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的长痛与短痛

斑马消费 沈庹

菜刀不停地断,业绩持续拉胯,张小泉似乎陷入到了一个死循环。

400年中华老字号、刀剪行业第一股,它的路,为何越走越窄?

对于公司来说,产品质量屡次塌房,一度削弱了品牌形象,而近年来业绩疲软,更让中小投资者们闹心。

500

围观“断刀门”

用张小泉的菜刀拍蒜,蒜拍好了,菜刀不是断了,就是裂了。自去年以来,“断刀门”不知道上演多少次,几乎每一次都能轻松地登上热搜,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

但每一次热议背后,张小泉(301055.SZ)的官方回应,都不太令人信服。

从早前回应菜刀不能拍蒜,到日前承诺的可以轻拍;从公司总经理夏乾良教中国人切菜,到启动断刀召回换货行动。这家老字号,试图一步一步消退误解、改善形象。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张小泉的消费者就能享受在一定周期内无理由退货、更换和保修等售后服务。

不过,拍蒜断刀是否与质量有关,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按照张小泉的说法,不同的刀具,有不同的用途。

中式厨房里的刀具用途,大致分为切片、斩骨和斩切两用等3种。近年在消费升级趋势的驱动之下,刀具企业在这一基础上提档升级,聚焦于对材质、锻造技术与工艺的改良和创新。

在广东阳江市,已形成国内最大的刀剪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聚集了一众品牌。十八子、王麻子以及张小泉等老字号,均在当地投产刀剪智能制造基地。

阳江刀剪制造基地是张小泉的重点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预计提升2.35倍。

在刀剪扩能背景之下,公司近两年(2021-2022)研发投入均超2000万元,为何难找出一把既能拍蒜,又能切菜的刀?

在直播间里,王麻子、十八子的菜刀,现场能拍蒜,甚至拍鹅卵石毫发无损,张小泉的粉丝们,估计只能望“刀”止渴了。

业绩窒息

这一年多来, 张小泉艰难地活在“断刀门”阴影之下。

今年1月,公司上榜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热点榜单,主管部门警示张小泉菜刀不能拍蒜,必须尊重消费者权益。

有外患,更有内忧。在国内生活五金消费市场疲软的趋势下,公司经营遭遇严峻考验。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归母净利润927.2万元,同比分别减少13.78%和77.41%。

事实上,公司的业绩颓势,自2021年上市后就开始显现。2022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5%,首次跌入个位数。同期,归母净利润大降47.30%,敲响了警钟。

刀剪具产品属耐用品,更换周期长,市场规模不大,成长空间有限。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国内刀具行业消费规模仅464亿元,2019年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5.69%。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张小泉,成长性也是严重不足。

瓶颈待突破

为了突破增长瓶颈,张小泉在刀剪用品主赛道上,已渗透进更细分领域,围绕厨房、家居等场景进行多元化布局。

在厨房五金品类中,拓展了炊具、杂件竹木等产品;在家居五金品类拓展了个护个清、园林五金等产品,公司SKU已超2000个。

多而杂的产品,很快产生问题,公司资源不集中,难以打造出爆品。

在9月接受机构调研时,公司表示对SKU精简是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将针对不同渠道与品类月度销售状况和产品竞争力,滚动设定淘汰范围,将更多资源聚焦到核心SKU上。

股东们似乎也没有了太大的耐性。

去年第四季度,中信证券张小泉员工参与创业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陈德军、上海均瑶不同程度减持所持公司股份;今年1月公司股东万志美将所持115.83万股(占总股本0.74%)清仓离场。

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拥有股东1.005万户,较去年末减少1160户,低于轻工制造行业上市企业平均股东户数(2.57万户)。

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虽没有减持,但基于自身资金需求,已将所持股份几近全数质押。

主营批发零售等业务的张小泉集团,已面临较大偿债压力。截至上述公告日,其有息借款总余额3.90亿元,需在未来半年至未来一年区间内偿付。今年上半年,该集团营业收入4.83亿元,净利润888.64万元,资产负债率86%。

