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农业改革究竟经历了什么,增加值占比竟然剩不到1%?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谁来为古巴“激进”改革买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500

500

古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古巴统计年鉴2022》数据显示,2022年古巴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微弱增长。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古巴名义GDP为6334.42亿比索,同比增长16.2%,三年平均增长83.0%。扣除价格因素后,全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三年平均下降2.8%。

分三次产业看,2022年古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69亿比索,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05.70亿比索,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726.05亿比索。全年三次产业比重为0.8:23.8:74.6。

其中,古巴工业增加值为837.53亿比索,占GVA的比重为13.33%,其中制糖业增加值为30.63亿比索,占GVA的比重为0.49%;采矿业增加值为118.75亿比索,占GVA的比重为1.89%;不含制糖业的其他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649.33亿比索,占GVA的比重为10.34%;电气水供应业增加值为38.82亿比索,占GVA的比重为0.62%。全年建筑业增加值为668.17亿比索,占GVA的比重为10.64%

2022年,古巴年平均人口为1123.01万人,同比增加10.51‰,在连续五年人口负增长后首次实现正增长。以此计算,全年古巴人均名义GDP为56406比索,同比增长15.0%,三年平均增长82.8%。扣除价格因素后,人均实际GDP为4652比索,同比增长0.7%,三年平均下降2.9%。

2022年,古巴名义GDP是1970年的111.27倍,实际GDP是1970年的3.61倍,GDP平减指数是1970年的30.80倍,年平均人口是1970年的1.29倍,人均名义GDP是1970年的86.35倍,人均实际GDP是1970年的2.80倍。

2022年,古巴人均名义GDP相当于中国的18.44%,1970年则是中国的5.78倍,2013年被中国超过。

古巴已经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1美元=24古巴比索的新汇率制度。

500

500

500

由于各种天灾人祸,2021/2022年度古巴原本的支柱产业——制糖业产量只有47.4万吨,仅实现了政府年度产量目标的52%,只有1980s高峰时期的1/20左右,更创下了1908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这一数字甚至无法满足古巴国内每年50万吨的食糖需求,因此也无力继续履行原定每年向中国提供40万吨食糖的长期出口协议。

而2022/2023年度古巴食糖产量再创历史新低,年度计划产糖目标只有45.5万吨。更是大幅增加了从美国进口食糖以弥补国内供应缺口。

500

500

那这几年,原本可以“一着棋活,全盘皆活”的古巴农业改革究竟经历了什么,农业增加值占比竟然剩不到了1%,大大低于拉美与加勒比地区的平均值,甚至在地区内也几乎垫底500

500

而以古巴目前人均GDP2000美元的发展水平,产业发展规划却是向着人均30000美元以上的经济体看齐,更是在受外部制裁加重情况下优先发展对外依赖最深的旅游等服务性行业。究竟这一轮的改革会将古巴最终引向哪里去呢500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8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Dave 作者
    这个前面的回复里说过了,古巴曾经的支柱产业食糖产量,目前只有上世纪90年代“苏东波”后原有经济体系崩溃时的1/10了。

    很显然,外部制裁并非造成此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古巴化肥还是农用机械能自己,还有运输机械?另外古巴的糖谁能买?拿啥结算?
    如果这都不是问题,那古巴人确实有问题。如果之前有个大国提供这些,现在没有,那不是封锁的问题是什么?
    古巴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自己选择了发展道路,被剥夺了特权的美国资产阶级对他恨之入骨,却因为古巴人民团结对古巴毫无办法,这点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 Dave 作者
    jpgjpgjpg唉,不知何时是个头
  • Dave 作者
    唉,何处是个头

    jpg

    https://www.agweek.com/news/sugarbeet/cuba-may-import-sugar-rum-industry-pressed-amid-disastrous-harvest

    古巴总统Miguel Diaz-Canel在4月底表示,该国2023/24榨季原计划生产41.2万吨糖,但仅产出了71%,或30万吨。古巴在上榨季产糖35万吨,并被迫从美国增加食糖进口以满足国内基本需求。

