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本质作用是什么

近年来在上网时开始关注两个金融问题:

1. 美元霸权如何破?破解后需要有合理的货币交换/定价机制替代

2. 股票的金融本质是什么?我指的不是股票的炒股技巧

 

第一个问题在读了贾老师的《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后,结合中国政府的一些措施,感觉解决方案基本清楚了。

第二个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有懂行的可以推荐几本书我学习下。不要那种叫你如何根据利润对公司估值之类的炒股技术书籍,要股票运行逻辑的经济原理解释的书籍。

 

关于股票的金融本质,疑问有以下几点: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个肯定是不对的。中国经济那么好,股市也没见好转。

 

公司的估值——以高科技股为例,至少在中国做非金融企业的,无论实体经济还是电商类互联网经济,其实竞争压力都很大。互联网除了腾讯社交的护城河比较深一点,其他公司基本上都面临比较大的竞争压力,只不过大厂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少,没有形成大厂现象的领域竞争压力就比较大。而实体经济由于规模扩张不能像互联网数字经济那样扩张,其实基本上大部分领域都存在很多厂家,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高科技公司,其实全行业平均利润可能也就比5%(社会平均行业利润基本上就在5%左右,这也是政府之前PPP项目给的回报率)高一点,甚至全行业亏损,比如AI行业。利润和竞争激烈程度是直接相关的,就好像中国电动车竞争激烈程度提高后,特斯拉的利润大为下降一样。在中国的这个经济环境下,公司的估值如何计算?如果单纯从投资的角度看,肯定是和企业分红有关,难不成我普通人买股票也参考风险投资的逻辑?我肯定不能像风投公司一样去考察企业的。另外,从产品竞争以追求利润的角度,我也很奇怪,为什么酒类产品就没有其他公司能研发出堪比茅台的酒?可能我喝酒不多,我对茅台的印象就是口感好,喝醉了不头疼。这个要求很难么?我目前只喝过茅台有这个感觉,其他白酒喝醉了都会头疼。像互联网企业的估值,远远超过分红的解释,只能用炒作来解释。像亚马逊,第三季报出来每股收益0.87,股价147,而且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美国只会更大,为什么有如此估值?云计算服务也是一样,随着中国的IT产业链发展,中国的云计算运营商进入美国或者国际市场,他的市场份额只会降低。如果只是因为一些产业前景上的解释就导致股价能那么高,那么这个解释一旦不成立股价就会立刻下跌?从投资的角度看,谁能接受一个估值骤升骤降的算法?从企业运营者的角度,谁不是面对各种情况持续经营,但凡经历过产业从泡沫到稳定的一段时期的公司比如美团腾讯三一重工,他的运营者难道就会认同因为外部状况的一些改变从而导致公司价值的剧烈变化的现象么?当事人如果不认同这种算法,旁观者使用这种算法就是可笑的。

 

关于美国学界如何解释股票的金融本质,我不太清楚。看网上的描述,中国政府认为股票就是用来融资的,你看好企业你就投钱买股票,我觉得这个思路本身没有问题。按照原本A股主板的公司上市条件,其实能上市的都是优质公司,为这种公司融资本身没有问题,按理对这种公司的投资收益应该是要超过普通的稳健理财产品的。

从网上看到的问题在于:

1. 公司的估值。这个前面有描述,引发的就是炒作的问题。

2. 公司的义务和惩戒措施。像信息披露违规、内部交易等,如果惩戒措施跟不上,没有震慑作用,那就变成了大家都想着法子去上市,反正可以捞到钱又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会促生很多违规操作。

 

 

我觉得如果理论界不能把股票金融本质讲清楚,那就无法治理股市,论炒作股票的技巧水平和对炒作本身的规范限制,我们肯定是不如美国的,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我理解炒作的管理规范就类似打斗地主之类的玩扑克牌的规定,要让大家能参与进来,要让大家乐在其中而不是一个人一旦有优势就可以一直累积优势等等。这是纯粹游戏的规则,没有意义。我们如果在金融方面有什么优势的话,就是我们规定了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广义实体经济,含互联网经济)服务,属于实体经济的配套领域,而我们的实体经济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如果股票金融本质讲不清楚,没有治理的理论指导,最后只能陪着别人玩游戏,至少目前是玩不过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