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偶像到票房毒药,DC电影“坠落”谁之过?

公众号:动画学术趴/babbler‍

500

作者 / 糖衣 编辑 / Pel 排版 / Lizzie 

“到了2023年,市场对超级英雄的预期已经发生了转变”

2023年对于DC漫画改编电影,尤其DCEU*而言实在不算友好:

*DC扩展宇宙:从2013《超人:钢铁之躯》开始,历经《蝙蝠侠大战超人》《神奇女侠》《正义联盟》《闪电侠》等漫改影片的DC跨媒介共享宇宙企划。

寄予厚望的《闪电侠》票房遭遇重创,随后上映的《蓝甲虫》即便搭配美国“西裔历史月”的加持依然无人问津,而早先上映的《神奇沙赞:众神之怒》甚至令观众难以回忆起内容,主演扎克·莱维更是直接对影评人和DC开炮。

如此幻灭的开局,令人不禁对近期上映的《海王2》心生疑虑:

500

当然影片预告的画面声效与杰森·莫玛的精气神看上去依旧饱满

DCEU究竟怎么落到如此局面?《海王2》会是新一剂票房毒药吗?还是能给DCEU一个体面结尾?超级英雄电影的出路在哪里?

500

“更糟的还在后头呢”

500

《沙赞》主演扎克·莱维发布自拍视频安慰粉丝,其后采访中他表示自己在DC未来的计划中的位置“完全未知”

如今大部分观众都乐于承认,2008年的《钢铁侠》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开启了漫威与DC两大巨头的电影新纪元。与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早期尝试相比,它们的特效预算更充足,引入的巨星演员更多,质感上向好莱坞顶级动作和惊悚片看齐,努力摆脱B级片和超级英雄特摄片的廉价质感。

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不约而同地进行着对更大未知宇宙拓展的探索。漫威这边随着《钢铁侠》的盈利,有了充足的底气去继续拓展复仇者主角们的个人电影,为其后的《复仇者联盟》做打算;而DC这边,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则自成一派,在《黑暗骑士崛起》结束后几乎断绝了这个系列续集的可行性——至少在当时,流媒体尚未成为观众和消费者的主流选择,制作低成本衍生剧并不被看好(虽然一度有流言称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会主演一部罗宾续集)。

而华纳与DC也正式开始为自己横跨多部电影的宏大宇宙布下第一颗旗子,则要到2013年的《超人:钢铁之躯》。彼时迪士尼和漫威的《复仇者联盟》已经上映一年,当时位列史上票房第三高的电影。

500

500

而除了布局的先后差异,漫威与DC漫改电影最大的差异特质到底是什么?真的是粉丝群体津津乐道的“漫威合家欢,DC太黑暗”吗?

自然,“黑暗”这一刻板印象多半来自蝙蝠侠,无论是披风斗士的黑衣还是哥谭市的肮脏肃杀都可以印证这一点,而迈克尔·基顿和诺兰为蝙蝠侠在嗓音和行事风格上的刻画都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印象,直到在互联网吐槽动画《HISHE》(xx真正的结局应该怎么拍)为这种形象做了盖棺定论。

500

来自对家的无情嘲讽

但DCEU孕育初期真的如此“黑暗”吗?首先,蝙蝠侠的塑造伴随了一代代鲜明的时代特征,早年的电视剧版更是给人留下了轻佻诙谐的印象;其次,漫威早年的MAX系列漫画和Marvel Knights系列明显更强调暴力与压抑现实,在DCEU出现之前更配得上“黑暗”二字;

或许,随着预算的增加和针对院线进行严肃意味的改编,再加上诺兰本人风格与审美对《蝙蝠侠》的调整,使得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黑暗骑士》系列成为了许多观众真正意义上的入坑作,过硬的剧本品质和不输传统犯罪片的内核使得蝙蝠侠一扫九十年代票房毒药的阴霾,真正成了DC漫画电影的扛鼎之作,也正是在此之后,蝙蝠侠“阴暗、深沉、有多大苦难都自己扛”的形象才深入人心。

