的因果呼应

02

蒙尘

显然。

剧作层面上的《黑鱼》,远远无法和柯南早年的剧场版,尤其是个中佳作相较。

论诡计反转,太过简单;

论推理,居然是靠性别刻板印象破案。

要知道全年龄系统的发明初衷,正是灰原的童年好友直美小时候所感受到的来自其他种族的恶意歧视。

结果十几年后种族观念倒是进步了,性别观念却还是老样子。

500

500

虽然其间也涉及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细节。

例如凶手伪装被害人,在监控中藏匿自己的踪迹,造成“透明人”效果。

有种《真相捕捉》放到子供向漫画的感觉。

500

500

以及在尸体处理上,cue了一嘴日本身为发达国家,却低得离谱的法医解剖率。

这与日剧《非自然死亡》折射的国情遥相呼应。

500

500

但无可置疑的是。

不够。

远远不够。

因为从2002年的巅峰《贝克街的亡灵》到现在,柯南剧场版的标准已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从百看不厌的意味深长,降级到了如今只要不低幼,不OOC(毁人设)就算勉强及格的粉丝专属韭菜套餐。

下限,甚至一再降低。

到后面只要打打情怀牌,再让那几个大热角色发个糖卖个腐,便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了。

以至于剧场版的剧情几乎没有突破性的进步,反倒越来越表面,越来越商业化。

仿佛作者随便把手中那几个高人气的乐高玩偶摆弄下,换个组合,再搭个盛大华丽的空壳新场景,便会有源源不断的票房买单。

2015年《业火的向日葵》(豆瓣6.1),票房超8000万;

2018年《零的执行人》(豆瓣5.7),票房超1.27亿;

前年《绯色的子弹》2.16亿,哪怕它创下了剧场版的评分历史新低(5.6)。

就是这样,粉丝们一次次心甘情愿掏钱,一遍遍降低底线。

500

TV版更是如此。

“兜裆布杀人”上了热搜,“九转大肠”营销过剩。

花样死法与手法的出现倒是频繁密集,逻辑上却越来越离谱。

远没有一个,能像早期案件那样在本格推理的基础上下功夫深挖的狠劲。

如果说曾经的“古堡老太”、“绷带怪人”是童年阴影。

那么无疑现在这些誓要创飞所有推理爱好者和粉丝的卧龙凤雏,我愿称之为真正的成年阴影。

500

500

500

而官方有反思吗?

似乎也没有。

在番外《犯人犯泽先生》里,那些被粉丝吐槽过的细节,成了编剧发癫二创的素材。

官方逼死同人不说,曾经的童年阴影也成为了搞笑的泡面番。

好玩之余却也不免叹息:

怎么现在的《柯南》不靠推理也就算了,居然还成了这个样子?

这哪是打算吃老本,这简直是想在功劳簿上就地长眠啊。

500

500

于许多人而言,《柯南》这部作品,算得上95后出生的孩子们真正的舒适区(包括我在内)。

一部从少儿频道到互联网,用青春和热血追了二十年的国民动漫。

是粉丝们的电子榨菜,跨次元的精神食粮,社交圈层的同好密码。

粉丝一次次选择包容与原谅,只因为我们真的曾经有过那份快乐和感动。

但于作者而言,于《柯南》自己而言呢?

这份舒适区能撑多久?

而一部离不开舒适区的作品,又会迎来什么样的明天?

或许比起现在啰里吧嗦的手法与日常。

平成时代的福尔摩斯先生,这条看不清未来的路,才是更值得他深思的悬案。

03

“命运共同体”

最后,将视线拉回电影。

说说那个“吻”。

全片最大的争议,同时也是最大的卖点。

具体操作为:灰原在水下将自己对柯南的人工呼吸当作“吻”,并上岸后还吻给小兰,并发表内心感言“工藤,我们刚才接吻了”。

500

早在对M26上映前的采访中。

作者青山刚昌就提及,柯南与灰原哀的这一幕,是他与制作团队一起操刀,并最终完成的“恋爱喜剧”。

——直接粉碎了所谓的“战友情”、好朋友等欲盖弥彰的字眼。

500

△ 原画手稿

效果呢?

