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前文做一定的补充
即上一篇文章 https://user.guancha.cn/main/preview?id=1122532,其实这部分写的更早,但比较啰嗦,这里改成要点式.
1 埃及:
① 尽管军事能力在阿拉伯国家仍然算是第一,但受西式民主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嫁接失败的影响,社会经济形势很差.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严重,财政依赖海湾国家、西方金融机构贷款,被迫私有化缓解赤字压力,而以色列天然气田的关闭加剧了其电力短缺(前期以色列炸努韦巴发电站就是警告别有插手的想法),使得塞西面临极大的执政压力,而2024年是埃及大选年,埃及对以色列是能认怂就认怂的.
② 哈马斯早期是木兄会巴勒斯坦分支,塞西之前就是军变将木兄会赶下台并长期敌对的;埃及自身的生活水平都大幅下降,经济陷入困境,肯定是担心难民潮的.
③ 塞西是走“大国平衡”策略,美国与阿拉伯世界两不得罪就等于都得罪,都得罪了又等于都不得罪,不明确选边不当出头鸟是最合理的选择.
④ 尽管如此,埃及也不是铁石心肠,对物资走私活动基本是睁只眼闭只眼,对哈马斯也不是非常敌对,虽然担忧难民潮,但也接纳了离开巴勒斯坦的一些外国人以及巴勒斯坦地区的伤员;再怎么也是阿拉伯世界昔日的老大哥,人口过亿的阿拉伯第一大国,拉法过境点当前的特殊地位,在发声、斡旋调停、人道救援方面依然会在政治、舆论和外交方面有相当重要的份量(尽管沙特不鸟他,之前和平峰会没去)
⑤ 如果真如鹏程杰森所言,以色列攻占西奈半岛、剑指苏伊士运河(可能性低于20%),个人认为如果发生,埃及不会认怂,那将是对塞西挽救执政危机以及重拾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威望的天赐良机.
2沙特:
①尽管军费全球第四,有着世界上最贵的单兵装备与先进武器储备,阿拉伯国家最强空军,但即便如此,在国际军事杂志的排行榜上一般位于伊朗埃及以色列阿尔及利亚土耳其之后.在也门战争当中,沙特为首的十国联军+哈迪政府军依然被胡塞吊打,时不时出点炸盟友的神操作,加上沙特骨子里是亲美反伊的,估计阿盟内部也没谁对沙特在军事上为巴勒斯坦人出头抱有任何幻想.
② 因为中东地区的很多前车之鉴,沙特王室主观上不愿壮大陆军,甚至向巴基斯坦、埃及等提供资金支持,以求在危机时能够获得军事保护,那个军费基本就是缴保护费,别指望沙特有什么大志向,王权大于一切;而且沙特依然聚焦“远景2030”,为摆脱石油依赖追求多元化转型,以美国提供安全保障与核技术作为对价跟以色列和解(抛弃巴勒斯坦)虽然不地道、自私,但至少利己.
③尽管如此,坐拥两大圣城,至少在海湾国家当中(除了卡塔尔)基本被视为带头大哥,在海合会、欧佩克、阿盟有着相当的话事权,中东事务的影响力以及老大的面子还是要顾及的,尽管没有表态终止跟以色列的和解,但沙特已经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作为跟以色列和解的前置条件,当然很大程度上是顾忌见利忘义后的威信受损.
④沙特在整个博弈当中最强的武器是与其他产油国商议减产或禁运,不过鉴于沙特不可能反美,且财政平衡压力相对较大(85-90美元),禁运的门槛非常之高,需要舆情发酵到一定程度或油价异常下跌到一定程度,且仅限于以色列,不过鉴于油价近期下跌以及当前的表态偏软,预计11月底或12月初沙特会释放继续延长减产的信号.
3 卡塔尔:
① 总人口288万,卡塔尔国籍的只有大约15%,联军或者单挑这些都不用想了,不会有卡塔尔什么事.但是卡塔尔在中东地区事务中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② 卡塔尔地理位置上被沙特、巴林、阿联酋包裹,但不安心做沙特的小弟,奉行“小国大外交”战略.其既亲美(有美国驻军与空军基地)又经常跟反美势力打交道(比如塔利班的联络办公室、哈马斯总部都在卡塔尔,是很多反美反以以及宗教意形相关的组织与武装的重要金主),其为逊尼派但跟什叶派的伊朗关系相当好,什么都敢干预,也没少走出一些臭棋,保守派、自由派、亲西方派、其他国家、逊尼派、什叶派谁能得罪过,甚至导致断交危机,但又断不了,半岛电视台号称中东的BBC、CNN,中东的新闻自由与地区事务又常常少不了它.
③ 无论事态往什么方向发展,半岛电视台都注定是赢家;天然气削减或断供的门槛比欧佩克削减产量或禁运的门槛低,卡塔尔没有明显的财政压力,美国也有较大的天然气出口量,石油大涨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大,天然气影响较小,受伤的只是欧洲.
④ 卡塔尔在斡旋、调停以及新闻自由方面预计会发挥较大的作用.
