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电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下楼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看似事小却与居民的幸福感密切相关。由于没有电梯,搬东西上下楼都比较吃力,尤其腿脚不便的、孕妇、病患者、残疾人等群体的出行和生活都面临极大的困难,无法满足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随着老龄化问题逐渐凸现,出行不便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现在居民对加装电梯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改善居民生活、方便居民出行的重要民生工作,但是在实际推动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住户意愿问题。一般情况下3层以上住户的加装意愿较强,1层至2层意愿明显减弱或者存在反对意见,也有是碍于邻里关系随大流。而主要提出的异议为:一是采光、噪声等影响;二是无安装使用需求,从现有政策的补助角度看也没有得到经济实惠;三是居民认为加装电梯后会对今后房价存在贬值的可能。

二是统筹协调问题。没有形成政府部门协调配合的合力机制。很多有加梯意愿的楼道都缺少一个牵头联系人,但多数都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或担心后期问题不愿担任牵头人,为前期征求意见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后期还存在统筹协调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燃气等运营单位,开展配套设施的现场踏勘、迁移等诸多问题。

三是运维成本问题。在加梯协商过程中很多居民都提出对后期的维保成本有较大顾虑,特别是担忧在使用电梯过程中每年还需要支付较高的保养及维修费用才能维持电梯的正常运转。同时,电梯加装完成后谁来管日常维保、谁来收取费用也是一大难点。

为此,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政策制度完善。解决先期垫资难题,特别考虑很多情形下加梯的老旧小区居民群众手头并不宽裕,从政策层面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制订针对低楼层住户的补偿标准。让居民在协商过程中有可参考可、解决的标准指引,让政府的补助资金惠及楼道内的所有居民,同时让低楼层的居民也能得到实惠。二是统筹资源力量。发掘和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加梯工作,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和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促成加梯意见的统一,助推加梯工作。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村)委员会协调服务职能,做好政策解释、部门协调以及增设电梯过程中的矛盾调处等工作。三是写好后半篇文章。在筹集加装电梯建设费用时,相关业主往往积极性较高,容易达成一致。所以,建议 相关业主应在申请加装电梯前约定后续维护保养和电费分摊等事项。此外,可以利用电梯投放商业广告、有偿使用等所得收入用于电梯的维护保养、改造维修、检验检测。电梯产权所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有相应资质的其他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双方应签订委托维护合同。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