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能驳倒吗?
看到有根本不知劳动价值论为何物的“理论家”在反对劳动价值论,忍不住简单说几句。
大家都知道,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没有劳动价值论就没有马克思主义。
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理论的理论”,或者说“理论之上的理论”,它不是关于指导现实政治、经济、社会具体运作治理的实用性理论,它是人类对世界本质、人类社会本质的思考和认识,是哲学观、世界观、方法论、是信念信仰。
我认为,劳动价值论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经济学理论。一般的经济学理论无论是研究市场、需求、供给、价格等等,都是着眼实用性和实证性的,都是要跟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相对应的。但劳动价值论不是实证经济学,它起于哲学又归于哲学。
劳动价值论从研究商品入手,核心概念是商品的〝价值〞。马克思从剖析商品入手,抽象出与商品使用价值对立统一的〝价值〞概念,进一步推演岀货币、进而资本、剩余价值等等重要概念,由抽象到资本主义现实,一步步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大厦。
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和使用的一系列概念中,劳动、商品、使用价值、价格、货币、资本、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在现实中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可衡量的东西 ,唯独〝价值”概念完全是个理论演绎抽象出的概念,只是人对商品属性的抽象分析和认识。马恩将价值的本质归结于人“一般的劳动时间”,但这个看似简单明了的“一般的劳动时间”在现实中复杂无比、没法折算,人们能看见、可衡量的还是价格。与此相应,从“价值〞概念派生出来的〝剩余价值〞概念也是个抽象的难以实际衡量的概念,人们看得见、可衡量的是〝增加值”、〝利润”,但你却很难说清楚资本主义工厂中生产出的商品中〝剩余价值〞是多少。
劳动价值论从根本上讲是哲学、是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是实证经济学。它的基本概念和出发点是完全抽象的,是哲学思辨、是基于人对世界对社会认识的信念。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劳动创造价值〞本质上就是价值观判断、是哲学信念。资产阶级经济学是不承认这个观点的。〝劳动创造价值〞与“物质决定意识〞和〝上帝创造世界”一样,是哲学是信仰是价值观,它无法通过科学实验去证明也无需证明,关键是你信还是不信。
其实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也是有这种初始的科学假定的。自然科学最初始的出发点往往无法证明的。数学和物理学最基础的一些公理,如欧几里德几何中的关于平行线的公理、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如牛顿力学关于物体运动的公理、关于引力的假定等等,人肯定无法穷尽宇宙的一切去证明,但它是颠扑不破的肯定无法证伪的。其实,学过科学史的朋友都知道,最初自然科学与神学是搅合在一起的,都是哲学。
马克思主义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资本对劳动剥削的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则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人人自由自主的劳动,一切劳动成果归劳动者。这不是纯粹理论推演出来的,它从世界观和信仰出发,最终又归于哲学、世界观和信仰。
需要说明,劳动价值论是哲学是信仰,但它在逻辑上又是自洽的。即使是从现代会计学的实务处理的角度看,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等资本品和原材料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只发生价值转移,并不产生增值,那么产品的〝增加值”从哪儿来?说它是劳动创造的,在逻辑上完全是通的。并且,“劳动创造价值”与千百年来人们关于〝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的朴素信念是一脉相承的。
西方经济学则属于典型的实证经济学。西方经济理论回避〝价值〞以及〝价值创造”这类抽象的本质性的思辨,而直接从经济现象出发研究现象解释现象。西方经济学研究价格、供需等等,都是从经济现象出发,应用性很强。他们认为,资本、土地(自然资源)、劳动是生产三要素,在现实中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生产就无法进行。这种描述确实是符合人们对生产的正常观察,马恩也不否认。西方经济学由此得出结论,资本、土地、劳动都是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都应该从生产成果中分得相应的一份,所以资本获得利润是合理的。只有通过暴力强迫、奴役、垄断、欺诈等等不正当手段榨取他人才是剥削。由此看到,西方经济学标榜是经济现象出发研究经济,注重实用性,但根子上也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起始点也是哲学也是价值观,落脚点还是价值观。
