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了,最后一次看的电影是《卡桑德拉大桥》

我最后一次看的电影是卡桑德拉大桥,最喜欢的外国片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

大约三十年没进过电影院了。六七十年代电影票成人一毛五一张,学生票五分;当观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那个阶段,就涨到两毛钱了。那时,俺正在上小学、中学阶段,放学后几个要好的同学,经常地去电影院看电影,那时的电影院都很大,一般都可容纳千人左右,我们附近就有三个电影院,很方便,票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时除了国产电影还有很多外国的,主要是当时友好社会主义国家拍摄的,你比如,罗马尼亚的,阿尔巴尼亚的等等,最多的当属朝鲜电影,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朝鲜的“看不见的战线”最受欢迎,有些台词直至今日也难以忘怀,像“看不见的战线”的扫帚大叔,台词“老狐狸的指示”等。早就镌刻在了人们的脑袋里了,挥之不去~~俺已经有三十年没进过电影院了,票价几何更是孤陋寡闻

我年轻时最喜欢的外国片是前南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

故事情节,拍摄技巧,人物刻画真是无可挑剔!至今“瓦尔特”和“老虎”的形象仍然历历在目;

电影台词经过老一辈配音演员的精彩诠释更显得入木三分;尤其是“瓦尔特”最经典的台词:“谁活着谁就能看得见”!更是耳熟能详,还有:这苍蝇不少啊“,答:“是啊,到冬天就要死啦”,等经典台词妙不可言;对了,上校和卫士的对答:“施密特,施密特,你说这桥孔像什么”?,“报告上校,像臀部”!,上校:“施密特、施密特你永远是一只猪,没有想象力的糊涂虫,像绳子套,他将套在谁的脖子上呢?谁呢:?等等,也许你能够补充一下~~~

美国的二战影片没一个好看的,其影片着重突出感官刺激,根本没有主题思想,看过基本不记得了,反倒是法国抗德神剧“虎口脱险”家喻户晓,指挥先生一句“演出结束了”令人难忘~~~

          这苍蝇不少啊“,答:是啊,到冬天就该死啦

500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1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