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弱战强:哈马斯如何运用廉价火箭和小型无人机
10月7日早晨,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突袭行动,数千枚火箭和无人机腾空而起,千余名哈马斯武装人员突破加沙地带周边防御进入以色列境内,一些哨所和军事基地遭袭击,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辆被击毁和被俘获,近千名以色列军人和平民死亡,数百人被劫持为人质……。有媒体评述道,这次令人震惊的袭击堪比当年的珍珠港事件,让以色列人惊愕不已,措手不及。人们不禁要问,面对一支规模小、装备差、经费缺的民间军事力量,堪称世界一流水平的以色列国防军怎么会这样?
巧用自制火箭
“卡萨姆”火箭是哈马斯在此次突袭中使用的主要武器。这种可在车库或民居里生产的廉价武器,采用工业管材、自制火箭燃料和硝酸钾肥料以及民用炸药组装而成。这种火箭的弹体很小,难以被定位和摧毁。此外,几个人就可以完成发射架上装载和发射等操作,并能够在被敌发现之前迅速撤离。
哈马斯自制的“卡萨姆”火箭
从本质上说,“卡萨姆”火箭主要用于随机落地的骚扰性攻击,精确度不高但对人员有较大的杀伤力。为此,以色列专门研制了“铁穹”对空防御系统进行拦截。该系统由雷达和拦截导弹组成,能够探测、跟踪并击毁数百枚来袭的火箭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该系统2021年对哈马斯发射的数千枚火箭弹的拦截成功率高达90%。
然而,此次哈马斯充分利用了“铁穹”防御系统的局限性,在20分钟内发射了多达5000枚的火箭弹,远远超过了该系统的拦截能力并使其陷入饱和,致使一些火箭弹“穿透”了以色列的防御空域。
搞瘫监控系统
哈马斯此次突袭行动的一个做法,就是以大规模的火箭袭击来分散以色列军队对地面突袭行动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周围边境建有数米高的围墙和安全护栏,配置了闭路电视塔、运动传感器以及多种监控系统,能够对任何入侵企图发出预先警告。据称,加沙地带堪称世界上最密集的数字监控区域,边境检查站的摄像头与计算机面部识别系统直连。
有报道称,哈马斯精心绘制了边境地区主要传感器和监视系统的位置图,为突击队员配备了“专用武器”,力求在突袭发起之前将其“瘫痪”或摧毁。可想而知,被“蒙眼堵耳”的以色列情报部门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事态的进展和发生的地点。
一些专家对网传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后认为,哈马斯精心策划、组织和协调了这次突袭行动,让数百名哈马斯武装人员在以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入以色列境内,坦然有序地实施了袭击行动,包括使用无人机向以色列的闭路电视塔、哨所、基地、车辆以及通信设施投掷爆炸物等。
运用无人攻击机
哈马斯发布消息称,在此次突袭行动中发射了35架“扎瓦里”无人机对以色列境内目标进行了攻击。以2016年被暗杀的突尼斯无人机制造商穆罕默德·扎瓦里命名的这款便携式固定翼无人机,其大小与俄罗斯的“柳叶刀”巡飞弹相仿,此前主要用于侦察,其后被改装成无人攻击机。
哈马斯武装组织“卡萨姆”旅的无人攻击机
资料显示,哈马斯在无人机运用方面已具备相当的经验。早在2021年,哈马斯就声称其拥有的“沙巴布”小型攻击无人机能够有效避开“铁穹”防御系统的拦截。从近日哈马斯发布的视频可见,手持无人机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一字排开,多架无人机同时发射,以期分化防御系统的能力,增加一些无人机穿越防御空域的机会。据称,哈马斯充分吸取了此前无人机应对“铁穹”防御系统的经验与教训,将最成功的飞行模式、路线和对策融入新型无人机中,使得无人机更加贴近地面飞行,也比火箭弹更难被发现。
哈马斯武装人员发射“扎瓦里”无人机
“扎瓦里”无人机的制导系统目前尚不清楚,但从此次突袭行动看,很有可能预先设定了被攻击目标的GPS坐标。这些固定目标可能是军营、指挥所、通信中心等高价值目标,也有可能是基础设施等民用目标,以造成尽可能多的破坏和恐怖效应。
初显身手的反坦克无人机
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哈马斯在此次袭击中摧毁了以色列6辆“梅卡瓦Ⅳ”主战坦克和17辆装甲运兵车,完好俘获了一辆坦克。网传的视频显示,一架无人机向装甲厚实、性能优良且拥有Trophy主动防护系统的“梅卡瓦Ⅳ”主战坦克投掷了炸弹,爆炸引发坦克的右前部燃起了大火。有专家指出,哈马斯使用的是一架大型六轴无人攻击机,可称之为“重型无人轰炸机”。
哈马斯无人机投掷手榴弹攻击以军车辆
可以说,哈马斯在突袭行动的首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在自制火箭和无人机的储备被耗尽之后,哈马斯已无力发动更多的袭击行动。面对装备先进、实力雄厚的以色列国防军,他们只能依靠加沙城内的复杂地形和地下工事据守,很可能遭受极其惨重的损失。
特别一提的是,哈马斯的突袭行动让堪称无敌的世界一流军队深感震惊和惭愧,由此引发的深层次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