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大选科普:明明是军方“定做”的游戏,为何抢席位要打破头?
今年3月27日,泰国举行2019年参议院选举,这是自2014年泰国第20次军事政变以来首次公开选举。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计票与所谓“统计”,5月8日,泰国选举委员会终于宣布了所有选举结果。
军方花了一个多月处理选举数据,最终把众议院500个席位分配给27个党。根据泰国2017年宪法规定,泰国总理需要获得参议院和众议院共750位议员中50%的支持,即375位议员可以保证连任。
参议院250位议员由军方组成的维护稳定委员会指定,理论上会全部支持军政府,而选举结果显示人民力量党及其盟友已经至少获得了众议院138席,所以巴育理论上已经解决了连任合法性问题。
但是,巴育依然希望控制众议院一半以上席位,以求政府稳定。于是体面连任的关键便落到了两个各拥有五十议席的中型党派身上——代表曼谷政商集团利益的民主党和代表中南部地方土豪利益的泰自豪党。这两个党都支持黄衫军,属于反他信阵营,可能会与军方妥协组建政府。
但是,从三月选举完毕到现在,民主党和泰自豪党都拒绝公开表态支持军方。其中民主党领袖,担任过泰国总理的阿披实明确反对巴育连任。加上这两个党在选举史上一贯摇摆不定,所以泰国现在虽然选举结束,但局势远未明朗。
一个国王存在感不低的王国,选举搞成这种乱象,本质上是三个原因:
1. 军方吃相难看。
2. 最大反对派,他信派受打击严重。
3. 其他派别根基不牢。
泰国现在的政治乱局,是泰国近代以来政治经济历史复合作用的结果。
在曼谷王朝长达240年的统治岁月里,泰国是整个东亚唯一既没有沦为殖民地,也没有进行过社会革命的国家,政治形态变化非常缓慢。到了21世纪,政治体制不仅跟不上社会发展,甚至已经明显成为维护既得利益集团、压制先进生产力建集团的工具。
缺乏革命传统和制度落后并存,导致了眼下这种无法破局也无法守旧的局面。
虽然选举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军方“定做”的,但在各派皆知军方迟早完蛋的情况下,竞争依然激烈。在阶层固化与社会割裂的泰国,这种割裂与固化既存在于阶层之间,还与城乡矛盾,地区差异与民族问题纠缠在一起,制造了选举的复杂性。
本次选举中,排名前五的党派是为泰党,人民力量党,新未来党,民主党,泰自豪党,刚好代表了泰国曾经组阁的五种势力,现根据时间顺序整理如下:
1
军方与王室:人民力量党
从1932年军队发动政变将国王拉玛七世赶下台,建立泰国第一个军政府,到现在八十七年,泰国共经历了四十四个政府与二十一次军事政变,其中军政府掌权时间超过60年。军方凌驾一切的地位和泰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紧密相关:
首先,泰国是一个和解放前中国类似,但规模更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王室贵族与曼谷巨商垄断了政府与商业部门中较好的职位。中小地主与市民阶层,想要实现阶层跃升,只能依靠泰国唯一有开放晋升规则的现代科层制集团:军队。
当然现在泰军高层世袭化已经非常严重,当将军需要数代积累,但由于泰国内外局势一直紧张,所以中下层军官晋升还以实际功绩为主。平民子弟只要混到少校营长,退伍时要么在地方上获得局级职位,要么到军队相关企业担任中层管理。所以军队虽然保守,却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全国性支持。
其次,在军队控制国家的几十年里,尤其是越南战争期间,军队接受了大量美援,已经控制了非常庞大的社会资源。据估计军队直接或间接控制了泰国15%左右的工业企业和25%的农产品出口渠道。这些企业除了提供军费,还为大量中下级军官提供了享受资本主义的“旋转门”。
所以军队在1991年放弃军政府之后,依然保持了相当独立的地位,成为之后能够推翻他信政府的唯一力量。
除了这些明面的好处,泰国地方政府官员全由中央政府任命,客观上地方官员更替频繁,无法有效施政。于是,在天高皇帝远,情况复杂的边境地区,军分区司令完全成了军政合一的节度使。大家也许还记得下面这个新闻:
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6_12_03_382790.shtml
边境军队军阀化后胡作非为的案例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11年湄公河惨案。前面新闻提到的楠府军分区下辖缉毒部队,这个土匪团伙就是湄公河惨案的真凶。2014年政变后,泰国军政府直接宣布泰国所有府尹要向当地军区司令汇报工作,地方政治完全被军方控制。
说到军队,就要提起附属于军队的泰国王室。现代泰国大半历史围绕着拉玛九世展开,在七十年的漫长在位时间里,拉玛九世承认军方是实际统治的“法王”,而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神王”。
