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教育公平问题
经常有朋友在后台问我,为什么不更新了。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状态有点不好,差点连微博都弃更,不过现在状态调整过来了。
今天跟大家聊聊教育的问题。
我觉得教育问题的核心,是公平优先,还是竞争优先的问题。
我理解很多人希望教育要公平,但现实的基本逻辑是,你没有办法完全排除竞争。竞争是天然存在的,竞争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常态。绝对的公平,或者说完全排除竞争的状态,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我感觉在我上学的时代,当时的社会反而比较好的兼顾了公平和竞争。我小时候在乡下,小学非常差,教学质量属于渣渣中的渣渣。我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生病请假一段时间,便让学校门口小卖部的人,来代课教了一段时间。
但即便在这么差的学校上学,我发现自己跟城里的学生比起来,没有太多差别。后来去县城上初中,发现周围那些城里人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不如我。不是我后来追上的,而是入校第一次考试,发现别人就不如我。
因为之前大家学的教材,老师上课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唯一的区别是,老师讲的好不好。城里的老师水平高一点,可能讲的更透彻一些。乡下的老师水平低一点,可能讲的差一些。
但除此以外,所有的学习内容、进度,基本完全一样。
但后来搞的各种课外培训班,违背了这个原则。在我刚做律师时,有次跟带我的一个老律师聊过这个话题,她们家孩子所在的学校,老师搞各种课外班,经常把原本应该在课上讲的内容,放到课外班讲。
如果孩子不参加老师的课外班,平时上课便听不懂。如果参加的话,学生累家长也累,唯一的受益者是搞课外班的老师。
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问题,违背了普遍性的教育公平原则。
不过,我们也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即追求教育领域的绝对公平。
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绝对的公平,往往等于绝对的低维度。每个人的智商有高有低,每个人的家庭条件有好有坏,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也有差别。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别,并且承认在这种差别之上的竞争。
如果舆论或者政策层面追求教育领域的绝对公平,则基本等于一刀切,把社会上各自长势不同的幼苗,齐刷刷都剪到底部。
因为如果是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对于条件不好的人来讲,自然是不用干了,但对于条件好的人,或者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来提升自己的人来讲,也没法干了。
在我看来,这跟把社会上各自长势不同的幼苗,齐刷刷一并剪到底部,没有太大区别。
我们应该只是禁止人为制造信息差,造成教育领域的人为普遍性分层,但不应该过度禁止个体为了更多的提升,而进行额外的学习。毕竟,如果有人通过投入更多的金钱、更多的时间,来获得更好的成绩,本身也是竞争的一种体现。
而且,学习能力更多的靠天赋。
在学校保证普遍性公平的基础上,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跟智商有关,其次跟努力程度有关。智商是一条直线,努力程度是围绕这根直线上下波动的曲线。总体来讲,只要不是完全不努力,废材般躺平,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不会偏离这个直线太远。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需要讲究中庸,既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兼顾效率和公平,或者说兼顾各方利益,本身便是各种妥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