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建工旗下公司设计院长称要取消周末,如何评价?
这是好事,矛盾就是要充分暴露出来才好,不良资产暴露的越充分,出清的就越彻底。
这件事最有意思的部分是,这位温领导对工作时间的要求是一周七天,全年无休,而对工资发放的标准是只计算一个月的工作时间,要把休息日的部分扣除,这生动形象的诠释了什么叫干活嫌人少,吃饭嫌人多。
另外,这位温大领导用来给自己的说辞赋予合理性的依据也很有意思,他提了两点,一是公务员工作辛苦,经常没有周末,而且没有加班工资。二是现在国家经济出了大问题,所以为了挽救经济,所有人都有义务大干快上。
它找的两个依据其实都站不住脚。
第一个依据,公务员工作辛苦,经常没有周末,这是不是事实,是事实,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特别是和社会直接对接的岗位,这些公务员确实非常辛苦,日常工作如同牛马,而且根本没得选,且往往在本职工作之外还有大量的学习,调研,组织生活以及其他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做,这些事往往没得选,而且没有任何报酬,还会挤占本职工作的时间,把这些破事做完之后只能额外找时间开展本职工作,这是事实。
但另一个事实是,公务员群体是有保障的,有些地方财政困难,工资发不出来,或者降低工资,但起码的兜底还是会有,社保不会断,财政状况好转之后会补发,且公务员属于铁饭碗,没有重大过失违纪一般不会被无故开除,是事实上的终身雇佣制。
你要对标公务员的辛苦没问题,那么这种兜底保障铁饭碗要不要也对标一下公务员?要对标就要全方位对标嘛,对不对?别光挑着对你有利的说嘛,不能光看见贼挨揍,没看见贼吃肉。
第二个依据,国家经济出了大问题,所有人都要大干快上,挽救经济。
说这种话的人通常意识不到一点,经济不是只有生产,还有消费,经济是一个由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构成的循环,一侧的存在是以另一侧的存在为前提的,这个循环缺失了任何一侧都无法构成。
驱赶着人们去拼命的生产,劳动,但不给予报酬和空闲时间,那请问你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卖给谁呢?人们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在劳动,那么谁还会去消费呢?
只把人当劳动力,不把人当消费者,只要供给侧,不要需求侧,那么结果就是经济本身将会消失。
长期的物质匮乏和计划经济流毒导致中国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对经济的理解就是如何多快好省的维护供应链,而意识不到供给侧是为了需求侧而存在的,意识不到消费和生产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甚至有些人产生了只需要生产不需要消费的错觉。
把经济视为一个生产的过程,而非生产和消费共同构成的循环,这种思维方式,就叫供给侧崇拜。
供给侧崇拜的结果,就是诞生了温大领导这种只要不断赶驴转磨,经济就能自动好起来的观点,而且必须指出的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不是一个两个,这种观念在国内是相当有市场的,甚至政策面都有这种观点的拥趸。
要我说,这种供给侧崇拜的思想癌症什么时候能从中国人的脑子里被彻底拔除,什么时候经济也就有救了。
另外,拿国家经济出了大问题来说事,本质上是站在道德高地上拿顾全大局来压人,对此我只能说,如果在经济循环和社会分工的过程中,我被安排到的角色是负责无休止的生产和劳动,而分不到任何好处,那么请问这种大局对我来说有何意义呢?凭什么让我顾全不属于我的大局?
永远不要去顾全不属于你的大局。
多说两句。
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当下的这场经济危机了,因为这场经济危机把很多当年被发展红利掩盖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出来,这些矛盾中的相当一部分实际上非常严重的,非常致命的,但是由于发展红利的掩盖,这些矛盾被严重的低估了,淡化了,忽略了。
早年有一句话,叫“发展的问题只能靠发展解决”。这句话极其有毒有害,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发展具有至高无上的正确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丹,为了发展,一切其它问题都要给它让路,或者说只要能够发展,则任何问题都是可以忍受的,任何代价都是可以支付的,任何底线都是可以突破的,只要发展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能做,都敢做,因为只要发展发起了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本质上是给“发展”这个抽象概念赋予了它不应该被赋予的神性。
这是错误的,因为说这种话的人忘记了,发展只是手段,人本身才是目的。要让人忍受一时的艰难以换取更长远的发展不是不可以,但这条路的尽头必须是人本身,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发展而发展,乃至于为了发展可以连人都不要,那么这就不是发展,而是一场名为发展的灾难。
我们弃绝这种所谓的发展,让它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