到九十年代,泰国政治走出纯粹军政府时代,政治分裂加剧,国王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才“被迫”开始干预实际政务,所以,虽然是军方的玩具,但王室还是处心积虑保持自己超然中立的政治形象,
刚刚登基的拉马十世
本次大选之后,泰国各方政治僵持不下,也许刚刚正式登基的拉马十世会和他父亲一样行使“最终解释权”,但目前还很难说泰王到底有多少“独立性”。
2
政商勾结:民主党与泰自豪党
九十年代,泰国军政府退居幕后,泰国进入选举政治时代,以民主党为代表的曼谷豪商、以泰自豪党为代表的地方豪强们是两方面的主要参与者。
这两个集团能够成为泰国选举政治的第一批选手,原因也要从历史来看。
早在十三世纪,泰国第一个统一王朝——阿瑜陀耶王朝通过“萨迪纳”(授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体系,极少数封建贵族拥有全国土地所有权,剩下大部分傣族农民都是他们的农奴,被禁锢在所属村社中,缴纳贡品,提供劳役。
而没有被纳入封建体制的其他民族就成文泰国经济中的“变量”:
接近近代,清朝人均土地下降,进口粮食需求与日俱增。为了吸引海外供应,清朝从雍正年间开始实行大米进口免税政策,以吸引泰国大米进口。泰国贵族们也需要与中国贸易换取自己所需的奢侈品,但碍于泰国封建制度,自己不便下场贸易,只能通过萨迪纳制以外的民族进行泰清贸易,从而引来大量华商。
到十九世纪初,泰国华人已经超过二十万,随着中泰相继被英国打开国门,泰国传统封建体制在二十世纪慢慢解体,在泰国走向现代国家的过程中,这些泰化华人充当了现代化政府部门的重要角色,很快也固化成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最终形成了曼谷政商集团
比如曾任泰国总理的民主党领袖阿披实(汉名袁马克),他的傣族姓是Vejjajiva,意为“医学”,是拉玛六世赠与其曾祖父,以表彰他作为王室私人医生的功劳。阿披实祖父则为泰国建立了第一所现代化医院。此后,阿披实的祖父,父亲,叔叔和他本人都担任了泰国医疗卫生部部长,阶级固化程度堪比印度种姓。
随着封建制度解体,傣族农民从贵族农奴转化为以小村社为单位的自耕农,这些村社缺乏商业能力,但又需要用粮食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于是又有一批沟通曼谷豪商与农民的中间人,慢慢成为农村社区的新领袖。
这些商贩往往出身于无法获得土地的高棉族或马来亚穆斯林等少数民族。比如泰自豪党实际领袖奈温(汉名陈奈温)出身在一个高棉族政治家庭,他的名字就来源于缅甸军事强人奈温,以彰显自己的少数民族特性。
经历了越南战争带来的红利和80年代日本资本输出后,以曼谷为中心,泰国形成了一个基于本国银行金融体系的资产阶级集团。这个集团控制了泰国农副产品出口加工,还能为日本美国大工业企业做配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因为正大综艺而为国人所熟知道的正大/卜蜂集团。
正大综艺开头
曼谷政商集团与地方各府的地方豪强们结合又对抗,形成了泰国90年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剧情。
在泰国选举政治最初的十年里,泰国选举基本被曼谷政商集团与地方豪强随意组成的党派来回控制。这些党派除了民主党有一些地方支部外,其他往往只在曼谷总部和本土选区有党的组织,根本不能称之为现代政党。
每到选举时,根据分赃需求,议员们往往会重新选择党派,每次选举都有20%-30%议员变更所属党派。既然能换党派,那么自然也可以新建党,以便参与党派分赃,所以泰国90年代所有政府都是五个以上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
在整个九十年代,泰国政府更迭频繁,逐渐沦为曼谷一小撮人的游戏,造成全社会对不满。98年经济危机,该集团受到极大的冲击,很快被以他信为首的新资本集团所取代。
3
新资本家的农民党:为泰党(泰爱泰党)
八十年代日美缔结广场协议,日元汇率猛涨,日本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向外输出资本。泰国得到的国外直接投资规模暴增,不到十年增长了五倍。
泰国过去的工业门类只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初加工等低端产业,现在获得了汽车IT和通讯等中端制造业,加上九十年代曼谷股市繁荣,泰国产生了一批与过去本土豪商不同的新兴资本集团。
趁着98年经济危机对曼谷豪商造成致命打击,垄断泰国电信行业的他信登上总理宝座。
由于他信所代表的新资本和过去所有既得利益集团关系都不密切,因此他信一上台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高投资,高消费,高增长”的“他信经济”,与拉玛九世“高积累,稳增长,低消费”的“充足经济”相对抗。同时,为了获取选票,也为了保证劳动力供应,他信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泰国东部、北部最贫困地区的民粹政策:
首先,政府直接投资改善贫困农民的生活状况,建立基本社会保险,减免人口债务,通电通网。
其次,建立农村生产基金,为农村提供基本金融服务与生产指导。
