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志愿军:雄兵出击》
武戏失真,根本没表现出志愿军轻步兵巅峰的状态。志愿军的战役组织,战术运用都可称之为战争艺术。如果艺术是相通的,电影艺术家们你们为什么没共鸣?是感情不合拍还是艺术水平不够?
文戏做作跳脱。上至彭总下至士兵,大战之际,动辄哭鼻子。大敌当前,不说怎么打赢,先说牺牲和活着回去。小资产阶级气味薰人。
就算是模仿《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你们也要学来几分铁血和坚定吧?吱哇乱叫的军队能打仗吗?
剪辑也很成问题。几次从前方残酷的战斗切回后面的文戏都有节奏问题。首先是文武戏的重量失衡,想显得张驰有度,但实际上文戏拉胯。后方的指挥部,参谋根本看不出战争的味道,纠缠于前线的细枝末结。
这是一帮不理解志愿军,不理解那个时代的酸腐文人和养尊处优的明星对一场伟大战争的拙劣演义。
最后说一句。还有人呼吁不学英语。电影的中文名字叫志愿军: 雄兵出击。英文名字叫Volunteer: to the war。雄兵在哪里?威武,雄壮去了哪里。是怕刺激美国佬吗?
最少拍出志愿军的有勇有谋吧?至少在今后的战斗场面别再让军人流眼泪。真的没时间。你们应该去学习一下男人是怎么战斗的。战争,战斗,拚杀是暴力,是扼杀人性的。战火中的军人没空流泪。
比《大决战》三部曲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