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幸福餐厅“几点遐想
近期所属社区广泛宣传,社区”幸福食堂“开业,如下:
”9月11日,街道【社区】幸福食堂开业啦!现在携带【身份证】到社区可免费办理饭卡!原价10元餐,补贴后仅要“4-6”块钱!拥有户籍70岁以上老人补贴4元,60岁以上“五保、低保、三无”老人补贴6元!现在充值100元赠送免费就餐券1张,充值200元赠送免费就餐券2张!”注意!!!吃饭需要提前一天订餐哦!为确保就餐安全身体不适者、残疾人等切勿自行前往助餐点就餐,我们将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看到这个第一感觉:社区有时候基层工作真挺不容易的,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费心劳神的。不过再略微思考,又认为这估计又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一、有条件的老人应该没有主观意愿去参加这个活动的,为了吃顿饭,离家到外面吃,没有必要,也抹不开面子。
第二、没条件,生活不富裕的老人大概率也没有这个动力去参加这个优惠,到社区有远有近,自己能不能坐公交,或者骑车去。如果需要年轻人接送,更是划不来。如果老人提出送餐,社区得安排人,这又得花多少人力成本。
第三、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老人参加,社区就只能硬着头皮安排熟悉人员捧场,摆拍。总不能直接和上级汇报经营不下去吧。
这项活动因为不接地气,根本不可能可持续经营下去。还不如把活动资金,直接按辖区老人数量,按一定条件下发呢。既节省人力资源,又不浪费财政。各位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