最后,为了贯彻上面两类民粹政策,他信将支持自己的学生与青年充实进相关基金会和NGO,让他们通过发放贷款,搞基础建设等方式,踢开地方豪强,直接掌握支持自己的自耕农。
通过以上这些手段,泰国农民几百年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国家的存在,知道合理的政策确实能够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能力。
这样,泰爱泰党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全国基层组织,并有动员力的政党,加上泰国经济增长稳定,他信支持率一路攀升。到2007年,泰爱泰党已经有上千万党员(现在7000万人口),掌握了议会80%的席位。与此同时,他信利用自己获得的巨大威信,开始对所有政治对手下手:
首先针对军队,政府大幅削减军费,将军队企业收归国有,并扶持自己的堂兄西瓦那担任陆军司令。他信甚至准备取消泰国维持了几十年的义务兵役制,改为自愿募兵制,这将从根本上消灭称霸一方的军分区。
泰国98年经济危机以来GDP与军费变化图
其次针对地方豪强,除了上面说的爱泰党直接派人下基层外,他信还通过禁毒,扫黑,打击洗钱等方式,削弱地方豪强经济实力。
针对直接竞争对手民主党和泰国政商集团,他信通过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压制了被泰国政商集团控制的传统金融渠道。到2004年,他信将自己的AIS电信公司股份出售,准备借此在泰国搞一个和新加坡淡马锡类似的资本主义国资委。
发展到这一步,泰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将他信的头像与国王的头像并排摆放,在呼喊传统的国王万岁之后,加上“他信万岁”。
他信支持者
他信同时向所有敌人开火,导致他所有的敌人都认为,如果再放任继续干下去,泰王国最终会变成全新的他信共和(王)国。
所以在皇室支持下,军政府在2006年和2014年两次政变,而民主党则作为“政治反对派”组织黄衫军,维持城市秩序。最终,他信和他信派政府两次下台,军队时隔二十余年从新走到台前。
4
更年轻,更民粹:新未来党
2014年军队推翻英拉政府后,使用了一切方式去摧毁泰爱泰党在农村建立起来的基层组织,用各种方法抹黑,加上了一连串罪名。临到选举军队依然不放心,推出了一套为自身“定制”的选举方式:
众议员共500席,其中350席为区域议员、150席为不分区议员(政党名单席次),名为“分配式混合制”(MMA)
选民只会拿到一张选票,上面只有各政党名称,选民在选票上投给某政党,将同时换算成该政党全国得票率,以及该政党在该选区下的候选人之得票。
席次运算公式为:“不分区议员席次(政党名单席次)=政党总得票率*众议员总席次-区域议员席次”。假如A政党的全国总得票率为40%,并赢得全国150个选区,则该政党的总席次应为500*40%=200席,区域议员席次为150席、不分区席次则是50席(200-150)
军方制定这种平衡选举办法,本来是打算与为泰党(残余势力)正面对决,如果区域议员落后太多,还可以靠不分区席次扳回来。
没想到,威胁不仅仅来自他信,2018年才成立的新未来党异军突起,得票率第三。而由于该党区域议员当选较少,从而获得了最多的不分区议员席位,军方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由于为泰党与他信集团及政策绑定过深,无论怎么调整政策都很难再获得曼谷中产阶级的支持。另外军政府在执政的四年里,极力消除为泰党在泰国国内的影响力,所以为泰党认识到自己在东部和北部传统优势区域外获胜机会很小,索性转而支持新未来党冲击军方的钦定议席。
前面提到,曼谷政商集团和他信为首的新资本集团主要分别在于资金来源,在本次大选中脱颖而出的新未来党,其党首塔纳通·宗龙伦吉(汉名庄海文)曾任泰国泰山友集团总裁,该集团主要业务是给日本汽车产业做配套。塔纳通当年也是支持他信的红衫军一员,可以视为泛他信联盟。
为泰党领袖素妲叻与塔纳通一同参与反巴育记者会
同样新未来党作为一个标榜年轻与结束红黄冲突的党派,为了获得支持,塔纳通把自己塑造的比他信更亲民,政治主张比他信更民粹。
从结果看,初出茅庐的新未来党已经获得了相当曼谷等地年轻人的支持,在与为泰党合作的基础上,在未来泰国政治中将发挥更多作用。
但和军方支持的保守派、他信支持的“主流反对派”相比,依然不是一个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党。三方牵制之下,泰国的短期政局走向可能更多地取决于随机因素。
5
依然不明朗的未来
无论他信能否卷土重来,他都做到了自古以来其他政治家未能达到的目标——唤醒农民,从而在军队之外建立了唯一的全国性组织。
现在,无论是看21世纪的大势,还是看军方自身的无能,军方和皇室的执政联盟都很难长久。人民觉醒VS政治极端保守,泰国政治撕裂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许迟早会带来一场迟到百年的革命。
(作者:穆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