    古巴曾经是世界最重要的食糖出口国之一,曾于1989年生产了超过800万吨原糖。近几年却由于农业生产的每下愈况,逐渐成了食糖净进口国。历史上,古巴的年度食糖消费量一度高达70万吨。其余部分则用于出口,其中包括每年40万吨出口到中国的长协议。

    古巴经济学家Omar Everleny表示:“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加大进口,当然糖产量下降意味着糖浆、酒精行业,当然包括朗姆酒行业都将减产。”

    Everleny表示,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用于从朗姆酒业到制药业的甘蔗糖基酒精产量下降了50%以上,自美国严厉的新制裁和COVID-19大流行破坏了这个依赖进口的国家的外汇收入并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严峻经济危机以来,大多数制造业的产量也下降了50%。

    但与制药行业和其他可以进口糖基原料的行业不同,朗姆酒制造商必须使用古巴原料来保持品牌形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消息人士称,就朗姆酒行业而言,国内酒类价格上涨了46%。

    一些古巴糖厂在本榨季短暂开放,只是为了生产可以蒸馏成朗姆酒酒精的糖蜜。消息人士说,这确实有所帮助,但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形势非常严峻。
  • Dave 作者
    华人之中
    由于本文未介绍古巴农业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因此不知道此文所说的“原本可以’一着棋活,全盘皆活’的古巴农业改革”原本怎样、追求什么、究竟经历了什么,此文无此内容却作如题的标题有误导之嫌。

    此文已说古巴支柱产业制糖业2021/2022年度只完成政府年度目标产量的52%,由于制糖业与甘蔗种植业有关,如此之下,甘蔗收成肯定也已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增加值占GDP占比不到1%,显然属异常情景而非自然情景或正常情形,就此就非议古巴农业改革及整个经济的产业改革是容易误导人的,尤其就此说其向人均GDP三万美元的经济体看齐不应该是不妥的。

    古巴适不适合于发展农业、适不适合以发展农业去引领、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与它的地理与自然条件有关,作为不熟悉此的我们不好妄议,在农业产业基于自然因素难以引领、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另作产业布局,作其他的经济发展追求未尝不可,尤其对一个海岛型国家一一岛还不太大一一更是如此。

    让我们更客观地去看待幅原不大的海岛国家在发展农业及其产业增加值上的天然局限性,在这种局限性下,其农业改革、农业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不同于很多国家尤其大陆国家的,其农业改革的追求是不能用一般国家农业改革的追求去替代的,用一般农业地域的农业改革去评判并不太大的海岛国家的农业改革及整个国家经济产业的布局及发展追求是不妥的。

    让我们不要一看到古巴方面的事就套上意识形态的眼,更不要就此作偏向意识形态性的评价。
    “古巴”这个国名,就是源自当地土著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加之地势平坦,又处热带地区,水热充足,适合作物生长,极其适宜耕种。所以被一直以来,都是各殖民母国的摇钱树和争夺对象。

    png

    500

    而古巴也并不算小,总面积与沃野千里的江苏相当,耕地面积还要超过,然而却只有1000万出头的人口。相比之下,江苏人口是古巴的近8倍,但粮食生产仍能实现基本自给自足。

    至于其它,在“一着棋活,全盘皆活”的链接贴里都已有过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Dave 作者
    星辰回忆
    古巴发展模式是以美国制裁为核心展开的。搞旅游是因为旅游所需要的东西古巴比较容易获得罢了。以前古巴农业的机械也好,能源啥的都是苏联提供的。苏联没了后,农业生产包括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很难获得。所以古巴发展被迫走向什么能做,什么好获得就起步什么的窘境。隔壁委内瑞拉也是一样,而且委内瑞拉更糟糕的是土改还推的不行。这些国家都需要在制裁下扣外汇去获得他很难弄到的东西来维持生存。不是人家不想生产,而是真的没有什么条件。
    这个前面的回复里说过了,古巴曾经的支柱产业食糖产量,目前只有上世纪90年代“苏东波”后原有经济体系崩溃时的1/10了。

