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有高人指点!哈马斯乱拳打倒以色列,旅长被斩首,少将被活捉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科大烽火

这几日,沉寂已久的中东火药桶骤然炸响。一瞬间,网络上巴以冲突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以色列国防军官兵被哈马斯袭杀,巴以双方爆发激烈交火的图片和视频四处扩散,引爆了整个媒体和互联网。

500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援引以色列卫生部的消息,目前冲突已造成以色列方面近3000人死亡、受伤和失踪,这是30年来以方最大人员损失。

以色列卫生部发布了袭击受害者和失踪人员的最新数据。有350人确诊死亡。主要伤亡是哈马斯突袭边境附近音乐节时导致的,音乐节现场大约发现了230具尸体。有1864人受伤,其中危重伤员19人、重伤员326人、中度伤伤员359人、轻伤821人。有750人被确认为失踪。失踪者多数是在加沙边境附近参加音乐节的人群。

以色列军队公布了冲突中阵亡的26名军人和30名武装警察的名单,其中包括2名上校军官。不过,从昨天以色列军队开始“铁剑”报复行动以后,一天之内就造成了巴勒斯坦方面2300人的伤亡。

500

在以往,巴以无论发生哪次冲突,巴勒斯坦方面的死伤人数往往都是以色列的十倍或十几倍,以色列自己伤亡极少,尤其是平民伤亡更少。实际上是以色列方面对巴勒斯坦的单方面屠杀。这次哈马斯的袭击,在两天内竟然打成了差不多1:1的伤亡比,极为罕见。

预计,随着以色列军队大打出手,接下来巴勒斯坦方面将会巨大伤亡,很可能会有超过万人伤亡的惨事发生。

网络流传出很多以军士兵被枪杀的照片,从被害人员的相貌特征以及着装来看,这些人员基本可以确定是以色列国防军士兵,他们应当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突袭的哈马斯武装人员杀死在军营内。

500

最著名的两个视频引发了西方国家民众对哈马斯的谴责。其中一个视频中是一群哈马斯武装人员围住一辆“梅卡瓦4”主战坦克,将一名生死不明的以军坦克兵从车内拖出来殴打。另一个视频里,一名以色列女兵被哈马斯武装人员俘虏,拉着游街。梅卡瓦主战坦克这种重型装备,被哈马斯武装人车俱获,女兵被对方拉着游街,以军的狼狈可见一斑。

除此而外,网络上还流传出以军梅卡瓦坦克被点燃,F-16战斗机被拖车拉着紧急转场,以及以军军用车辆被哈马斯武装缴获的图片和视频。

500

更重磅的消息来自于晚些时候。一张照片中,两名身着迷彩服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在街上押解着一名中年男子。这名中年男子狼狈不堪,仅仅穿着黑色T恤和短裤,长裤都没有穿。有网友通过照片辨认出了这名中年男子的身份。他是以色列国防军少将尼姆罗德·阿洛尼,曾担任过以色列陆军“加沙师”师长,现在已被任命为以军“纵深”部队指挥官。

随后,以色列官方终于承认己方遭受惨重伤亡。对比以往历次巴以冲突,从双方伤亡人数看,这次冲突一开始便已十分惨烈。撇开政治立场,只从军事角度分析,这次哈马斯武装突袭以色列的行动有效的达成了突然性,给以军造成了惨重损失,其中诸多细节值得关注。

500

以色列作为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国家,长期处于阿拉伯国家包围之中,双方因为民族、宗教、领土多重矛盾爆发过数次中东战争。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以色列自然高度重视情报工作。

其情报机构摩萨德大名鼎鼎,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情报搜集能力丝毫不亚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前苏联克格勃,以及英国军情六处。

500

然而,在这次哈马斯的突袭中,以军毫无防备,这说明以色列情报机构完全没有发现哈马斯的行动企图,未能向以军发出预警。哈马斯武装在这次行动前的保密工作极为优秀。

此外,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修建了大量的隔离设施,以便控制当地巴勒斯坦人,并保障以色列人的安全。也许正是因为有着这些隔离设施,以军才会疏忽大意,认为巴勒斯坦人不能对自己构成太大的威胁。如何成功打破以军封锁,自然成为这次哈马斯武装突袭成功的关键。

500

哈马斯武装为了突破以色列人的封锁,进行了海陆空三栖突击,除了使用皮卡、摩托车等常见的交通工具外,还创造性的使用了动力滑翔伞作为载具,从空中突袭以军。联想到近年来亚阿冲突、俄乌战争中,各型号军民用无人机等新型技术设备大放异彩,充分说明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作战指挥不能囿于传统思维裹足不前,而是要时刻关注新技术、新装备对于军事行动的影响。哈马斯武装这次创造性的使用动力滑翔伞正是这种思维的体现。

在这次冲突中,我们还看到了哈马斯武装展示己方火箭炮阵地发射时的场景。他们使用了一种轻便易携的多管火箭炮,从样式上看,很像我们曾经使用过的107毫米火箭炮的升级版,口径为114毫米,使用一个15管的固定式发射装置。这种火箭炮射程短、精度差,在正规作战中难有作为,但特别适合哈马斯武装袭击以色列军营和居民区这类快打快撤、不求精确杀伤的游击战。

500

多门哈马斯武装的火箭炮在城郊空地上密集展开,齐射火箭弹向以色列发起攻击,场面颇有些壮观。据称哈马斯在短时间内向以色列发射了5000枚火箭弹,一下就阻塞了“铁穹”防御系统的火力通道,一般来说,“铁穹”系统可以拦截800枚来袭的火箭弹,面对5000枚狂风暴雨一般的火箭弹袭击,“铁穹”系统立即宕机。

哈马斯的突袭行动是在统一策划和指挥下实施的,首先是使用小型无人机摧毁了以军在边境的无人机枪哨所,随后用无人机打掉了位于铁丝网隔离墙一侧的以军“梅卡瓦4”坦克,然后使用定向爆破和推土机扒开了隔离墙,哈马斯的突击小组乘坐摩托车和越野车向以军兵营进发。同时,哈马斯出动了大量的动力翼伞从空中突击以军的军事基地,通过空中和地面的联合作战,打了以军一个措手不及,取得了巴勒斯坦抵抗运动有史以来最大的突袭战果。

总体而言,这次哈马斯武装对以军发动的突袭称得上一次成功而经典的军事行动。

500

在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已经准备将一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援乌军火转交给以色列。可见,巴以冲突,远远不是台面上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冲突,更是整个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之间的对抗,乃至于全球大国之间塑造世界格局的较量。

有许多观点认为,哈马斯武装这次突袭行动背后隐隐透着伊朗,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影子。巴以冲突爆发后,包括土耳其在内的中东各国的反应颇值得玩味。此外,哈马斯发言人透露还有其他神秘力量支持巴勒斯坦抵抗运动,但他不能说具体是谁。

基于俄乌战争的大背景,哈马斯的这次大规模突袭行动,显然不是孤立的,其背后一定有比较强大力量给予支持。这次巴以冲突未来走向如何,蝴蝶的翅膀究竟会掀起多大的风浪,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