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电车换电是血亏,结果隔壁小电驴换电都赚麻了。

本文原创于微信公众号:差评作者:差评君

最近,差评君在小区附近,发现了这么个玩意儿。

500

500 可能大伙儿会觉得,不就是个外卖柜吗,有啥可稀奇的

其实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主要每次路过都能看到几个外卖小哥在那放东西,以为是外卖柜也不奇怪。

直到前两天下班后,我亲眼看到有外卖小哥从柜子里取出来一个四四方方的黑盒子。

500

才知道,它里边儿装的不是外卖,而是电动车的电瓶。。。

凑近了瞧,这个柜子确实是跟外卖柜长得差不多,只不过人家的名字叫换电柜

500 其实,与其说这是换电柜,把它叫做 “ 外卖小哥的共享充电宝 ” 更合适。

因为扫个码、付钱,就能往空柜子里放没电的电池,再拿走充好了电的电池,整个操作像极了共享充电宝。

500

就在差评君研究的这么一小会,来来往往换电的小哥还真不少,我也自告奋勇地亲手帮一个小哥换了次电。

作为一个资深小电驴车主,我一眼就认出,这种换电版本的电瓶车是特制的,因为它能很轻易地打开电池仓,线一拔就能把整个电瓶拿下来了。

从拿出车里的电瓶→扫码开柜→把电瓶放回去充电→再装一个充了电的电瓶回去,整个过程也就一分钟不到。

500

500 看我们没见识的样子,好心的小哥阿辉说,换电柜已经是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份了

因为一个普通的外卖员,每天光骑车动辄就是 100 多公里,而现在合规小电驴的电池根本不够用。

如果每天没电再去充电,送的单子不够多,收入又会大大减少。

500

倒是有些老外卖员有两辆车,一辆充一辆骑勉强够用。

但更多的外卖小哥们没这条件,所以他们基本上都选了换电模式。

租一辆车架子、再找一个平台买好套餐,等要用的时候,找到相应平台的换电柜换电就行了。

阿辉说,这样平时不用找地方充电,省了很多时间, “ 可以多跑不少单子 ” 。

现在平台们的换电有几种模式,大家可以选择包月,包次数或者包电量,不过阿辉告诉我们,大家都选 300 块左右的包月,主打一个 “ 省事 ” 。

500

电池质量都还算有保证,在他几个月的骑手生涯里,还没遇到过电池坏了不能用的情况。

最多就是在用电高峰期没有满电的电池,所以大部分时候,一天需要换 2-3 次,不过现在杭州遍地都是换电柜,所以也就不算事了。

在阿辉说杭州满地都是换电柜的时候,我还有那么一丝怀疑。

500 结果我们随便下了个换电 App ,看到光这一家在杭州换电柜的数量,差点没给我干出密集恐惧症来了。。

500

后面几天我稍微留心了下,果然发现在小区门口、小电驴车行,换电柜几乎成了 “ 基建 ” 级别的标配产品了。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换电柜这个行业发展速度,快得似乎超出我的预计了。

