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证伪相对论的几个实验
最易证伪相对论的几个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物理学充分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是一门实验验证的科学,从提出假设理论推导再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一、地球赤道处的声音传播实验:
地球赤道的自转速度为1670Km/小时,按照相对论的推论,在地球高纬度或地球南北两极处的观察者(南北两极的观察者相对赤道处的相对速度就是地球自转速度)认为,在地球赤道东西相距10米远的两个人无法实现交谈。因为站在西面的人向站在东面的喊话,按照相对论的推理声音应该传到站在东面的人前面,因为喊话人此处的地球自转速度就已经超过声速。同样站在东面的人尽管向西面喊话,但喊话人此处的地球自转速度就已经超过声速,按照相对论的推理声音不应该传到站在西面的人。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此实验没有考虑地球公转速度、太阳公转速度以及银河系的速度。
二、地球赤道处的光钟实验:
我们也可以按照相对论的要求用光作实验;在地球赤道处沿南北相隔1米放置两面互相平行的反光镜。我们要注意到地球此处的自转速度是460米/秒。按照相对论的推理南北两极的观察者(南北两极的观察者相对赤道处的相对速度就是地球自转速度)认为,如若有一束光从两反光镜的东端射向对面反光镜,经过1秒钟在两反光镜之间的3亿次往复反射后应该向西端移动460米(反光镜有这么大的话)。我们预感实验结果难与相对论的推理结果相符。此实验没有考虑地球公转速度、太阳公转速度以及银河系的速度。
三、运动系的录音(钟慢)实验:
目前技术暂没有做狭义相对论钟慢(时间膨胀)光速c因子的实验条件。但我们可以作一个相似的有速度量纲声速Ma因子实验(见图1):做一个发声器距拾音器340mm的简单声音录制装置,将该装置与高铁运行方向垂直安放车箱内。高铁行驶350公里/小时。则音速与高铁速度比约等30%。按相对论推理该录音应该会与原声变调。但按地球赤道处的两个人相对一定距离交谈实验有可能不会变调。我们可以用无线电传输方式(手机视频)同步传输到运动系统外的观察者B。我们还可以再加放一个与运动系统运行方向一至的录音装置,同样也可以将该录音装置的实验(手机视频)同步传输给运动系统外的观察者B。
我们可以将此实验搬上超音速飞机。按相对论推理此录音可能录不到音。因为按照相对论推论声波在超音速系统中,发声器的声波走不了斜线而是沿运动方向的直线传播而不能传到拾音器。与超音速飞机飞行方向一至的录音实验按照相对论推论声波在超音速系统中发声器的声波就不能传到拾音器。
四、尺缩效应实验:
将第三项实验装置转90度布置(与运动方向一至)就证误尺缩效应。
五、引力透镜实验:
利用卫星直接拍摄日全食阴影或阴影带,利用北斗定位系统或GPS定位系统测量阴影直径或阴影带宽度。其与理论直径或理论宽度比较,其差值即月球对太阳光的弯曲影响。这个照片可以公开发到媒体上,爱好者可以标注日全食阴影边界坐标或日全食阴影带边界坐标用北斗定位系统或GPS定位系统测量其距离值验证。 六、引力波探测实验:
主要思路是探测月球的引力波。根据LIGO的数据,该引力波事件发生于距离地球14亿光年之外的一个遥远星系中。1光年=3600×24×365=31,536,000=3.1536×107光秒。14亿光年=14×109×3.1536×107=4.41504×1017光秒。月球距地球大约1.3光秒。上面的引力波探测距离与地球至月球距离比是3.4×1017倍。如果引力波传播强度按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则上面的引力波探测在距离因素上比地球至月球距离比是(3.4×1017)2=1.156×1035倍。据此数据探测月球引力波可能有效得多。下面是一个简易月球引力波探测装置(图2)。其原理是一个长形水槽,水槽横断面是下大上小,上部用透明材料制作,且在其上部画一条液位线。用几个显微摄像对准液位线部位,当月球经过月球引力波探测装置上空时观察水槽内液面与液位线的变化规律。如果水槽内液面与液位线的变化规律只有一个波峰而没有余波,则引力波的假设证据力不足。
上面第一个实验地球赤道处的声音传播实验其结果很明显不会是相对论推论的在地球高纬度或地球南北两极处的观察者认为的结果。并不会因为地球赤道处与地球高纬度或地球南北两极处有相对速度就会有声音传播障碍。而是因为地球是一个运动的整体。在这个运动的整体内声音的传播不受整体运动速度的影响。至少目前看不出影响。
上面第二个实验地球赤道处的光钟实验该实验初步实验为常压实验,其结果我们预感实验结果难与相对论的推论相符。
上面第三、四个实验运动系的录音(钟慢)实验、尺缩效应实验,依据平常乘坐飞机和高铁的经验好像相互交谈没有什么影响,此实验的结果难与相对论的推论相符。
上面第五个实验引力透镜实验,1919年5月20日,亚瑟·爱丁顿,这位英国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利用日全食现象,对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进行了非常重要的实验验证。这一刻,历史性的瞬间,将永远镌刻在人类科学的殿堂之中。
在那个年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还只是一个大胆而革命性的理论。这个理论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向宇宙新视野的大门。然而,科学理论的力量,终究需要实验的验证。而亚瑟·爱丁顿,就是那个握住钥匙,勇往直前的人。
在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全食实验中,亚瑟·爱丁顿利用日全食现象观察到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星光弯曲现象。那一刻,星光穿越太阳的边缘,呈现出曼妙的弯曲,一如爱因斯坦的理论所预言。这一刻,亚瑟·爱丁顿不仅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也确认了新的科学理论的力量。
爱丁顿的此次实验在当时是最优实验。但从日全食照片看不出星光的亮线。如果光被弯曲其光影应是椭圆,如果光被折射其光影判断星光是被太阳引力折射。从理论分析,引力透镜模型是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建立,这一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光线有质量。如果用相对论运动质量质增效应达到光速质量趋于无限大矛盾。引力透镜模型如果是相对论建立,引力透镜效应是时空弯曲,则星光先被太阳弯曲后也会被月球弯曲临近地球也会有弯曲。况且如果星光弯曲是万有引力引起,则星光弯曲朝太阳(引力质量)外弯曲。如果星光弯曲是相对论时空弯曲引起,则星光弯曲朝太阳(引力质量)内弯曲。据此爱因斯坦是如何修正由万有引力引起,则星光弯曲值?当年的爱丁顿的此次实验也没有说明是观察到了那颗恒星?现在是否还可观察?所以当年的爱丁顿的此次实验有疑问的地方。因此提出上面实验方案。
上面第六个实验引力波探测实验
主要是基于LIGO探测13亿光年外的天体,在距离因素上比地球至月球距离比是(3.16×1017)2=1×1035倍。即LIGO探测的天体质量是太阳的3.7×1027倍才与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相当。基于此提出上面的引力波探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