热门评论 15

  • 全部楼层
    Ctsu
    倒也没你想的那么夸张,现在厨刀想做高端,刃材硬度高了切削性能好自然就脆容易断,哪怕现在国际上卖的最好的日式厨刀也是一样,所以高端厨刀用法比较单一是常见现象(例如切片就是切片的,不能拿来剁和撬)哪怕中式厨刀里口碑比最好的比如陈枝记,桑刀切片刀也完全不能剁和拍(陈枝记主要卖专业厨师比较多,大部分人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倒是也不招黑),要剁起码要买文武刀起步,切片刀确实不能拍(越贵的越不行)
    你要是想剁想拍,那几十块钱的不锈钢刀肯定坏不了(但你要忍受它材质软磨不利,有利有弊)
    我们在家做饭用不着你说的这些。我看了几百集教家庭做菜的视频,人家大厨就那一把刀,切菜、切肉,拍蒜,还拍山药,刀工细腻。再来一把砍刀剁骨头,一把小刀切熟识,就够了。我们普通人在家做饭没那么高端。就请张小泉卖给全国有数的高端厨师好了。
  • 张小泉一生黑,下图是我买的张小泉剪刀,2020年买的,居然是用普通螺帽,不是常用剪刀标配的自锁螺帽,现在连个剪刀都搞不好了。
    ----------
    这个剪刀我买了不好用(随便剪两下就松),放一边去了,后来想不通找淘宝,客服这边和稀泥,给了一张代金券。
    jpgjpgjpg
  • 断刀,唯一原因就是淬火工艺不过关,降温过快,淬硬了。
    照理说专业道具厂家刀具淬火的温度曲线是成千上万次试验摸索出来的,淬火都是按曲线走。
    难道张小泉是像古代作坊那样,把刀烧红了直接杵到水里或油里?
    热处理可是刀具厂家在市场上立足的看家技术。现在钢材成本都差不多,做刀的钢也都差不多。所以好刀不是钢好,而是热处理技术好。
    张小泉这家公司,是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 张小泉早就不是以前的张小泉了,几次易主之后就剩下个名字了,还有啥的传统手艺。
    我家现在还有一把红色塑料护套的早期张小泉剪刀,还特么是我初中买的……现在除了螺丝有点儿松,其他照样用……
    以前的张小泉菜刀……人就不做菜刀……他家出名的是剪刀。
    至于现在的张小泉,人家走的是欧美那种一个厨师要一个厨刀箱子打开要有十几把菜刀的路子,以前中式菜刀一把菜刀走天下的,人家早不做了,为啥?
    理由很简单啊,一把菜刀算500好了
    5000 VS 500,你说咋选?所谓领域细分,不就是要你花更多钱么……
    只能说,这些企业,已经走进历史垃圾堆了
  • yxhr111
    张小泉一生黑,下图是我买的张小泉剪刀,2020年买的,居然是用普通螺帽,不是常用剪刀标配的自锁螺帽,现在连个剪刀都搞不好了。
    ----------
    这个剪刀我买了不好用(随便剪两下就松),放一边去了,后来想不通找淘宝,客服这边和稀泥,给了一张代金券。
    jpgjpgjpg

    小时候,随大人去镇上,总爱去镇南边街口的铁匠铺看张师傅和他的徒弟打铁。烧得通红的铁块从火炉上取出来,在有节奏的敲打声中会逐渐变成镰刀、锄头等常用工具。炉膛里窜出的火苗、鼓风机的嗡嗡声、捶打时四溅的火花、煤炭的气味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张师傅个子高,性子急、嗓门大,门路也广。我家的缝纫机就是托他找关系买的。

