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已阶段性布局,避免50年前美国从工业巅峰走向脱实向虚的路径。

【本文由“盎撒霸权必将被打倒”推荐,来自《观国庆各地旅游景区繁华似锦有感:笨蛋,问题是生产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966570671947
  • 分配能合理当然最好,但是很难。退而求其次生产力一定要先进发达,这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没有生产力持续发展,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是的,生产力是最关键的。而且不要走到过分的去工业化道路,部分低端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外国,所幸国家应该已经有所布局。

500

国家一直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沿海相当一部分的制造业转移到工业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国家今年强调了“将引导加工贸易向中国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而且在有序进行从低端到中高端技术向西部地区转移。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舞台上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庞大的工程师团队和经验丰富的特种工人,规模优势、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最大的工业品内需市场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国家也在全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发展。除了中国学英美自己想放弃工业,否则经济必然是蓬勃发展。跟日本那种被锁死高科技赛道失去三十年的情况完全南辕北辙。

现在有许多原本在沿海城市打工人陆续回到内陆,对加强内循环的建立很有好处。将来比较完美的情况是,国内沿海城市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城市制造产业发达,全国一盘棋相互扶持、促进。这都离不开这些年海量的基建投入,让内陆的交通运输成本降低。

500

中国这种举措应该有吸取到80年代里根经济政策和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教训,把经济彻底走上脱实向虚的道路,英美都在去工业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上世纪70年代是美国工业生产力巅峰时期。美国家庭中位收入1970年是8700美元,巨无霸汉堡0.49美元,新车价格平均是3500美元,房子平均价格23400美元

2022年美国工业已经空心化,但GDP增加了许多倍,2022年家庭中位收入是78000美元,巨无霸汉堡5.93美元,新车平均价格是47000美元,房子价格320000

50年前,美国处于生产力巅峰时期,虽然GDP远不如现在,但生活水平不见得比现在差。2022年美国比1970年的汉堡涨了12倍,汽车涨了13倍,房子涨了13倍,但收入只涨了8.96倍。

当年美国工业巅峰时期底子是真的雄厚,50年的居民购买力居然超过现在,50年前就有这样的好日子,可见生产力是多么的重要。去工业化是多么的不智。

可见发展不顺是所谓的国运不济的说法是非常不靠谱的,是生产力衰败和政治能力失灵的替罪羊。当一个政权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长远利益为目标发展生产力,自然能聚沙成塔,在现代化制造业上不断攻坚克难,亿万普通人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凝聚成的伟力,面对各种地缘政治,外交的难题就有了强大无比的实力和底气进行周旋且最后诸事皆顺。

中国的超大规模工业化是几十年吃糠咽菜,并主动造势在夹缝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起来的,过程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工业化越难成绩越突出现在回报也越大。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每当遇到什么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重大事件,这看过去好像形势有利于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是国运来了,实际还是中国所拥有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实力带来的强大光环。

所有故意与这种伟力作对的对手很容易被回旋镖打到自己身上,你越强别人与你作对就越不顺,别人把越多的资源投入与你博弈,就越会出现其他方向上投入资源匮乏带来的权力真空,按下葫芦浮起瓢,四处漏洞。贸易战以来中国的工业实力一骑绝尘越来越强,这些年短视的选择与中国打贸易战,科技战的行为都最终损人不利己且颗粒无收,而且回旋镖一打回去,就是芯片产能过剩,通胀加剧的危机。再加上如果把所有资源用来围堵中国的高端芯片,中国其他方向的工业发展简直无往不利,比如今年9月造船份额都超过百分80,中国造船,新能源车等产业都已达世界最先进水平。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