    很显然,外部制裁并非造成此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古巴发展模式是以美国制裁为核心展开的。搞旅游是因为旅游所需要的东西古巴比较容易获得罢了。以前古巴农业的机械也好,能源啥的都是苏联提供的。苏联没了后,农业生产包括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很难获得。所以古巴发展被迫走向什么能做,什么好获得就起步什么的窘境。隔壁委内瑞拉也是一样,而且委内瑞拉更糟糕的是土改还推的不行。这些国家都需要在制裁下扣外汇去获得他很难弄到的东西来维持生存。不是人家不想生产,而是真的没有什么条件。
  • 由于本文未介绍古巴农业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因此不知道此文所说的“原本可以’一着棋活,全盘皆活’的古巴农业改革”原本怎样、追求什么、究竟经历了什么,此文无此内容却作如题的标题有误导之嫌。

    此文已说古巴支柱产业制糖业2021/2022年度只完成政府年度目标产量的52%,由于制糖业与甘蔗种植业有关,如此之下,甘蔗收成肯定也已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增加值占GDP占比不到1%,显然属异常情景而非自然情景或正常情形,就此就非议古巴农业改革及整个经济的产业改革是容易误导人的,尤其就此说其向人均GDP三万美元的经济体看齐不应该是不妥的。

    古巴适不适合于发展农业、适不适合以发展农业去引领、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与它的地理与自然条件有关,作为不熟悉此的我们不好妄议,在农业产业基于自然因素难以引领、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另作产业布局,作其他的经济发展追求未尝不可,尤其对一个海岛型国家一一岛还不太大一一更是如此。

    让我们更客观地去看待幅原不大的海岛国家在发展农业及其产业增加值上的天然局限性,在这种局限性下,其农业改革、农业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不同于很多国家尤其大陆国家的,其农业改革的追求是不能用一般国家农业改革的追求去替代的,用一般农业地域的农业改革去评判并不太大的海岛国家的农业改革及整个国家经济产业的布局及发展追求是不妥的。

    让我们不要一看到古巴方面的事就套上意识形态的眼,更不要就此作偏向意识形态性的评价。
  • Dave 作者
    全部楼层
    观无妄
    你不知道拉美的土地都在大资本手中,而且是在国际资本手中,拉美的政权本身还没有这种触动土地所有权的能力,土地所有权动不了,政权就无法决定增加粮食的生产。这本质上是所有制问题,是制度无力的问题,而不是政府一个决定就能够改变的问题!
    去看一下此文的原贴会发现,汇率改革后的古巴对外贸易依赖度接近50%,超过了中德的贸易大国,也高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显然制裁对其对外贸易并未产生根本性影响。

    而且拉美的土地所有权集中于大资本的现象,显然不包括上面讨论的社会主义古巴,以及2005年就进行土地改革的委内瑞拉。
  • 观无妄 自尊自觉自爱自信自重
    全部楼层
    Dave 作者
    与古巴类似,人均20亩耕地委内瑞拉只有3%被用于生产粮食,每年却有1/3~1/2的粮食都要依赖进口。

    拉美左翼政权都有同样的缺点,就是只重视分配,却对生产兴趣不大。因此养了一大堆坐吃山空的懒汉。
    你不知道拉美的土地都在大资本手中,而且是在国际资本手中,拉美的政权本身还没有这种触动土地所有权的能力,土地所有权动不了,政权就无法决定增加粮食的生产。这本质上是所有制问题,是制度无力的问题,而不是政府一个决定就能够改变的问题!
  • 观无妄 自尊自觉自爱自信自重
    全部楼层
    Dave 作者
    与古巴类似,人均20亩耕地委内瑞拉只有3%被用于生产粮食,每年却有1/3~1/2的粮食都要依赖进口。

    拉美左翼政权都有同样的缺点,就是只重视分配,却对生产兴趣不大。因此养了一大堆坐吃山空的懒汉。
    不是拉美左翼愿意坐吃山空,而是美国的禁运,还有美元体系的限制,造成了拉美国家的国际贸易无法正常运转造成了经济无法正常运转。这点,你不懂金融,不懂美元就理解不了。
  • 观无妄 自尊自觉自爱自信自重
    全部楼层
    Dave 作者
    古巴的农业现状也是美国援助造成的?
    古巴农业的现状是非法的美国禁运逼出来的!
  • Dave 作者
    全部楼层
    tutu1
    正因为是老生常谈,所以才奇怪你们瞎扯真的是年复一年,毫无新意?
    jpg
  • 全部楼层
    Dave 作者
    类似问题已是老生长谈了。