    铁匠铺除了打铁,还为骡马钉掌。铲马蹄是一个很解压的过程。马蹄经过修整,钉上新的马蹄铁,就像人穿上了新鞋。不过,那时候我一直觉得铲马蹄时,马儿们一定觉得很痛。

    打铁做刀具,刀身、刀口的选材和硬度的把握全凭经验。经过淬火、回火、打磨等工序,一件件崭新的工具就诞生了。

    普通人家的菜刀,须兼具多种功能。因此,制作时要反复锻打,其强度、韧性要达到最佳。菜刀必须皮实耐用,不能太娇气。市场上买的菜刀一般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刀剪是常用工具,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不高。“张小泉”产品屡屡爆出质量问题,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大约20年前,我花10元在菜市场附近的杂货铺买了一把菜刀,非常好用。几年后,我又买了一把。直到现在,这两把菜刀仍然好用。
  • 刀剪行业,以前一直被人忽视是个打鉄匠的行业,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文化普遍较低,憑师傳徒,父传子經驗操作。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国內特种钢材种类极少,对于某些特种钢材的加工和热处理的工艺规笵极少能获得有关资料和技术文件。張小泉原是一个民营企业,不但缺乏特种鋼材加工和热处理工艺规笵,更缺這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从它的业务经理答记者问中,可以推断他缺乏這方面必备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知识,尽讲一些外行话。張小泉要是不改鉄匠舖管理方式,轻视技术人才,轻视特种钢材加工规范和严格的热处理工艺规范,不注重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它的断刀就会不断的继续下去,最后,断了张小泉的香火!!!
  • 作为一个老品牌,真为张小泉感到叹息。家用菜刀其实没啥,只要锋利耐用就行,有些朋友被带歪了。过去的老手艺铁匠用的是软钢加硬钢,硬钢在刀刃,软钢在刀背,兼顾锋利和韧性。对中式餐饮的厨师来说,是很实用的。到如今中餐大厨们也是习惯于一把菜刀走天下的,斩、剁、切、削样样行。你要说讲究科学,德国菜谱是论克配料的,很多家庭有厨房天平或者电子秤,到中国来就不同的国情了。没必要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学。当然,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有所追求也是常见的,比如摄影技术不咋地,单反机身镜头先讲究起来;骑行不咋行,但先花个几万买辆自行车;厨艺不咋地,不影响他先弄一套高端刀具。。。。。。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总之,能否把传统刀具先认真做好,脚踏实地提供出大家都说好的产品才是最主要的,否则短期获利,但不可持续,出现产品问题后拿外国米其林大厨来教育国人用刀,那更是缘木求鱼。
  • 张小泉可以改名为张·米其林·小泉
    去做尊贵的、正确的米其林刀
    中国老百姓就用中国菜刀就行。
  • 全部楼层
    Ctsu
    倒也没你想的那么夸张,现在厨刀想做高端,刃材硬度高了切削性能好自然就脆容易断,哪怕现在国际上卖的最好的日式厨刀也是一样,所以高端厨刀用法比较单一是常见现象(例如切片就是切片的,不能拿来剁和撬)哪怕中式厨刀里口碑比最好的比如陈枝记,桑刀切片刀也完全不能剁和拍(陈枝记主要卖专业厨师比较多,大部分人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倒是也不招黑),要剁起码要买文武刀起步,切片刀确实不能拍(越贵的越不行)
    你要是想剁想拍,那几十块钱的不锈钢刀肯定坏不了(但你要忍受它材质软磨不利,有利有弊)
    想做高端就做呗,没人拦着,既想自我标榜高端,卖高价,又想卖出低端一样的大销量,这种思维是病,得治。
    股气,驴之类的也没有和海澜之家比销量啊,劳斯莱斯羡慕过本田思域的数据吗?
  • guan_16495930672905
    张小泉可以改名为张·米其林·小泉
    去做尊贵的、正确的米其林刀
    中国老百姓就用中国菜刀就行。
    你搞错了吧,得叫小泉-米其林-张,这才正宗!而且还加了点日本味儿了,肯定全球大卖!🐶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29
最热 最早 最新