就这么说吧,前不久,余杭有家专门做电瓶车换电的公司,从业才 3 年已经准备上市了

这个名叫宇谷科技的公司, 2019 年才开始入局小电驴换电市场,做了一款这锂换电,结果第二年就有了 3 万多用户数。

到了去年底,这锂换电充电柜站点已经遍布全国北上广深杭等58 个城市,拥有换电柜 2 万多台用户更是直接涨到快 30 万了。

但也不怪差评君平时没留心,人家在招股书里都说得明明白白,他们的换电柜眼下就是给外卖骑手、闪送小哥们用的

500

大家可别小看这些骑士们,因为在这个生意的背后,利润相当夸张。

宇谷科技这 3 年来收入实现了 3 级跳,从 2020 年的 8700 多万到 2021 年的 2.2 亿,再到去年的 5.5 亿。

500 净利润更是从 3 年前的 1500 万跳涨到足足 8000 多万

500

最关键的是,宇谷科技旗下的这锂换电,还不是市场最强

目前的换电柜市场,真正的龙头大哥当属铁塔换电。

截至 2022 年底,铁塔换电换电柜有 5.7 万台,用户数已经超过了 90 万人,整个换电业务收入更是宇谷的 3 倍有余。

500

于是我们仔细一研究才发现,换电生意这股风吹得已经很久了。

早在 2016 年,市场上就开始陆续出现换电业务,例如小哈换电、 e 换电、易骑换电等等。

但当时在大家的眼里:电瓶车换电?傻子才用。

大家还是更倾向于在小区里的充电桩充电。

500

当然,从家里拉个插线板、把车子骑回家、甚至把电瓶拿到家里充电,也不在少数。

尽管这样充一般要 8 个小时左右才能充满电,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晚上充个电慢点没什么问题。

虽然出现了很多因为私自拉线、电瓶车在家里充电而发生的火灾,但大家看来怎么都比换电更靠谱。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 2017 年前后,当互联网的浪潮吹向大家伙的衣食住行。

外卖、快递行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从大江南北涌现,也几乎是飞速地组建出了 1300 万名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的庞大阵营。

500

这些外卖小哥们每天骑着小电驴争分夺秒,对续航要求很高

为了不让充电耽误自己送单时间,不少人都会往电瓶车里装大电池,要么买两个电瓶车换着用。

500 但几乎也是在这同一时期,两轮电动车新国标正式开始实施。

500

新国标规定了两轮电动车时速不超过 25 公里,整车重量不超过 55 公斤,电池电压不得超过 48v 等等要求,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了整个行业。

在新国标的新规下,外卖小哥们的小电驴电池容量也不得不降了下来,以前大电池一天跑个百八公里不在话下,现在却行不通了。

于是,换电就成了刚需

在嗅到了商机之后,大量换电公司像是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 2020 年,全国和电动自行车换电设备相关的新增企业就超过了 1400 家。

类似铁塔换电、这锂换电、 e 换电、智租换电等一批大型厂商都是在那时候涌现出来,各地又还有数不胜数的区域型的小厂商。

500

到了 2021 年,应急管理部发布《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明令禁止两轮电动车上楼充电,进一步减少了充电和换电之间的费用差异,换电的劣势被进一步消除。

但就在市场一片蓬勃发展的时候,厂商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大。

500 一个 3 年前入行的李大哥在得知我们想了解这个行业时,误以为我们是想在这个时候入行发展,就显得很暴躁: “ 这个行业已经完蛋了,别想着从这里挣钱了 ” 。

500

从他口中,我们得知几年来,像铁塔换电、这锂换电等巨头,凭借着资金、人力等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几乎瓜分完整个市场了。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换电模式属于重资产投入。

电动两轮车换电行业的换电,采用标准化锂电池模块 + 换电柜 + 手机 APP + 远程数据平台模式,这里面几乎每个环节投入成本都不低。

例如这锂换电在 2020 年的时候,只有 3 万多用户数,但当时他们一年光在电池、充电柜这些硬件,就已经花了 7000 多万了

500

更不要说占了企业成本大头的电费和日常经营费用。

李大哥说,有一些好地段,物业还会按照商用标准向品牌方收取电费和场地租金。

那些车行老板也告诉差评,虽然放在他们店门口的换电柜是不给钱的,但换电柜的电费、整个换电柜的保障服务等等全都是厂家一手承包。

500 而光光去年一年,宇谷科技光电费就花了 1 个多亿

500

除了投入成本太高,市场的巨头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大型厂商凭借终端铺设越来越多,用户的聚集程度也就随之提升了。

那些刚开始还能活得挺滋润的区域型小换电厂商,现在能混个温饱都是极限了。

所以在李大哥眼里,等待自己的肯定是退场。

500

李大哥也告诉差评,不光是他,在很多人从业者眼里,这场许多外人还没关注到的两轮电动车换电大战,早已结束。

但站在另一个角度上,二轮电动车换电市场还远未到饱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预计到 2026 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超过 200 亿元

这是因为,眼下除了外卖骑手等群体,其他普通老百姓还没有加入换电大军。

而截至去年,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我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足足有 3.5 亿辆,这也将是换电企业大战下半场的必争之地。