    包括上文所附链接等贴中早就有很多相关讨论,如有兴趣可移步一观。这里就不再赘述占用资源了。
    正因为是老生常谈,所以才奇怪你们瞎扯真的是年复一年,毫无新意?
  • Dave 作者
    tutu1
    和古巴类似经历的是朝鲜。朝鲜90年代也遭遇苏联解体后的贸易中断,自身无法从美国主导体系进口石油,导致经互会时期的大机械石油农业没法运转,叠加自然灾害,农业大规模减产,出现了饥荒。原来已经大规模进城的人不愿意回归农业,就出现了很多逃北者。当年金正日搞的先军政治实际上最早是动用体制,利用军事动员下乡务农,用人力种收粮食,解决吃饭问题。(苏联时期得到苏联的石油能源支持,大机械石油农业,朝鲜的人均收入高,人均的粮食也很高)。
    ----------------------------------------------------------------
    古巴人口数量要少得多,而且靠近美国。没法仿效朝鲜
    类似问题已是老生长谈了。

    包括上文所附链接等贴中早就有很多相关讨论,如有兴趣可移步一观。这里就不再赘述占用资源了。
  • 和古巴类似经历的是朝鲜。朝鲜90年代也遭遇苏联解体后的贸易中断,自身无法从美国主导体系进口石油,导致经互会时期的大机械石油农业没法运转,叠加自然灾害,农业大规模减产,出现了饥荒。原来已经大规模进城的人不愿意回归农业,就出现了很多逃北者。当年金正日搞的先军政治实际上最早是动用体制,利用军事动员下乡务农,用人力种收粮食,解决吃饭问题。(苏联时期得到苏联的石油能源支持,大机械石油农业,朝鲜的人均收入高,人均的粮食也很高)。
    ----------------------------------------------------------------
    古巴人口数量要少得多,而且靠近美国。没法仿效朝鲜
  • 被美国援助搞垮的拉美国家,最有名的其实是海地(被Trump骂成屎坑国家)。有关海地的故事可以去看耿爽(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 是怎么说的。国内也不是没人研究。
  • 只看图表,看统计数据,然后指指点点,不作深入的研究。。。毫无价值
  • 全部楼层
    Dave 作者
    古巴的农业现状也是美国援助造成的?
    在美国长期禁运之下,冷战时期靠苏联。89年苏联与古巴交易中断。古巴进口经历过迅速下跌,石油进口下降了超过50%,食品进口下降了50%,化肥进口下降了80%. 这导致的后果是此前依靠苏联体系支持建立的大农场机械化农业走不下去(这一点和朝鲜如出一则,朝鲜走的是另一条路),拖拉机彻底趴窝,冷链储藏等一切基于工业化的基础设施无法运转。这就是当时古巴遇到的实际情况。从苏联解体后,古巴农业的目标就是要靠自己解决饥饿问题,它搞有机绿色农业一定程度上是长期被禁运下被逼出来的。
    ------------------------------------------------------------------------------------------------------
    古巴农业在联合国是被评为绿色农业的标杆,是全面禁止使用农药的。古巴市场上买农药都很难,好像只能去黑市。
    ------------------------------------------------------------------------------------------------------
    大农业的故事在古巴根本就讲不下去了,因为它早就搞过了,也因为被美国长期禁运而没法玩这套游戏。
  • Dave 作者
    tutu1
    拉美国家很多都遇到过美元陷进,也接受过国际组织的改造计划,还得到过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农业原住。。。很多国家的农业饥饿就是由这套组合拳击垮的。。。不了解的人根本没法把这些看上去不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
    古巴的农业现状也是美国援助造成的?
  • Dave 作者
    全部楼层
    山回路转
    有石油世界储量第一,只要能卖出去,确实不用种地了。

    尼日尔也要赶走法国人,否则铀矿实在太亏了。
    委内瑞拉出产的多是重油,没几家能炼,因此价格也相对较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