  • 张小泉剪刀,王麻子菜刀。张小泉剪刀没传承好,卖菜刀把招牌砸了。
  • 邾城散人 屋外艳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婵娟。
    全部楼层
    白马菜农
    我现在也是家中骨刀、片刀、剪刀作为辅助刀种存在,但主体的传统厨师刀请你尊重。一把刀足够,刀背破骨,刀锋切面普通人还是能做的
    我能厨师刀在重一倍片刀下,切出更博的羊肉片你信不,刀感加惯性
    干一行爱一行,有很多人喜欢厨艺,乐此不彼!
    但也别忘了,更多人不经常下厨的..........彼此尊重!
  • 看官2016
    断刀,唯一原因就是淬火工艺不过关,降温过快,淬硬了。
    照理说专业道具厂家刀具淬火的温度曲线是成千上万次试验摸索出来的,淬火都是按曲线走。
    难道张小泉是像古代作坊那样,把刀烧红了直接杵到水里或油里?
    热处理可是刀具厂家在市场上立足的看家技术。现在钢材成本都差不多,做刀的钢也都差不多。所以好刀不是钢好,而是热处理技术好。
    张小泉这家公司,是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传说中的金门炮弹刀呢?
  • 作为一个老品牌,真为张小泉感到叹息。家用菜刀其实没啥,只要锋利耐用就行,有些朋友被带歪了。过去的老手艺铁匠用的是软钢加硬钢,硬钢在刀刃,软钢在刀背,兼顾锋利和韧性。对中式餐饮的厨师来说,是很实用的。到如今中餐大厨们也是习惯于一把菜刀走天下的,斩、剁、切、削样样行。你要说讲究科学,德国菜谱是论克配料的,很多家庭有厨房天平或者电子秤,到中国来就不同的国情了。没必要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学。当然,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有所追求也是常见的,比如摄影技术不咋地,单反机身镜头先讲究起来;骑行不咋行,但先花个几万买辆自行车;厨艺不咋地,不影响他先弄一套高端刀具。。。。。。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总之,能否把传统刀具先认真做好,脚踏实地提供出大家都说好的产品才是最主要的,否则短期获利,但不可持续,出现产品问题后拿外国米其林大厨来教育国人用刀,那更是缘木求鱼。
  • 张小泉现在是个品牌,资本把这个品牌买下来图啥呢?要赚钱啊,你以为他们是为了让品牌经久不息么?快速铺摊子,快速推出产品,然后用手里的股份换来更多的钱,这是资本的追求。
  • “张小泉”这个所谓的老字号,恐怕本身就存在假冒伪劣的可能。我的意思是,有这个传统名号,但是质量从古至今就一般,只是苟活到今天,然后被资本重拾名号包装炒作而已。甚至不如凤凰自行车,曾经确实很好,但只是相对其他更烂的国产自行车而言。现在大街上还有凤凰车在跑,但一看就是low货。
    第一次知道张小泉,是20多年前在去观钱塘江潮的路上,我们一群同学在地摊上买点小玩意,看到一把小剪刀不错,然后摊主告诉我们这是张小泉的,而且刻着名号。买回来之后,也没发现有啥特别的,除了不会摇晃(很多刀剪差就差在那颗将两片刀交叉固定的那颗螺丝)。

