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家发展靠人才,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建设、人才培养、人才挖掘新理念,确立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战略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人才是创新的不竭动力。从李四光的地质勘探打破我国“无油化”理论到钱学森的“两弹一星”帮助我国实现“有核”极大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航空领域歼20工程师杨伟、中国光刻机之父贺荣明,正是一大批战略科学家极大推动了国家科技的进步,让我国在高精尖领域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这种敢为人先的创造力,正是我国国力提升的重要基石。新时代下,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更需要社会各方面人才的支持,更要牢牢坚持将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挖掘作为引领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优化人才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引擎。人才配置要以目标为导向,一方面,要创新人才机制,激发人才活力,鼓励高质量创新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在落实人才规划、确定人才待遇、确立人才准入准则方面,体现以人为本,信任人才、保护人才、尊重人才,提高人才待遇和自主选择能力,让人才有真正用武之地。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人才减负,鼓励人才科研创新的同时,在科研项目的申报上、资金的申请上、流程和机制上,要最大可能为人才设置弹性机制,减少不必要的琐事,让人才能心无旁骛将精力投入到研究当中去。
引进高水平人才开放,强化人才服务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情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人才出口”转为“人才进口”,我国正在成为人才高聚集流动、高质量创新要素的全球人才创新高地。但距离世界顶尖人才引用上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们更需发挥人才经济的引领作用,引入更多人才,鼓励人才潜心研究,既能培养出面向人民群众的基础性学科性人才,又能培养出国家发展战略的高精尖人才,激发人才活力,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北仑区小港街道渡头董社区 孟丽清 王文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