作为黑暗骑士和《正义联盟》的承接之作,《钢铁之躯》自然也不会回避更加严肃深沉的内容,比如家人的离世和为了拯救世界是否要开杀戒的道德困境,而当这一切落在了阳光与希望的化身——超人身上时,DC“黑暗”的包袱就再也摘不掉了。

500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2008年《正义联盟》最初立项被毙,到2013年《钢铁之躯》正式拉开DCEU帷幕期间,DC做了许多尝试,其中有些随着第一版《正义联盟》被抛弃,有些则是完全的番外。在这里我们不妨一同回顾:

 - 2009年,扎克·施耐德执导《守望者》,票房位列2009年第34名。这是一部在许多粉丝心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而扎克也成为DCEU最初执掌大旗的人。

 - 2010年,《约拿·哈克斯》票房惨败。主演乔什·布洛林多年以后为漫威出演灭霸。

 - 2011年,《绿灯侠》票房惨败。原计划的绿灯侠三部曲与《正义联盟》取消。五年后主演瑞安·雷诺兹在《死侍》中穿越回来将拿着剧本的自己一枪爆头。

 - 2012年,《黑暗骑士崛起》上映,票房位列2012年第三名。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正式完结。

最终,随着一系列重启计划与重新选角,DC的超级英雄联盟计划在2013年上马。同年在圣迭戈漫展上,DC宣布他们的下一部电影将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其间将会吸收《黑暗骑士归来》和《超人之死》等漫画原作的灵感。同时,电影的副标题《正义黎明》更是剑指未来的正义联盟电影。彼时,粉丝们期待着广告导演出身的扎克·施耐德发挥他在《斯巴达300勇士》和《守望者》中展示出来的在色彩和分镜上的优势,继续精准复刻每一个漫画经典桥段。

500

左:1986年漫画《黑暗骑士归来》

右:2016年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

《蝙蝠侠大战超人》预热期间已经赚足了眼球:《钢铁之躯》真正意义上的续集、黑暗骑士之后的第一部蝙蝠侠电影、对经典漫画《黑暗骑士归来》显而易见的致敬与改编、《正义联盟》的预热……导演扎克·施耐德本人也在采访中透露出掩饰不住的雄心勃勃,而粉丝也暗暗期待这部作品能与《复仇者联盟》分庭抗礼,更盼着在史诗般的大场面中将隔壁比下去。

500

500

但在万众期盼下上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陷入了叫座不叫好的窘境:29%的烂番茄评价实在让人面子挂不住。粉丝和评论员对本作的批评众多:主角动机过于幼稚,为决斗而决斗;情节荒腔走板,没有连贯性;支线和隐藏的线索过多,对一般观众不友好;神奇女侠登场是唯一亮点,云云。如今当我们回顾这部作品时也只能尴尬地发现,除了四座金酸梅,《超蝙》唯一获得的荣誉是最佳原创海报奖。

不过、车轮已经转动起来,不会那么轻易地停止。接下来由威尔·史密斯和玛格特·罗比领衔的《X特遣队》(自杀小队)和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中惊艳亮相并自带魔性登场BGM的《神奇女侠》都拿下了相当惊艳的票房成绩——即使两部作品都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值得注意的是,《神奇女侠》是自2004年的《猫女》后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而哈莉·奎恩在《X特遣队》中的演绎近乎颠覆了这个角色,其后,演员顺风顺水,角色获得了衍生动画剧集,cosplay服装卖得不能更好。