500 目前看起来,大伙们也都在加紧推广小电驴换电。

一方面,通过统一的换电,最起码更安全了,能避免不少充电火灾事故。

500

并且作为储能项目,换电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辅助调节电网。

而对于企业来说,国内几个亿保有量的个人小电驴用户,无疑是一片广袤的蓝海。

如果能够充分挖掘,不仅能够提高换电站点的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也是各企业或保持现有优势、或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

铁塔换电在今年 7 月就曾对媒体透露,将会率先在 10 个城市推行居民换电业务。

但如今,换电柜生态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当其冲就是用电贵,无论是 300 元不限次数还是按额度买电,都远比正常充电使用来得贵。

500

日常生活中,大家用小电驴,最需要的就是物美价廉。

如果价格不够美丽,换电比充电多的便利性,对大家来说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500 另一个大问题就是换电柜和换电柜之间、换电柜和电瓶车之间的标准还不统一

在海外, KTM 、本田、比亚乔和雅马哈为首厂商们,早在 2021 年就成立了换电标准统一联盟,国内的宁德时代、小哈换电也曾组过换电生态联盟。

500

但后续大家都缺乏进一步的动作。

到了今年 7 月 1 号,《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 1 部分:技术规范 》也正式实施,才真正开始从政策、标准上规范整个换电行业。

就目前而言,许多电池、车型之间仍然不互通,只火在外卖小哥圈子里换电柜,依旧在等待出圈。

不过对比起来,小电驴换电这条路,最起码比现在的电动汽车走得早、走得稳多了。

图片、资料来源

宇谷科技招股书

中国网:产业协同解锁行业新发展里程碑 国内两轮换电生态联盟在宁成立

野马财经:给骑手换电池的宇谷科技,靠2万多台换电柜冲刺IPO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 1部分:技术规范》

艾瑞咨询:《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

中泰证券:共享助力车放量在即,换电服务空间广阔 ——共享助力车&换电研究专题

智研咨询:2023 年中国换电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互联网那些事:电动车换电站的江湖混战

鑫椤资讯: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兴起,下一个千亿风

50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浙江省

热门评论 2

  • 电驴的电池小,即使车辆、电池的厂家各不相同,只要输入、输出的电气标准统一,都比较好兼容。所以在电驴上,换电池方案可行。
    而四轮的电动车,电池包动辄几百公斤,形状、摆放位置各家迥异,厂家内部不同的车系之间尚且不能统一,更何况跨厂家之间的兼容。
    电驴和四轮电动车之间,就换电而言,根本没有可比性。
  • 换电是电车真正的出路,如果做到统一标准,模块化,多单元,去换电站插拔几个电源模块,甚至可以按需求使用一个或数个电源模块,油车基本就算彻底完犊子了!哪怕将来出现可以秒充的电池,这种电池模块化的标准依然有用。就像现在的五号电池,七号电池一样。将来电池技术升级,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也只意味着更方便。换电池永远比找地方充电更方便。
    我们总抱怨规则,标准都是别人的,但目前看,电车领域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制定标准并推广到全世界。我们难得同时拥有了这样的需求,能力和先机!裹足不前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标准一旦形成,将产业细分,车厂只管造车,按标准留出所需的几个电池仓,可以促进电池小型化。电池厂只需要按标准制造电池模块,充电厂只管充电,换电站只管换电池像加油站给汽车加油一样。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建立起来了。比现在到处修充电桩能更高效的利用资源。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80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guan_16666646272869
    😅    现在连底盘都要一体化.  
    虽然对消费者没多大好处.   但是对厂家是大大的节约生产成本,  对外还要宣传一体化多好.
    电池组都要作为结构件参与整车刚性计算.   怎么可能让你换电.   
    厂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没有推换电的必要,  除了蔚来没啥卖点打打差异化竞争才搞.
    啥叫一体化?你认为换电池就没法一体化?
    那远洋轮船怎么装载的?滚装货船怎么装载的?大型货运火车怎么装载固定的?
    你说厂家从自身利益来说不想换电这个是事实,单说换电无法一体化那就有些扯。
  • guan_16611793622980
    手机为啥没有换电池的 而只有充电宝租用呢😂
    手机想换电 同时有一定程度的防水 也不是做不到。不过那个厚度就呵呵哒了

