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之行结束,马斯克发表了一翻痛陈己非的论调

然后,全世界猛然发现。

在以色列之行前,马斯克是举世皆醉我独醒,给世界以一种醍醐灌顶;在以色列之行后,却成了昨天“我喝醉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个啥。

世人只道是马斯克商人善变,却不知他的内心曾经历怎样的鞭挞与沉淀。

然而,这样的痛苦,并不是他的专利。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人深刻领悟了。

时间:2000年前

地点:大秦帝国中心

一天,大秦二把手赵高找来一只鹿,并把它献给秦二世,然后说道,“这是一匹千里马,我特意敬献给陛下。”

秦二世再三确认之后,笑着指出:“丞相弄错了吧?这是一只鹿,怎么说是马?”

赵高也不辩驳,直接一本正经地斥问左右:“你们说说,这到底是鹿还是马?”

大臣们纷纷说:“丞相说得对,这是马!”

甚至还有人无耻地鬼扯,“前些年我还养过这样的马!”

当然,也有人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直言不讳,“是鹿,不是马!”

然后,大家都知道,说是马的分分钟身首异处。

杀完人后,赵高再告诉秦二世,“这是鹿,不是马!”

秦二世点了点头,“丞相说的是,是马!”

从此历史上多了一个成语,指鹿为马。一直以来,指鹿为马的闪光点都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其实,它绝不仅止于此,还有当事人不可言喻的内心挣扎。

所以,以色列之行,马斯克经历了怎样一翻内心的挣扎,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前后不一的言行,就能端详一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