500

但是,如果我们查阅票房排行就会发现,DCEU最先推出的四部电影占据了排行榜前五名的四位。很多人以为DCEU开始走上正轨,没想到却是驶向最高点的过山车,即将下坠。

与《复仇者联盟》不同的是,伴随着《超人:钢铁之躯》诞生起就背负的沉重道德议题以及《蝙蝠侠大战超人》结尾超人牺牲的重大谜团,《正义联盟》并非如《复仇者联盟》般将几个独立角色靠重大事件联系起来,其中的主角是早已有过交集,只能为更大的理由重新聚首,甚至,等待某些角色复活来力挽狂澜。换句话说,《正义联盟》的登场并不会顺水推舟,而是自孕育之初就走上了一条崎岖的道路,一场自愿走上的“地狱难度”开局。

500

在此我们不妨再次列出一条时间线:

 - 2007年,DC开始着手构思《正义联盟》,同年乔斯·韦登的《神奇女侠》和大卫·高耶的《闪电侠》双双被砍。

 - 同年,《黑暗骑士》团队在摄制过程中表示希望蝙蝠侠三部曲按独立故事进行,不参与更大的体系(即正在立项的正义联盟)。

 - 2008年,由于与拍摄地陷入纠纷,《正义联盟:凡人之躯》无法正常拍摄。

 - 同年,《黑暗骑士》大获成功。DC允许诺兰的蝙蝠侠按独立作品继续拍摄,同时决定暂缓正义联盟制作,先推出英雄单人电影。

 - 2011年,新正义联盟的排头兵《绿灯侠》惨败,但同期策划的《超人:钢铁之躯》在诺兰和施耐德的指掌下继续如期策划。

 - 2013年,《超人2》计划取消,部分设计沿用到《蝙蝠侠大战超人》中。

 - 2014年,扎克·施耐德宣布执导《正义联盟》。同年,DC宣布《正义联盟》将会拍摄为上下两部。

 - 2016年,《蝙蝠侠大战超人》上映,正义联盟三巨头初次同框。

 - 同年,为了给重启版《新蝙蝠侠》的创作让路,《正义联盟2》取消。

 - 2017年,受家庭原因影响,扎克施耐德放弃执导正义联盟,乔斯·韦登接手进行修改和补拍。

 - 同年,华纳CEO要求《正义联盟》篇幅缩短至一部电影,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 2017年11月,《正义联盟》上映。

 - 2018年,网络社区开始出现要求发布施耐德导演剪辑版《正义联盟》的呼声。

 - 2019年,施耐德在网络上发声表示自己的初剪版确实存在。

 - 同年,《神奇女侠》导演派蒂·詹金斯表示《正义联盟2》仍有可能,但最终不了了之。

 - 2020年,施耐德与华纳宣布《扎克施耐德的正义联盟》会以流媒体形式上映。

 - 2021年,《扎克施耐德的正义联盟》发布,剪辑与后期特效成本超过7000万美元。

 - 2022年,詹姆斯·古恩入主DC电影宇宙,标志着DCEU的正义联盟走向终结。

多灾多难的《正义联盟》跨越了三个十年,期间DC漫画宇宙已经重启了两次,漫威则在同时拍完了四部《复仇者联盟》。

院线版《正义联盟》和施耐德剪辑版《正义联盟》的拥簇争论得不可开交:除去乔斯·韦登和施耐德肉眼可见的故事节奏差异与色彩冲突,一部分粉丝认为乔斯·韦登为这部电影的开篇与结局画上了一丝温暖的色彩;另一部分原教旨拥簇则激烈抨击这些改动,尤其是乔斯·韦登给角色带来的玩笑话,彻底撕裂了角色人设和整部电影严肃深沉的背景。

至于海王和神奇女侠的表现,这两个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中已有惊艳登场的角色完全被掩盖在两派粉丝的争论之中,直到各自独立电影再登场时才有所好转。

