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全村人最后的希望:穆罕穆德·本·萨勒曼
本文共六千余字,阅读完大约需13分钟。
为什么说本·萨勒曼是阿拉伯“全村人”最后的希望?他以铁腕手段掌握沙特全部军政大权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团结阿拉伯联盟“骑美国的脸”,年纪轻轻就展示了超凡的胆识、能力和雄心。
本文将从以下六个部分讲述中东百年历史、沙特历史,以及本·萨勒曼崛起为沙特乃至阿拉伯世界最强掌权者之后“投中抗美”的故事。
1,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世仇的开始——犹太复国主义和五次中东战争。
十九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在欧洲兴起。1897年,首届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在瑞士召开。本届大会通过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纲领确定,复国的目标地定在巴勒斯坦这个被他们视为故乡的“应许之地”。
确定复国纲领之后,犹太复国主义者通过买地定居的方式,慢慢在巴勒斯坦地区聚集。不过直到一战之后才开始加速。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人急需获得犹太财阀的支持,于是在1917年通过了《贝尔福宣言》宣布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奥斯曼帝国战败被拆解,英国人于1920年开始“托管”巴勒斯坦地区。
但英国从未真心真意地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英国人的算盘是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一半给犹太人另外一半给巴勒斯坦人。如此一来两边都有求于自己,这符合他们三百年来做搅屎棍的作风。
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该地区犹太人的人口规模已经增长数倍,占到巴勒斯坦地区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巴勒斯坦的核心城市耶路撒冷,截至1936年二战前夕,犹太人口已经超过了阿拉伯人口。
由于土地矛盾,犹太人跟本地阿拉伯人经常发生激烈冲突和摩擦,甚至爆发过一次死亡上百人的冲突。
双方的血仇在这段时间内埋下。
阿拉伯人对英国的不满也越来越强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国政府为了安抚阿拉伯人被迫开始限制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此政策一出,犹太人当然又开始对英国不满了。
不过接踵而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区域乃至世界局势。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英国的霸权被打散架了,美苏崛起为新晋超级大国。中东不再是英国说了算。
第二是由于在二战期间犹太人在德国受到的严重迫害,他们在世界范围内收获了很多同情。同时这个经历也让犹太人群体极大地坚定了复国的决心。
第三是阿拉伯国家也纷纷获得了独立。
由于纳粹德国的迫害,导致大部分欧洲犹太人富豪、科学家、普通人都涌向美国。而美国人为了击败希特勒,也乐于接收这些欧洲精英。
二战结束后,美国人成为支持犹太复国的主力,跟英国人的虚晃一枪不同。美国是真的推动。
美国人先是逼迫英国放弃对巴勒斯坦的统治,然后于1947年在联合国大会推动一项巴以分治的协议,旨在划出一半的土地让犹太人建国。
英国在二战中被打残,只能依靠美国的资金来续命,对于巴勒斯坦这点小地方美国人让他们放弃他们也只能接受。
但阿拉伯人坚决不接受。
1948年5月13日,英国正式结束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次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而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对新生的以色列国发动进攻。此时以色列还没有正规军,根本顶不住多国联合进攻。
