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寒暑假,这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本文来自《寒暑假存在的意义在哪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星辰大海
  •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对的,寒暑假在中国古已有之,近代只是参照西方制度化了。寒暑假的好处是劳逸结合,既可以学习校内的知识,又可以接触社会,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但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由于大部分父母迫于生计拼命工作,小孩子自己几乎是寸步难行,再加上没有了传统的大家族结构,小孩子就是处于一个放任自流的状态,直到最近有所改善,就是类似我们公司和市工会合作的暑托班,小孩才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去处,我身边其他人就只能带着小孩上班、送回老家、自己在加待着、或者花钱去上托管。寒暑假的好处在大部分人那边很难体现。

    再讲一个,我自己是重视对于生活的体验或到远方游历,暑假一般都会带着小孩出门,但是出一趟门要请比较久的年假,花费万余元,已经是普通职工家庭的极限了,但是我身边的人其实有一半也做不到。

    所以从不放寒暑假来说,学校一样可以设置过渡的方式,平衡学习、实践、体验、娱乐,我详细就教育来说,教育从业者比我们大部分人都更专业,如果再增加上其他专业的人参与,例如体育、历史等等,完全能做到比自己来更好。从这来说,不放寒暑假带来的好处可以归集如下:

    1、学生可以有更宽松的时间进行学习等活动,不要像现在一个学期紧巴巴的(当然也有课纲的原因,内容其实挺多的,教不快都来不及准备考试了)

    2、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不限于体育、音乐、美术等,对于现在城市小孩来说,父母不花钱去参加篮球课、足球课,很少有能自己组织起来的,对于体育事业也有帮助

    3、学生直接在学校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游学游学,不在于远,在于离开学校的环境,像我们小时候短期的社会实践还是挺不错的,自己劳动,自己管理自己,与大家一块生活一段时间

    4、减少父母的操心和负担,校外的托管、培训、游学都不是公益的,而且很多都很坑

    5、将学校从学习知识的场所彻底转变为育人的场所,现在学校的老师精力其实只能管得了成绩,一个班几个老师对应那么多孩子,其他的很难关注到(大班有大的好处,可以增加人手,分出专业来负责)

1.

从人的发展来说,寒暑假让学生有一个课内课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每个学生的自身认知、家庭背景与身边环境都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异给了每一位学生各具特色发展的机会,也有助于为未来社会的360行培养不同需求的人员、人才,而学校教育做不到这一点。取消寒暑假,以在校生庞大的规模和有限的师资力量,产生的后果必然是校内外统一的模式,这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2.

取消寒暑假,从亲子关系上来说,也是负面因素大。举例来说,从小在私立学校全托的孩子与走读的孩子,在三观的建立、与父母的感情和对家庭的认同感,都是有很大差异的。在目前的学校数据模型下,大家可以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探讨。

3.

从国家层面来说,实行寒暑假,除了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之外,还要考虑成本开支。

在南方夏天,以广州地区为例,学校每间教室都要配备空调,小班一台,大班两台,每台功率为三匹。麻雀学校,我按每年级一个班算,那就是6——12台,教师进行合并办公,算他两个办公室,加上一个校长室,全校就是8——14台空调,每天按8小时算(现在双减政策下,其实应按10小时算),仅每个月的空调电费开支是多少?城区中小学的电费开支就更惊人了。

在北方,除了夏天用短时间的空调,冬天的暖气费用就更惊人了。

教育经费下拨是以人均来下拨的,取消寒暑假,人数少的学校,下拨的经费都不够交水电费、取暖费。

有人会说了,国家加大投入啊!如果靠嘴巴喊就能把经费喊出来,那就不用谈经济发展了,没钱喊一嗓子,钱就来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喊了几十年,情况改善的也就是近几年的事)。

......

我们大多数人考虑问题,都是从自身实际出发来拍脑袋思考的,认为国家大事我们没机会参与。没机会参与没问题呀,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目前新一代的年轻人,得益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没有了六、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些人的自卑心理,他们很自信,阶级斗争、阶级经济看的分外清楚,但也有一部分人,集体主义观点非常薄弱,自大自狂(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只不过网络放大了这一代年轻人的行为罢了),希望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展现出年轻人应有的担当。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