或许票房数字能够证明制片人的眼光,但谁都不能否认这部电影构思不连贯,内容撑不起野心,前后反差过于割裂。

最终,院线版《正义联盟》全球票房接近《超人:钢铁之躯》的高度,但过高的成本和拉得过长的战线令它难以称得上成功。

500

不过,DC此时的单体角色影片表现依然卓越。先后在《蝙蝠侠大战超人》和《正义联盟》中惊艳登场的神奇女侠和海王在2017年和2018年先后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特别是《海王》的全球票房最终突破了十亿美元大关,成为华纳旗下超级英雄主题最卖座的电影,总票房仅次于《芭比》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很难想象,在《正义联盟》电影之前,观众对海王这位正义联盟常客有清晰的正面印象:在《机器鸡》系列中,海王被戏称为只会喝鱼的排泄物的家伙;在《黑袍纠察队》中,以海王为原型的深海因为可以和鱼说话而被祖国人取笑;对于一般观众而言,海王只是个黄绿配色的“老白男”,空有七海之王的称号却在个性上输给正义联盟其他成员;而最为出圈的还要数《生活大爆炸》中的那句“Aquaman sucks!”(海王弱爆了!)

500

而《正义联盟》和《海王》中的海王,用豪放不羁的狂战士形象彻底颠覆了漫画原作的扁平形象:

500

一方面,演员杰森·莫玛因出演阳刚野性的角色(《权力的游戏》《蛮王柯南》)而为观众喜爱熟知,在动作巨星式微的年代,这种长发蓄须、狂放不羁的肌肉猛男形象刚好是观众渴望重新见到的;另一方面,杰森·莫玛的夏威夷血统和纹身比起漫画中的玉米配色紧身衣更适合银幕表现和对种族多元性的契合,也恰如其分地对应了角色统御海洋之力的特性。而除了杰森·莫玛对海王的亮眼刻画,电影票房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那个男人:温子仁

500

在用一系列惊悚片和《速度与激情7》征服了全球票房之后,温子仁大刀阔斧地将《超蝙》中的狂战士适配进七海之王的宝座,并加入了从动作到探险再到宫廷情仇的全部元素:一个不羁的豪杰行走在两个世界之间,一边要保护他想要融入的群体,一方面不得不直视自己的血统和力量来源,当他被迫卷入另一个世界的血脉恩仇时,不仅要和自己的兄弟争夺王权,还要学着使用武力之外的方法为和平奔走,在他探寻秘宝的过程中收获了力量、友情、爱情。

500

500

500

上述这些元素随机拿出一部分都可以组合为暑期档动作大片的要素,而温子仁游刃有余地将所有这些塞进了两个小时的片长,同时加上光怪陆离的海底奇观、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星球大战》式的服化道以及战争场面,在娱乐化的同时保持着剧情上的严肃推进,不至于让观众感觉到“塑料感”。

500

温子仁在推特上发文:“一直以来海王就是个玉米配色的谐星,但现在大家笑不出来了。这个周末,七海之王的票房超越了哥谭的黑暗骑士,华纳的主题色要从黑色变成海王橙了。”

除去温子仁的执导功力外,不难看出,DC似乎走上了一条依赖爆款人设的道路:

从《X特遣队》的哈莉再到《超蝙》中的神奇女侠和海王,全都有着成为爆款的潜力:一方面是颠覆性和高辨识度的外观,另一方面是极具个人特色的性格或人设。随着近年短视频的流行,观众审美显然也向短平快的方向改变,因此极具辨识度的人设能在观众短暂的注意力中脱颖而出。作为对比,在《海王》之后接连推出的《沙赞》《猛禽小队》则既没有亮眼的剧本,又缺少亮眼的人设。

500

500

其后伴随着疫情的冲击,电影工业受到不小的冲击:一面许多电影选择按流媒体形式上线,另一面传统票房则备受打击,短时间内难以见到起色。在这期间,唯一称得上亮眼却叫好不叫座的只有《新X特遣队》,其中既有回归的哈莉·奎恩,也有WWE巨星约翰·塞纳出演的和平使者。