美国为了给以色列争取准备时间,拉起了偏架。以联合国的名义要求阿拉伯人停战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凭借全世界犹太人的财力物力支持,以色列迅速组织起了一支六万人的机械化正规军。
阿拉伯人最终战败。在这之后的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输得一次比一次惨。
五次中东战争当中第一、第四次是阿拉伯国家发起的,沙特均派兵参与,其中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当中,沙特带领阿拉伯产油国减产,首次联合使用石油作为武器对抗西方。
不过在几场中东战争当中,埃及才是阿拉伯方的主力。埃及被打熄火之后,阿拉伯国家也再无组织对抗以色列的能力。
阿拉伯之春爆发之后,埃及更是陷入了国家动荡。索罗斯为首的美国犹太基金会为什么要搞北非,从这里可以知道答案。
以色列大获全胜后也逐步背离了当初的协议,目前以色列人已经占领了绝大部分巴勒斯坦土地。
原巴勒斯坦人要么被分割压缩在极小的贫瘠土地当中,要么沦为失去家园的难民。以色列军警以及其粗暴的方式一次次镇压巴勒斯坦人的反抗。还动不动就派飞机轰炸邻国。犹太人由当初的受害者变成了如今对巴勒斯坦人的加害者,就连很多美国的左翼犹太人都开始对此不齿。
阿拉伯人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过,敢怒不敢言。
埃及熄火后,全村的希望变成了沙特。
但沙特王室太有钱、王子太多导致内部纷争不断,直到最近几年才有真正掌握全部大权的强人出现,此人就是穆罕穆德·本·萨勒曼,而他是一名85后。
2,初代国王伊本·沙特。
沙特家族的第十代首领伊本·沙特出生于1895年,他于1932年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
1953年伊本·沙特去世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并定下了“兄终弟及”的王位传承制度。
此后数十年,伊本的儿子们角逐王位的宫斗史,堪称中东版的《步步惊心》。
从1953年至今,沙特的王位虽然六次易主,但六个国王都是伊本·沙特的儿子,包括现在的国王。
3,苏德里七兄弟
当前在位的沙特国王老萨勒曼出生于1935年,伊本·沙特去世的那一年他刚好十八岁。
老萨勒曼是伊本·沙特的第25个儿子。从1953年他的二哥登基,到2015年他的登基,中间整整隔了六十二年。他也将是沙特王室第二代传人当中的最后一个。
作为老“二十五”的萨勒曼能成为国王的原因,依靠的不仅仅是资历和待机时间长。
老国王伊本·沙特一生娶了几十个老婆,生了四十多个儿子。其中,同一个母亲生的儿子互相之间会更加熟悉和团结。
而苏德里七兄弟就都是西萨·苏德里生下的。
这七兄弟里面的老大法赫德不仅能力出众,权力野心也极大。他亲手将苏德里七兄弟打造为沙特王室的核心权力集团。
沙特的国王、王储、副王储三个位置,继承机制相当于一个滚珠。
国王去世后,王储顶上、副王储成为王储,然后再选出一名副王储。以此类推。
1964年,老国王伊本沙特的第三个儿子费萨尔成为沙特第三任国王,
此后老五哈立德成为王储,而排行老六的法赫德成为副王储。
值得指出的是沙特并不是完全的“兄终弟及”制,
从第三任国王开始就要求王储候选人必须要有能力,能获得其他核心王室成员的支持。
1975年,哈立德成为沙特第四任国王,但这位对权力并不怎么感兴趣,更喜欢闲云野鹤的游玩生活,到沙漠里放放鹰啥的。
在这期间作为王储的法赫德把自己同父同母的几个兄弟都拉到了沙特的要职部门。
“苏德里七兄弟集团”形成。
1982年哈立德去世,法赫德成为沙特第五任国王,苏德里七兄弟的权力进一步巩固。
不过由于沙特的王室特殊继承制度天然就会分散权力,
使得法赫德即便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也未能全部将权力掌握在自己七兄弟内部。
直到2005年法赫德去世的时候,他的七兄弟江山计划还差最后一步没实现。因为,沙特的国民警卫队依然掌握在阿卜杜拉手里。
阿卜杜拉在伊本·沙特的儿子当中排行第十,就叫他老十吧。
这老十也是个狠人、实权派,从1963年开始就掌握了沙特国民警卫队。
国民警卫队是沙特三大军事力量之一,掌握着这支军事力量,即便是国王法赫德也动不了他,必须乖乖把王位传给他。
