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误解了所谓的素质教育、精英教育的发展趋势

【本文来自《移居日本的中国妈妈:“不想在国内鸡娃,现在却成刷题大军一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很多人误解了所谓的素质教育、精英教育的发展趋势。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地域和家庭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才能有什么样的教育。贫富差距越大,教育方式差距越大,这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也存在于地域与地域、家庭与家庭之间。

七八十年代扩招以前,大学培养了大比例的文科生(虽然大学生绝对数量少),那个年代的理科生大多都是后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到了扩招以后,重点院校开始培养大量的理科生,但很多地方院校却疯狂扩招文科生;现在,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专业已经相当内卷,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地方院校开始大力发展理工农医、而二级学院多数专业还是以课本理论知识教育为主。

为什么?无非是文科生的培养首先就是读书本,理工科需要实验室,艺术建立在衣食无忧、常年一对一培训的基础上,对经济基础的要求一个比一个高。一万本书摆满一墙,不过十几万,多数文科专业读书所费,无非生活差旅,社会调查,讲学出版等;一间实验室,仪器轻轻松松上千万,一名理科生培养到博士,在上述费用基础上,经手的试剂耗材和仪器折旧费用是惊人的;弹个钢琴,从5岁学到20岁上大学,每月4次钢琴老师一对一教学,根据水平不同,月学费400-4000不等,三五十万打底,艺术类里边,钢琴的花费绝对算是少的,要不怎么小孩子钢琴普及程度这么高。到了后面读研、出国读博士、上大师课、办展办演出,花费非同小可。体育类其实也类似。要不美国中学为啥追捧高尔夫球这类体育高手,背后是拜金的一种折射。

其次,社会基础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对于英美这种经历了希腊-罗马-资本主义,实质上是不同发展水平奴隶制的文明来说,公立(对标无产阶级、奴隶、奶头乐的胖子家庭,培养下一代奴隶)和私立(分三六九等,分别对标金融资本家、产业资产阶级、技术精英、高级职业经理人,培养下一代奴隶主及其鹰犬)这种不可逾越的鸿沟,既是经济基础巨大差距的体现,还是阶级的具体体现。为啥华人在美国勒紧裤腰带上好的私立学校这么不招人待见?无非是资本家看你是奴隶,你竟然想办法和奴隶主上一个学校,怎么看怎么讨厌;很多印度人就可以上私立学校,毕竟爪牙还是要包容的,还需要他们去奴役奴隶们。

现阶段为什么提倡素质教育?那可不是有点经济基础了才能提,不然呢,拿什么谈什么素质教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