    快递小哥随身带的pda或者说是巴枪见过吧
    或者是 零售行业的盘点枪 见过吧
    那货就能换电池
  • 差不多10年前,电动车发展之初,那时候一通换电和充电的大讨论。
    在天涯论坛,也跟一些版友进行了各抒己见的讨论。
    大家一致同意换电更好。
    可惜,事后的发展,却走上了另一条充电的路。
    如果换电的话,发挥好我们的体制优势,在建设新换电站的同时,利用好原来的部分中石油、中石化等的渠道进行补充,相信换电站的发展已经是另一个局面。而新能源车的发展,也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
  • 全部楼层
    白展堂
    如果能5个成人就够了,你觉得厂家为什么给你多放5个?这么简单的道理,唉。
    你还没看明白,续航啊,多放五个是为了续航啊,不然你以为怎么从一百多公里增加到五六百公里的续航?
  • 全部楼层
    尘埃落定
    电池工作的要点无非以下几个,电压,放电电流,再就是容量,容量也代表着前两者相同情况下电车的续航
    电池都是通过串并联来实现上面几个要素的
    串联使电池能达到设备的工作电压,并联可以扩大电池的容量,并且并联可以分流放电时单串电池的电流压力
    现在的电池都可以达到很大的充放电电流,动辄十倍二十倍的放电倍率,所以不需要通过过多的并联来分流电流压力,所以目前并联就是为了扩容,也就是提高续航力,这就给整体电池分拆提供了可能。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辆车需要十个孩子一起才能推动,现在换成了十个成人(单体输出电流大了),十个成人一起推当然可以,很轻松,但是如果五个人也能推动,为什么不分成两拨轮流工作呢?又或者两个人就能推动呢?
    如果能5个成人就够了,你觉得厂家为什么给你多放5个?这么简单的道理,唉。
  • 每天都要充电,上班的地方又没有地方充电。
  • 换电标准和电瓶车的规格要统一才行,不同厂家的电瓶车电池仓能和电池相匹配,这个市场才能逐步扩大。
  • 狂猫日记 脑残也是残。
    全部楼层
    guan_15783547581347
    不用奇怪,手机充电宝跟手机一样大,汽车充电宝也不会小,没地方放。就算你放车顶上,太重也不好搬运。
    这个本来也没必要做太大太重,只是车载电池的临时备用而已,车载电池用完了在用这个去最近的充电桩充电并更换汽车充电宝即可。
    汽车跟手机毕竟不一样,不用死扣着手机充电宝的规格去设计汽车充电宝。
  • 强烈建议推广电动车的充电桩,只是希望价格能够美丽些,比如不超过1元/度。
  • 全部楼层
    狂猫日记
    这个其实只要输入、输出的电气标准统一就行,电池包标准不一,那就不要动他,搞个外接的车用充电宝用来更换就行,就像手机的共享充电宝一样。
    这点我也很奇怪,手机共享充电宝那么点市场都开发出来了,四轮电动这么大的市场怎么就一直没人开发?
    不用奇怪,手机充电宝跟手机一样大,汽车充电宝也不会小,没地方放。就算你放车顶上,太重也不好搬运。
  • 狂猫日记 脑残也是残。
    浪子肖恩
    电驴的电池小,即使车辆、电池的厂家各不相同,只要输入、输出的电气标准统一,都比较好兼容。所以在电驴上,换电池方案可行。
    而四轮的电动车,电池包动辄几百公斤,形状、摆放位置各家迥异,厂家内部不同的车系之间尚且不能统一,更何况跨厂家之间的兼容。
    电驴和四轮电动车之间,就换电而言,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个其实只要输入、输出的电气标准统一就行,电池包标准不一,那就不要动他,搞个外接的车用充电宝用来更换就行,就像手机的共享充电宝一样。
    这点我也很奇怪,手机共享充电宝那么点市场都开发出来了,四轮电动这么大的市场怎么就一直没人开发?
  • 全部楼层
    白展堂
    我举个例子说一下,假如一辆车10组电池能够驱动,车企肯定不会多装几组吧。你的意思是通过电控方式先让其中几组工作,另外的休息,等这些组用完了,让那些组干活,用完的可以换电池。问题是,别说是让几组休息,就是1组也是不行的,他们必须共同工作!希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
    电池工作的要点无非以下几个,电压,放电电流,再就是容量,容量也代表着前两者相同情况下电车的续航
    电池都是通过串并联来实现上面几个要素的