法赫德也不急,撕破脸完全没必要,因为在老十阿卜杜拉之后,他早已经安排好自己的另外两个弟弟作为王储和副王储人选。
但老十阿卜杜拉能顶着这七兄弟干了这么多年,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他成为国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打破七兄弟集团的权力垄断。
他的第一个计划是建立新的王储委员会,将更多的王室成员拉进选举委员会,试图稀释七兄弟集团的势力,将自己人拉进来做副王储。
不过阿卜杜拉计划失败,凭借二十年的经营,苏德里七兄弟财大势大,即便是扩大圈子也选不过他们。
最后王储和副王储的位置被苏德里七兄弟集团里面的苏尔坦和纳伊夫顺利拿下。
这么看来,阿卜杜拉去世之后,权力依然会回到苏德里七兄弟集团当中。
但2011年出现了意外,王储和副王储苏尔坦和纳伊夫还没等到继承王位就相继病逝。
不过他们两个在去世前又将位置传给了七兄弟集团里更小的老六萨勒曼、和老七艾哈迈德。
作为掌握国民警卫队的国王阿卜杜拉哪能吞得下这口气。
软的不行,他就玩硬的,先是动手抓了作为副国防大臣的小苏尔坦,然后又把老七艾哈迈德给革职了。
不过老六萨勒曼选择服软,并要求其他兄弟不要和国王“硬刚”。
不得不说,萨勒曼不愧是“老六”。他的这一手赢得了阿卜杜拉的赏识。阿卜杜拉没有动萨勒曼王储的位置,还继续让他当国防大臣掌握军权。
很大原因是阿卜杜拉也不想跟苏德里七兄弟集团完全闹掰,鱼死网破他未必有好结果。
两个集团妥协的结果是萨勒曼继续当王储,而阿卜杜拉指定的第三十五王子穆克林成为副王储。相当于是各退了一步。
4,萨勒曼父子拿下大权。
2015年阿卜杜拉去世,萨勒曼顺利成为国王,但此时他已经八十岁。必须要开始谋划下一步了。
而作为老六的萨勒曼此时在心中谋划好了一个背叛苏德里七兄弟集团的计划,他要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小萨勒曼。
这个计划的难度堪称是史诗级的。
在派系林立的沙特王室,萨勒曼想要在刚刚登基的时候就想将自己儿子推上位,显然是史诗级的难度。
因为他的儿子小萨勒曼在当时只有30岁,而且既不是王储也不是副王储。
萨勒曼决定采取两步走的战略,上来之后先是联合他的侄子小纳伊夫,撸掉了王储穆克林。
小纳伊夫的父亲老纳伊夫也是苏德里七兄弟之一。
撸掉穆克林之后,小纳伊夫成为王储、而萨勒曼自己的儿子小萨勒曼成为副王储。
到这里沙特的王权终于是又回到了苏德里七兄弟集团手中。
显然这一波政变萨勒曼依靠的是七兄弟集团的支持。由于沙特王室并不是严格的按照年龄来确认王储候选人,还要根据王室核心成员的“投票”,所以集团势力很重要。
七兄弟集团财大势大,穆克林也不得不服。
不过在撸掉穆克林之后,萨勒曼国王开始执行他的第二项计划。这才是他的真正目标。
那就是把小纳伊夫抓起来,逼他放弃继承王储位置。让自己的儿子小萨勒曼成为沙特王储。
萨勒曼父子这么操作其他王室派系肯定是不服的。
实际上七兄弟集团第一个出来反对。老七艾哈迈德最终被迫出走英国,并对萨勒曼父子所作所为破口大骂。
至此萨勒曼父子虽然拿下了国王、王储的位置。但也得罪了前国王老十的派系,以及原本属于自己阵营的七兄弟集团派系。
他们的王位并不稳固。
不过老萨勒曼也有自己的硬实力的,他作为沙特国防部长出身,掌握着沙特一半的军权。
而另外一半依然掌握在前任国王老十阿卜杜拉的儿子小阿卜杜拉手上。
萨勒曼父子既然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如果不进一步收权,大位肯定坐不稳。
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强力对手,还有域外“大手”美国。美国人一开始就收留了萨勒曼父子的政敌。可能是想用作日后制约他们的筹码。也可能是想等待机会扳倒萨勒曼父子,扶持听自己话的人上台。
掌握着国民警卫军的小阿卜杜拉一旦跟美国人联手,那萨勒曼父子将沦为阶下囚。
于是2017年,萨勒曼父子再次雷霆出手,将小阿卜杜拉革职查办。
至此萨勒曼将沙特军政大权全部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成为沙特近几十年权力最大的国王。
此后萨勒曼又急速隐退,将权力都交给儿子小萨勒曼王储。短短三年之后完成了这场王宫大戏。
5,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式登场。
小萨勒曼掌握实权之后才真正展示了他的“能力和野心”。
为什么说本·萨勒曼是阿拉伯全村最后的希望呢?
