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医生降薪?有人绩效奖金减半,发工资前一天才“打招呼”,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据21世纪经济报相关报道,近两年,许多医院陆续出现了医生降薪现象。比如在今年6月,河南、广西等地就传出医生降薪的消息。

并且,根据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2508家参评的三级公立医院中,43.5%的医院医疗盈余为负。

根据报道中的描述,记者采访了一位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职的医师,根据他的描述,降薪事发突然,仅在发薪日前一天,由科室和医生“打招呼”。并且降薪后,医院对于降薪的原因也没有正式回应。

“这么大事也没个文件。”北京同仁医院医师说,降薪事发突然,仅在发薪日前一天,由科室和医生“打招呼”。“医生上24小时的班,夜班费仅百余元,这点钱如果不是闹了也要扣。”目前,医院对于降薪的原因也没有正式回应。

报道中还提到,多位医务人员及相关专家认为,近年来医院亏损是导致医生降薪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到院就诊人次降低,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减少。

另一方面则是受财政影响,该拨付的款项如果没有下放到医院,补贴收入也会减少。

此外,由于防疫等工作量增加,基层医院要购买日常防疫所需要的防护设备、耗材等,支出又增加了。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表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立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金(包括医护人员的薪酬),90%以上来源于业务收入。也就是说,医院的收入取决于患者的数量和医疗服务的价格,而公立医院没有定价权,定价权主要在政府医保部门的手上。

“公立医院收入这块‘蛋糕’的大小主要由政府医保部门决定。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公立医院应该怎样分蛋糕?则由公立医院的‘第二个婆婆’(人社部门)说了算。”刘远立说。

500

不知道社区里的医生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