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山东超半数乡镇公务员想离职,但付诸行动的并不多,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有人说,小镇做题家的最好归宿是乡镇公务员。相比于人人趋之若鹜的国考,乡镇公务员招考门槛更低,很多岗位都是“三不限”——不限专业,不限学历(大专以上),不限户籍,所以更容易上岸。
据网易数读统计的2022年全国15个省市的公务员招录情况来看,2022年招录的乡镇公务员比例在统计的省份中占比最高的是贵州,接近四成。考公大省贵州不仅招录的比例最多,竞争也更为激烈。近三年,贵州乡镇公务员的平均报录比达到了103.13。甚至有的乡镇岗位已经是千里挑一的竞争程度,2022年贵州省七星关区青场镇人民政府乡镇机关仅招录1人,最终缴费的有2102人,报录比超过了2000,比很多国考岗位竞争还要激烈。
外面的人卯足了劲想考乡镇公务员,甚至还有人放弃几十万年薪回乡考公。然而“围城”里的人却天天在想如何逃离。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调查了全国10个省份在职在岗的基层公务员,发现79.89%的基层公务员存在轻度工作倦怠。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山东省1801名在任的乡镇公务员,超过一半都有离职的意愿。调查显示,无论是在职的还是离任的乡镇公务员,影响他们离职意愿的最大因素就是薪酬待遇。对于事多钱少责任大的乡镇公务员来说,到手的收入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
有网友吐槽:“忙的时候能在单位住一周,周末加班也是常事,到头来却连加班费都没有,每个月挣那点工资都不够油钱的。”但即便如此,真正付诸离职行动的乡镇公务员并不多。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对近10年山东401名离职的乡镇公务员进行了流失途径调查,鲜有人真的辞职,99.7%的受访者都是通过体制内流动的方式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