自然,一部分柯哀党头顶青天,一部分新兰党摔碗骂娘。

剩下那些数量相当大的乐子路人笑嘻嘻看热闹:啊,原来你们二次元也有属于自己的《燃冬》。

先说一句。

我并不觉得嗑CP这件事,在动漫乃至辐射到整个影视、文学创作领域,有任何问题。

本身这件事是属于粉丝的自主行为,也是市场成熟过渡下一个再自然不过的同人操作。

对所谓的官配和民配而言,喜欢谁,嗑谁,是粉丝自己的权利,也是观众作为消费者买单的自由。

虽然灰原与柯南不是情侣。

但在整部M26中,两人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情愫实在无法否认。

这在现实中可以称为“暧昧”,但却无法用现实世界的三观道德去管辖控制。

500

更何况于作者青山刚昌而言,这种操作也不是第一回了。

早在2020年他担任编剧的柯南真人版《工藤新一复活:与黑暗组织的对决》里,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白学”场景。

这回连小孩子的身份也抛下。

镜头给到宫野志保动情的拥抱,以及工藤新一在看到小兰后缩回的手。

500

卖CP,不是不可以(毕竟也不只一对在卖了)。

但问题在于。

时至今日,《柯南》已经要靠这样纯噱头的卖点来争取票房,要靠大比重的感情戏而非推理故事来撑足场面。

更何况在这件已经吵了不知道多久的事情上,到现在,也没有一方是真正的胜利。

从角色上看——

小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还吻,得到的只有她一辈子都被蒙在鼓里的“图书馆30秒文学”与一脸懵逼;

柯南对哀的感情依旧模糊,吻也是产生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糖也显得隔靴搔痒;

而灰原呢?

我最遗憾的是。

早年那个心高气傲,独立自强的女科学家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在冒险故事里被男主角拯救的柔弱存在,故事也沦为将人工呼吸当成“吻”的懦弱言情。

她虽然亲到了喜欢的男孩,救了他的命,还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份“问心有愧”还了回去。

这还是那个在蓝色古堡里拯救众人,刚出场就将柯南耍得团团转,如同智囊团一样清醒冷静的灰原哀吗?

作为名柯系列大热角色的top,“圈钱五人组”唯一的女性。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她的高光,都不该以这样的闹剧形式展现与收场。

500

500

500

所以说到最后。

看着营销了那么久的“百亿女王”、“灰原哀主役”。

我倒是最喜欢电影中的这一幕——

在生死难料的时刻。

直美与哀缩在小小的船舱内。

500

500

这两个同样身在异乡,曾经有过那样一段可爱时光的好友。

数年后再度相见,并迅速认出对方,用自己的力量予以拯救。

这段回忆杀不仅丰富了灰原哀的过去,让我们看见她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童年——

原来她从不孤单,世界上还有另一个无条件相信与爱护自己的人。

所谓身处冰冷海水的鲨鱼,也可以跃出海面,感受属于自己的阳光。

500

500

这漫长的回味,鲜活的第二段人生,以及遥远却失而复得的真情。

所有的所有,才是真正属于灰原哀的宝藏。

也是她除开所谓的“电影大女主”之外,所被赋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所以我想。

在遥远的米花市。

我衷心希望,那个被称为救世主的男孩和那个从组织逃出,展开新生的女孩。

他们的故事可以回到初时的快乐、默契与共赢,收获一段只有彼此才能达成的伟大冒险。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活在片面的荷尔蒙,与不止不休的纷争里。

那才是属于柯南与哀的世界,也是这整个系列最好的归宿。

他们无限拥有彼此的支持,携手扭转组织的阴谋。

这样。

他们也好,观众也好,这二十年日夜兼程的冒险也好。

这才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也是永远值得期待,值得等待的《名侦探柯南》。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