需要指出的是,马恩从来不是虚枉地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想象世界里做理论,他们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研究非常深入非常深刻。他们从不否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资本的积极作用,这在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共产党宣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资本论》中马恩用了大量的篇幅非常详尽地研究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对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各种概念、理论都有深刻的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无所谓〝价值〞概念,只有〝价格〞,认为价格在市场自由竞争中由供求关系决定,还与成本有关,对此马恩并不否认,但马恩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只看到了表象,故意回避了表象背后还有更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价值形成。在《资本论》中,马恩专门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与成本、价格、利润率、市场竞争的关系,以及这些东西反过来影响商品价值形成的复杂过程。别的不说,马克思主义诞生快200年了,世界上研究过劳动价值论、研究过《资本论》的人可谓无数,全世界的资本家们仇恨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了花了无数金钱雇佣顶尖学者研究驳斥马克思主义,各类研究者批评者的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资本论》的演绎逻辑是非常严密的,其逻辑链条上几乎没有漏洞、没有断裂。
劳动价值论做为哲学世界观,它是〝理论之上的理论〞,它不是实证经济学,更不是经济政策,你靠它直接去指导现实经济肯定是不行的。在实用性方面,西方经济学更实用,因为它是从经济现象出发研究现象。按说,在劳动价值论这个“理论的理论”之下,应该派生出一系列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实用性政策性经济理论,一百年来,社会主义国家也确实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但似乎并不成功。可以看到,现今世界上,各国包括中国在现实经济中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从概念、理论、模型和工具,甚至统计经济数据的概念和方法体系,用的还是西方经济学那一套。个人认为这不能不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最大缺憾。
哲学世、世界观、价值观看上去虚无空洞,但并不是虚妄的,而是无形而又深刻地影响人的思想方式、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世界、改造世界。比如,尽管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也是世界公认的重商主义国家,许多年来从上到下各级官员们忙着招商引资改善营商环境,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又深刻地影响着亿万普通中国人的价值判断。许多中国百姓相信劳动创造价值创造世界,国家应该是劳动者为大,而资本和资本家则是可疑的、不可完全信任和依靠的;而同时,资本家们虽然在中国实际受到种种优待,但他们总觉得不够安全不够满意,根子上,按照中国的价值观,资本只是被国家利用和领导,而不是资本利用和领导国家。这就是哲学、世界观、价值观的实际导向作用。
总之,劳动价值观是哲学、是世界观、是信仰;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这个基石没了,马克思主义就倒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个哲学、这个世界观、这个信仰,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它是驳不倒的,因为哲学、世界观、信仰是无法证伪的,因为劳动价值论导出的观点反映的是相当一部分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些人即使从没接触过马克思主义,也不会相信这世界是资本和有钱人养活了穷人。就跟基督徒信上帝一样:你能驳倒“上帝创造世界”的信仰吗?你能驳倒〝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信念吗?你能驳倒“劳动创造世界”这个存在于亿万人心中信念吗?我相信,劳动价值论这个基石是倒不了的。只要人类存在,就肯定会有许多人相信〝劳动创造价值〞,这是人性,就像只要人类存在,就会有许多人相信〝上帝创造世界〞一样。
有这样的〝理论家〞,连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没有,更不知科学研究规范和逻辑为何物,连劳动价值论的门都没摸到,就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口否定劳动价值论、说什么他发现了宇宙真理——〝财富的本质是能量”。看了他的胡言乱语,大家就可以理解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现在为什么不让〝民科〞们进大门了。“理论家〞豪迈地宣布,大家不承认他的“真理”不要紧,让〝历史〞来检验吧。“理论家〞似乎把〝历史〞当成了送外卖的小哥,可以任他召来唤去。我相信,对劳动价值论这样深刻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理论,历史肯定会不断地检验其真伪的,劳动价值论应用于真实世界的效果如何,也确实需要检验。但同时,“历史〞他老人家也是很忙的,哪会为〝民科”们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浪费时间?所以“理论家”大可以继续自娱自乐自生自灭,我敢赌定〝历史”肯定不会分身来打扰您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