  • 斯特 痛打慕洋犬
    全部楼层
    信自己
    人家不懂那么多,被网络媒体一带风向就跟风,没办法的。
    说别人不懂那么多?家庭一日三餐需要懂这么多吗?难道这不是企业产品脱离群众吗?你要做高端没问题,你单独开一个子品牌走高端路线呗,一把中式菜刀搞七搞八,做出来的产品性能与中国人的日常使用方式不相匹配,结果来一句,我产品没问题,是你们不懂得用,乖乖,您真金贵。
    我只想说群众会教他做人。
  • 全部楼层
    川学习
    中国人做菜就是说一把刀搞定所有工序
    当然可以,就是要经常磨刀。
  • 全部楼层
    客嘉
    我们在家做饭用不着你说的这些。我看了几百集教家庭做菜的视频,人家大厨就那一把刀,切菜、切肉,拍蒜,还拍山药,刀工细腻。再来一把砍刀剁骨头,一把小刀切熟识,就够了。我们普通人在家做饭没那么高端。就请张小泉卖给全国有数的高端厨师好了。
    用张小泉菜刀操作的菜谱里肯定不能有刀拍黄瓜!
  • 全部楼层
    万俟雨休
    我80块钱买的没牌的菜刀,都可以用夹钢工艺在刀口上用一点粉末工具钢提高刃部的锋利度和保持度。
    多花点钱甚至有电渣重熔钢的剁骨刀可以选,绝对耐用。
    说张小泉要是连这点东西都玩不明白我是不信的,只能说是产品策略完全失败了,它内部应该有些东西阻碍了它造一把对它而言应该是完全没什么难度的好中式菜刀。
    纯M390剁骨刀也有卖的😁😁😁
  • 全部楼层
    湖边有个胖子
    张小泉一生黑+1。在网上以差不多同样价格在同样时间下单买了一把王麻子厨房剪和一把张小泉厨房剪。王麻子至今仍比较锋利,张小泉不但很快就钝了,而且一次剪骨头,手柄居然崩了。
    但最重要的是,张小泉的总经理夏乾良在采访中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张小泉出过一款别在腰间的旅行剪,一把只赚2毛。买这种旅行剪的消费者,就不是张小泉应该追求的客户。这种消费者越多,越是拉低张小泉品牌的层次。
    嗯,买过这种旅行剪的我,很担心自己的购买行为,已经降低了张小泉的层次。所以,拜拜了您嘞
    说实话,它要赚钱,就该出子品牌。这样只会搞坏自己原本的名声
  • 全部楼层
    帥鍋第三
    有那么复杂吗?
    家庭不是专业饭店,
    就是三餐饭而已,
    有必要分门别类吗?
    只需往前回忆二十多年,
    那时候,家家户户用就是一把手打菜刀,
    我家一把菜刀比我年龄都大,
    前切后砍,啥都能干,
    不快了在磨刀石上劏两下就锋利无比。
    为什么时代发展了,科技进步了,
    一把菜刀竟然连蒜都不能拍?
    这怎么都说不过去。
    你回复的这位说了,买文武刀就可以家庭做菜使用了。我以前给家里买刀的时候做功课学到的
  • guan_16495930672905
    张小泉可以改名为张·米其林·小泉
    去做尊贵的、正确的米其林刀
    中国老百姓就用中国菜刀就行。
    应该改成,米其林.小泉.张。
    米其林可是特别特别特别崇拜人家米其林厨师们的刀工的。并且公开说中国人的切菜运刀方式是错误的。
    就凭这个,它也要姓米其林。。。。。。。。。。
  • guan_16495930672905
    张小泉可以改名为张·米其林·小泉
    去做尊贵的、正确的米其林刀
    中国老百姓就用中国菜刀就行。
    现阶段它们还想着挣中国老百姓的钱呢,公司总经理夏乾良还特别认真的教中国人如何学习米其林厨师那种高档的运刀手法来切菜呢?
  • 整把刀材质一统,只想按照使用功能细化刀具用途,可变相扩大刀具销量,都钻到钱眼里去了。一刀多能,不仅仅只是需要掌握精锻工艺,还需要掌握精深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知识和优秀的品控管理技术。
  • 与王麻子比谁更强?
  • 全部楼层
    Ctsu
    倒也没你想的那么夸张,现在厨刀想做高端,刃材硬度高了切削性能好自然就脆容易断,哪怕现在国际上卖的最好的日式厨刀也是一样,所以高端厨刀用法比较单一是常见现象(例如切片就是切片的,不能拿来剁和撬)哪怕中式厨刀里口碑比最好的比如陈枝记,桑刀切片刀也完全不能剁和拍(陈枝记主要卖专业厨师比较多,大部分人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倒是也不招黑),要剁起码要买文武刀起步,切片刀确实不能拍(越贵的越不行)
    你要是想剁想拍,那几十块钱的不锈钢刀肯定坏不了(但你要忍受它材质软磨不利,有利有弊)
    人家不懂那么多,被网络媒体一带风向就跟风,没办法的。
  • 刀剪行业,以前一直被人忽视是个打鉄匠的行业,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文化普遍较低,憑师傳徒,父传子經驗操作。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国內特种钢材种类极少,对于某些特种钢材的加工和热处理的工艺规笵极少能获得有关资料和技术文件。張小泉原是一个民营企业,不但缺乏特种鋼材加工和热处理工艺规笵,更缺這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从它的业务经理答记者问中,可以推断他缺乏這方面必备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知识,尽讲一些外行话。張小泉要是不改鉄匠舖管理方式,轻视技术人才,轻视特种钢材加工规范和严格的热处理工艺规范,不注重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它的断刀就会不断的继续下去,最后,断了张小泉的香火!!!
  • 买张小泉菜刀还需购买一把拍蒜刀,你买吗?
  • 川学习 再给建国一次学习机会!
    全部楼层
    guan_15865671982680
    菜刀就是切菜的,你非得要把菜刀当万能刀用,甚至还要当拍蒜器,
    拍蒜就算了,拍出问题就不要怪菜刀拍蒜不好用,谢谢
    中国人做菜就是说一把刀搞定所有工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