4 约旦:
①约旦在阿拉伯世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王族哈希姆家族是圣裔,是穆斯林先知、伊斯兰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而约旦跟巴勒斯坦本来都属于巴勒斯坦地区,同根同源同信仰,外约旦是在英国委任统治时期分出去的.而今约旦是接受巴勒斯坦难民最多的国家(350万),也是唯二能给与巴勒斯坦人身份证明的国家(另一个是以色列,以色列不批,巴勒斯坦人就没有身份证明;约旦给与一部分符合条件巴勒斯坦难民约旦国籍,给无国籍巴勒斯坦居民发放不带约旦国籍的五年护照和绿色约旦入境卡,并且给加沙地带居民发放不带国籍的两年护照能发放临时护照),甚至2017年阿巴斯曾经幻想与约旦联邦.
②约旦并不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的中东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较贫乏,可耕地少,比较依赖进口,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为侨汇、外援和旅游.美国因为其特殊地位(圣裔、调和以色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每年10-30亿美元不等进行援助,其军队基本全美械,且有美国军事基地,国王在英美留学,王后也是很西方且时常登上时尚封面(但她是巴勒斯坦人),跟以色列有天然气进口协议,骨子里也不会反美.尽管约旦国王、王后、外长表态比较强硬,但个人认为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特殊地位的自尊与避嫌(无脑站美以),其空投物资也是美国默许的,约旦军队是不会为巴勒斯坦出头的,约旦国王表态过不接受巴勒斯坦难民.
③一旦事态升级特别是演化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由于同根同源且巴勒斯坦难民后代众多,约旦可能是“抵抗之狐”阵营或反以志愿兵的新兵招募重要来源.
④不过因约旦在阿拉伯世界以及巴勒斯坦问题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在声援以及调停斡旋中是很有分量的.
5 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也门:
①经过2011年至今的洗礼,叙利亚官军是阿拉伯国家当中比较能打的,以色列依然占据了戈兰高地的2/3面积,美国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阿勒颇机场、隔三差五来一波也是警告不要叙利亚介入.
②2011年持续至今的常年内战令叙利亚衰败不堪,恢复民生方为当务之急;尽管阿萨德而此前霍姆斯军事学院出现无人机袭击事件,其对土耳其也有一定顾虑,阿萨德目前对巴勒斯坦没有太多立场鲜明的表态.
③加利利地区、戈兰高地附近可能是抵抗之弧补给或突击的战术选择,叙利亚可能提供一定支援,但打不起,它没有为巴勒斯坦出头的家底,甚至收回戈兰高地都不得不隐忍着,而且叙利亚能打仅限于陆军,没有制空权,这也是戈兰高地不敢强收的原因,占了守不住,打急了眼也怕以色列往死里报复,1973年实力还可以的叙利亚其实试过一度收复了60%的土地,但随后被反推,2/3被以色列长期实控.
④顺便提一嘴伊拉克,官军是不可能上场的,什叶派、库尔德、逊尼派分权政治,油气资源、基础设施投资、国际合作派派有份,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打得你死我活,安全形势比过去有较大缓和,但基本上是一个宗派分赃体系,非常腐败,各捞各的,外人的事不可能管,1515曾经拿下伊拉克1/3的国土,伊拉克官军可能还不如三大宗派势力的一线武装强.预计政治上会随阿拉伯世界的大流,但不会很显眼,与伊朗关系较为密切的什叶派武装是抵抗之弧势力的重要力量.
⑤黎巴嫩是法国委统时期的教派分权体系,很奇特的捏合怪,是天然散装的,对难民问题不怎么设防(大量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难民),对境外势力不怎么设防,70年代黎巴嫩内战,第五次中东战争被以色列占据半壁江山.
⑥ 贝卡谷地与黎巴嫩南部部分地区长期被以色列占领(也是真主党的基本盘),1978年联合国安理会成立联黎部队,监视以色列撤出以及双方的敌对行动
⑥ 黎巴嫩ZF跟IMF有30亿美元的援助协议,所以官军不可能做些什么;真主党在议会不是第一大党就是第二大党,真主党党军强于官军,两者似乎有默契(宗派非常杂,除了伊斯兰教的什叶派、逊尼派、德鲁兹派之外,还有马龙派基督教、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法国、以色列对黎巴嫩现状负有责任;国际援助数目可观;难民是很大的拖累;真主党似乎搞建设不太行,至少目前没有雄心壮志)
⑦ 离战场最近、实力最强,以色列除了伊朗之外最为忌惮最想除去的对手就是黎巴嫩真主党,跟伊朗、哈马斯关系都很密切(哈马斯很可能接受过其军事训练与武器装备援助),也是将消灭以色列与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写进党纲的军事政治组织,很多人甚至就是巴勒斯坦难民的后代,所以黎巴嫩真主党是加沙抵抗力量最可靠的盟友.
⑧ 也门目前也是散装的,虽然胡塞武装长期实控萨那、哈迪政府军精锐也并入了胡塞武装,但南方还是军阀混战,胡塞的合法性目前还不被国际上普遍承认,所以暂时认为也门没有官军,胡塞武装仍然看成抵抗之弧势力的地方武装,而且基本是伊朗之外最强的,但距离冲突地带2000公里,只能用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配合作战,鞭长莫及,只能作为干扰红海货运航线、袭扰以军、美国基地可能有一定作用,借道沙特开赴战场正面应敌,不可能同意的.
这一大段是对相关话题的补充,基本就这个形势,但不等于我一点不看好,达到一定阈值,出现联军、志愿军也是可能的,具体还是看巴以局势推演一文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