有别于早早开始好莱坞生涯的巨石强森,除了在《周六夜现场》中的多次客窜,约翰·塞纳的电影之路没有那样顺利。而正是随着《新X特遣队》的好评,“赵喜娜”才找对了路子:一本正经的严肃和肌肉之下,是一颗搞笑的心。伴随着人设的病毒式传播,这个漫画原作中难以一见的角色有了自己的电视剧和新的漫画连载,并且在各种电子游戏中客串出场。

500

而到了后疫情时代,《黑亚当》《沙赞2》接连折戟,甚至到了讨论寥寥的地步。且不提2022年前十中的三部漫威电影和重启的《新蝙蝠侠》,《黑亚当》的票房甚至被《刺猬索尼克2》强压一头;《沙赞2》和《蓝甲虫》更是跌到30名开外。作为DECU象征意义上的关门之作,以及打开多元宇宙的未来之门的钥匙,华纳高层寄予厚望的《闪电侠》难逃厄运,票房几乎勉强回本。

500

观众真的不再在意超级英雄题材了吗?超级英雄题材真的做不出好作品了吗?

一面是银幕上大制作电影的失利,一面是流媒体中《黑袍纠察队》《末日巡逻队》《无敌少侠》等作品的叫好或叫座,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到了2023年,市场对超级英雄的预期已经发生了转变:

500

500

有了《复仇者联盟4》中的百人围攻大boss,场面上观众的阈值水涨船高;伴随着《堡垒之夜》《使命召唤》等电子游戏中跨IP大乱斗的流行,在一部作品中大量塞入新角色已经不再新鲜;短平快的审美带来对传统正剧和喜剧结构的厌倦;而更重要的是,平面化的“好人打坏人”已经再也不能提起观众的兴趣了。

如果说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还属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蜘蛛侠和在黑暗中履行正义的蝙蝠侠,到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十年,观众显然将情绪寄托在那些不那么“伟光正”的角色上,甚至希望他们身上的道德包袱越少越好:

比起超级英雄因为道德和法制自缚手脚,谁不愿意看超能力者解放自己全部的力量呢?与其讨论蝙蝠侠是否痛下杀手,观众宁可看到毒液这样的角色火力全开。传统上行侠仗义能力超群的超级英雄特质,如今更多地在约翰·威克(《疾速追杀》)、唐老大(《速度与激情》)这样的非漫画英雄身上呈现;而超能力的视觉奇观,也可以在祖国人(《黑袍纠察队》)甚至《真人快打》这样的反英雄甚至“非英雄”身上得到满足。同时,早已视觉疲劳和通货膨胀的娱乐世界,已经让“看爆米花电影就是看IP大杂烩”的声音无限放大,直到要被创作者正视。

另外,既然如今的DC电影如此依靠单体爆款人设:我们真的还需要原先那个戏里戏外颇为崎岖、还非要人查wiki听解说才能明白的“宇宙”吗?

随着《小丑》《新蝙蝠侠》的成功,答案不言自明。

500

500

或许,传统超级英雄电影的出路就在观众的逆向选择中。

正如寻宝片、史诗片一样,超级英雄电影会随着影视节奏越来越快而走到尽头,或许更好的选择是体面地接受自己跟不上时代版本,索性取悦更少的观众,在结构上做减法,成为短平快的风格类型。在娱乐素材越来越触手可得的时代,超级英雄作为人设鲜明、能力高度概括的群体,天生具有“游乐园”属性。正如《无敌破坏王》和《头号玩家》囊括各种角色,超级英雄会在更加不严肃的场合出现,而不再做哪一个城市的守护者,或者投身电子游戏中服务于玩家体验。

500

几乎可以肯定,《海王2》又是一部角色大于故事、演员拯救剧本、人设重于逻辑的续集,而在meme大行其道的年代,当一部作品的价值仅仅在于截取表情包时,观众的期待已经自发降低了。随着华纳确定《海王2》是DCEU最后一部电影时,超级英雄电影的观众需要比预告片更多的理由走进电影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