    串联使电池能达到设备的工作电压,并联可以扩大电池的容量,并且并联可以分流放电时单串电池的电流压力
    现在的电池都可以达到很大的充放电电流,动辄十倍二十倍的放电倍率,所以不需要通过过多的并联来分流电流压力,所以目前并联就是为了扩容,也就是提高续航力,这就给整体电池分拆提供了可能。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辆车需要十个孩子一起才能推动,现在换成了十个成人(单体输出电流大了),十个成人一起推当然可以,很轻松,但是如果五个人也能推动,为什么不分成两拨轮流工作呢?又或者两个人就能推动呢?
  • 屠宰狗盆子
    我很早以前就有这种想法  就是统一电动汽车电池的外形和技术标准 然后电动汽车充电站 直接换电瓶  可惜我没有相应的权力和财力实现它
    😅    现在连底盘都要一体化.  
    虽然对消费者没多大好处.   但是对厂家是大大的节约生产成本,  对外还要宣传一体化多好.
    电池组都要作为结构件参与整车刚性计算.   怎么可能让你换电.   
    厂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没有推换电的必要,  除了蔚来没啥卖点打打差异化竞争才搞.
  • 虽然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但当年推动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最积极的是国家电网。其他汽车厂商是反对的
  • 我很早以前就有这种想法  就是统一电动汽车电池的外形和技术标准 然后电动汽车充电站 直接换电瓶  可惜我没有相应的权力和财力实现它
  • 老姐我还要 我们台湾同胞不偸不抢不骗
    浪子肖恩
    电驴的电池小,即使车辆、电池的厂家各不相同,只要输入、输出的电气标准统一,都比较好兼容。所以在电驴上,换电池方案可行。
    而四轮的电动车,电池包动辄几百公斤,形状、摆放位置各家迥异,厂家内部不同的车系之间尚且不能统一,更何况跨厂家之间的兼容。
    电驴和四轮电动车之间,就换电而言,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东西台湾省就在搞,电池月租999台币一个月啊,脑子让门口夹了才会用
  • 换电是电车真正的出路,如果做到统一标准,模块化,多单元,去换电站插拔几个电源模块,甚至可以按需求使用一个或数个电源模块,油车基本就算彻底完犊子了!哪怕将来出现可以秒充的电池,这种电池模块化的标准依然有用。就像现在的五号电池,七号电池一样。将来电池技术升级,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也只意味着更方便。换电池永远比找地方充电更方便。
    我们总抱怨规则,标准都是别人的,但目前看,电车领域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制定标准并推广到全世界。我们难得同时拥有了这样的需求,能力和先机!裹足不前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标准一旦形成,将产业细分,车厂只管造车,按标准留出所需的几个电池仓,可以促进电池小型化。电池厂只需要按标准制造电池模块,充电厂只管充电,换电站只管换电池像加油站给汽车加油一样。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建立起来了。比现在到处修充电桩能更高效的利用资源。
  • 话说这换电站如果起火,那场面估计比烟花壮观得多
    这安全管理跟得上吗?人跑得掉吗?
  • 台湾的电动摩托车大都是换电的
  • 全部楼层
    洒家鲁智深
    换电模式风险太大,投入巨大,标准不统一,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如果十年以后续航1000公里的车普及了,十分钟冲50%的电。
    还需要换啥电池?

    哪怕两年之内就实现了,也仍然需要换电。
    1 成本,平时只需要200公里的电池,却要买1000公里的电池,不必要的花费。
    2 能耗,1000公里的电池死重太大,没事拉着到处跑,不耗能?
    3 线路,巨大的充电功率,现在的大多数城市线路都承担不起,需要大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