他年纪轻轻就显示了自己的胆识、能力和雄心,也知道阿拉伯世界的核心问题在哪里。
掌握全部军政大权之后,本·萨勒曼第一件事就是团结阿拉伯联盟“骑美国的脸”。
早前美国人为了制衡萨勒曼父子,特地把他的叔叔老七艾哈迈德送回沙特,并且公开为其提供“保护”。
但本·萨勒曼于2020年将老七艾哈迈德、以及前王储小纳伊夫全都抓了起来。美国在沙特内部也就此失去了策反的抓手。
沙特王室内部的斗争虽然激烈,但是并不算血腥。这些人认怂之后就被本·萨勒曼放了,依然享受皇室待遇。
至此萨勒曼父子已经将前国王派系、七兄弟集团派系都收拾完了。其他人都宣誓效忠新国王。
而本·萨勒曼在这之后连续数次无视美国的要求,自行决定石油产量,“对美国的反骨初现”。
从近百年的历史看,英美才是中东战乱的症结所在,对阿拉伯人来说依附于美国霸权只是“认贼作父”。
哪怕美国愿意管一下,以色列人也不至于如此压迫巴勒斯坦人。现在巴以按照1947年的方案对半分治,阿拉伯人也是完全能接受的。但以色列在拿了大部分土地之后还在推进,意思是我全都要。
6,投向东方大国。
稳定内部之后,萨勒曼王储开始执行他全新的外交战略,
就两行字:向中国拜码头,跟美国对着干。
在外交上本·萨勒曼更加是雷厉风行,不惧强权,已经初步展示了他的宏图大志。
在五次中东战争之中,阿拉伯人均以惨败告终。整个阿拉伯世界人心士气都被打散。
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世界,虽然有的能凭借能源贸易发家,但是尊严时常被以色列以及西方列强按在地上摩擦,为此还要常年以买阉割版武器等各种方式向西方特别是美国缴纳高额的保护费。
由于以色列跟伊朗干,沙特尚可以假装有共同的敌人而对以色列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从本质上,阿拉伯世界最大的敌人依然是以色列,进而是其背后提供支持的西方集团。
跟伊朗的敌对关系是次要的,今年沙特跟伊朗在中国的斡旋下达成和解证明了这点。
他们和解的最大动力来自美国和以色列的挤压。
跟伊朗和解之后,本·萨勒曼王储首度设立了巴勒斯坦大使。这是他的雄心的又一明证。此举意在向以色列表明,阿拉伯世界不再对巴勒斯坦视而不见。
这表明阿拉伯世界的发展已经完全脱离的美国的剧本路线。
美国人的剧本是当年英国剧本的放大版,他们希望沙特跟伊朗成为死敌、而以色列作为一个楔子打入中东。
在此模式下最强的武力掌握在以色列手里,中东各国也不得不寻求美国保护,乖乖上交保护费。
而现在的剧情发展为,阿拉伯世界团结在沙特的周围初步整合,跟域内三大势力之一的伊朗达成和解。
形成了以色列对阵沙特加伊朗两大集团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美国就很难再浑水摸鱼。
中沙关系数十年来本来就不错,四十年前中沙还破天荒的完成了一笔战略级导弹生意。但沙特一直坚守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给美国上眼药,要维护美国的至高利益“美元霸权”。
不仅率先带头用石油交易美元,还不顾自身利益在美国人需要的时候随时增产、减产石油。
而现在本·萨勒曼上来就直接给美国上了好几次眼药。
例如去年中国-阿拉伯峰会签署的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连石油人民币都可以给。沙特不仅自己可以给,还要拉着其他阿拉伯国家一起。
要动美元这可是美国的逆鳞,已经不止上眼药这么简单,等于是直接拿着洗衣粉往美国人眼睛里倒。上一个要这么干的萨达姆,现在估计都已经20岁了。
但本·萨勒曼不怕,他在美国通胀危机的时候,连续逆着拜登的要求减产石油。
拜登恨他恨的牙痒痒,却拿他没办法。
本·萨勒曼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不拆解美国的霸权,那阿拉伯世界必将永世沉沦。
阿拉伯人自己做不到,但中国崛起了。现在就是美国虚弱的时候,此时不上刺刀更待何时?
在美国的政治光谱里面,以色列堪称太上皇,其盟友级别高于五眼联盟国家,处于T0级别。而阿拉伯国家在美国的盟友级别当中顶多排到第四梯队。
本·萨勒曼准确观察到中国的崛起,以及美国的衰弱。
进而才敢在去年美国通胀危机的关头逆向操作减产石油,并跟中国谈石油人民币的协议。
本·萨勒曼也并非像萨达姆那样的莽夫,他在这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和评估。
美国入侵沙特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沙特现在名义上还是美国的保护国。就算完全撕破脸了美军也不敢再打一场中东战争。
玩阴的沙利文这些人也不敢,本·萨勒曼也有自己的特工团队,鱼死网破的话他们自己家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玩政变这条路也被堵死了,萨勒曼父子早几年就已经将国内潜在的政治对手清除。
接下来本·萨勒曼只需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是国内经济改革和发展。
第二是等待中美“竞赛”的结果,并在这中间送上一臂之力。
其中沙特的经济改革已经邀请中国广泛参与,目前沙特的2030愿景计划,很大部分就是“中沙一带一路合作计划”。
关于第二项,沙特也开始出力,主要表现为配合中国撬美元霸权的根子。
今年沙特加入了金砖国家组织,此前还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
很显然,本·萨勒曼准确观察到了世界大势的风向,并大胆地将自己的宏图大业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