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反思科学强国的崎岖路(II)(风闻调研委员会)

中国在科学强固的过程中,在国外学业有成而毅然归国的科学家人数并不多,我了解的物理学家也就十余人。但是他们带出来一代年轻的科学家,数以百计千计。历史功绩不亚于当年敢上井冈山的工农红军。

以核武器的研究为例,钱三强回国后,自己成为新的伯乐。他发现的刚从美国毕业回国的物理学家邓稼先,1950年回国时只有26岁,被称为“娃娃物理学家”。钱三强却对邓稼先委以重任,成为核武器研究的组织者,是半个中国的奥本海默。文革中,邓稼先被核试验基地的造反派打成美国特务,连周总理都无法保护。危难时刻,1971年杨振宁先生回国访问,提出要见同乡好友邓稼先,才让周总理借机保护了邓稼先和一大批科学家。邓稼先在危难中还不忘力劝杨振宁先生回国。杨振宁得知中国原子弹全部是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后激动不已,晚年回归清华创办高等研究院,是回答邓稼先的生前愿望。科学的本质就是试错。对科学家的评价是他们的贡献,不是儒家文化的功过。

美国的排华法案到1965年才终止,原因正是中国研制成功核武器。所以海外华人,包括许多移民美国来自台港的科学家,都以中国大陆的科学成就自豪。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大力帮助中国年轻一代学生到美国留学,回国后报效祖国。后面我会回顾他们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启蒙和帮助。

何祚庥的表姐王承书,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的学生。她在1945年用傅立叶变换证明谐振子在布朗运动的冲击下的波动会指数衰减,促使我约五十年后发现计量经济学的弗里希模型是计量炼金术的永动机模型,连带否定了经济学几个获得诺奖的经济学理论,包括法玛的有效市场理论,卢卡斯的理性预期模型,格兰杰的漂白滤波器等。

1974年严济慈先生把我从成都铁路局召回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何祚庥的夫人庆承瑞是我在北京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时的老师和同事。每次有外国科学家来物理所访问和讲演,庆承瑞总是第一个提尖锐问题的人,这种风格,我十年后进入普利高津领导的研究中心,才重新见到尖锐提科学问题的优良学风。然而我在北大工作的二十年间,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科学提问的学风。反而是儒家的礼节和论资排辈盛行,让某些真正做学问的外国学者误以为中国学者没有思想,只讲礼节排场,让人痛心。

何祚庥的风格和他的夫人相反,在学生面前十分平等。我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当研究生时,何祚庥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他的思路非常活跃,但是计算经常出错。科大研究生毫不客气地指出何祚庥的计算错误,何老师总是笑嘻嘻的接受。从来没有北大常见的教授论资排辈的风格,更没有不许学生批评的霸道。但是,何祚庥对权贵人物的批评却非常尖锐。记得何祚庥曾经公开批评自己的顶头上司,科学院的某位副院长,不应当在许多学生的研究论文后署名。何祚庥自己不相信中医,我用自己的经验和他争论,他也能听我争辩。他对马克思知识理论发表的模型,也能听我的不同意见。鼓励科学家不同意见的争鸣,是科学本身发展的动力。科学讨论应当实事求是,依据实验和理论的比较,不能用立场,动机,历史,和生活方式等非科学因素来判断优劣。科学家专注科学,往往有常人难以理解的怪癖。彭桓武先生不修边幅,据说在商场里被拒绝服务。陈景润行为更加孤僻,在物理所被我的女同事打过耳光。

很少有人意识到,参加研发两弹的科学家是以牺牲个人的科学成就为代价的。在完成国防科研任务后,还能继续做基础研究的理论物理学家,在我的了解中,也就只有何祚庥院士一人。他的专业成就体现在物理主流的综述物理杂志《现代物理评论》邀请何祚庥写他研究的领域的综述论文,就承认了何祚庥在这一领域是世界上的权威学者。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的院士有此成就。有趣的是,何祚庥,庆承瑞夫妇都已年过九十,性格却越来越返老还童,直言无讳。何祚庥院士在退休后还继续骑自行车到理论所上班。没有任何退休养老的打算。

中国给老年的科学家发奖金,大部都捐给了公益,不起作用。不如给科学功臣发丹书铁卷,让他们有警世建言的权利。在中国商业大潮中流行的什么身价,颜值,是科学强国路上的误区。爱国自强的科学家归国,不是为的什么高薪,别墅,和名车,是能够实现理想和发挥才能的科研环境。中国的大众媒体,要大力宣传世界各国的科学经验和科学历史,才能全民爱护和理解科学家,发掘和爱护科学人才。

希望大众宽容科学家直言无讳的作风,能和古人宽容李白那样天真狂想的诗人一样。中国的科学和艺术才能走向世界高峰。

【附注】照片一是1990年庆承瑞,何祚庥,访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时,和学生陈平的合影。照片二是1980年陈平,严济慈在严济慈家中汇报出国留学计划后的合影。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