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劳动力短缺问题,日本社会是否应该大规模雇佣外国劳动者?
近年来,日本政府为了解决本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正在扩大雇佣外国劳动力的规模。但是日本经济学教授塚崎公义认为,从日本劳动力的角度来看日本国内劳动力不足并不是什么坏事,反倒是个好消息。
本文转述了塚崎公义教授的观点,分析了日本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谈及了扩大雇佣外国劳动力规模对日本本土劳动力的影响。希望能够用专业的经济学知识缓解人们对未来经济下行的不安。
因经济繁荣导致的“劳动力不足”
“劳动力不足”这个词汇听起来带有消极意味,会对经济形势产生不良的影响。但这个词其实只是针对企业。在日本,对政府政策制定影响较大的是资方群体,所以日本政府才加大了引进外国劳动力的规模。
对日本本国的劳动力而言,劳动力不足其实是好事。劳动力不足会使失业风险降低,这样只要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对于毕业生来说,也不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被迫进入黑心企业。已经在黑心企业工作的人也可以跳槽到正规的企业工作。
此外,企业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人力资源,会进一步调高薪金水平。这样临时工和兼职工等非正式职工的时薪也会上涨。
所以劳动力不足并不代表着经济发展的倒退。塚崎公义教授认为日本的劳动力不足是因为经济繁荣而导致的,并不是什么坏事。
近年来,日本正式职员的工资水平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升。因为日本大部分公司仍在实行终身雇佣制。即使不涨工资,职员们也不会轻易辞职。但如果因为劳动力不足而被迫提高非正式职员的待遇,那么正式职员们的工资也肯定会做出相应上调。
劳动力不足继续发展下去还会倒逼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率,从而在客观上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增强日本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劳动力不足也不是绝对的坏事。当出现劳动力不足时,全行业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就像最近因为人力不足而集体涨价的日本快递业。涨价后行业内所有公司的利润都增长了。也就是说,劳动力不足对于日本经济可能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量引入外国劳动力是否会使日本经济重新陷入长期低迷
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低迷,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在之后的就业冰河期,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产生了很多拼命工作的穷人。很多黑心公司也利用人们害怕失去工作的心理,拼命压榨员工。
企业当然希望劳动力能更廉价,但廉价的劳动力对于企业来说就真是好事吗?如果竞争对手雇佣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势必会在产品成本上更有优势,这样就更容易在价格战中战胜对手,但这样的价格战会使大家都遭受损失。
另外,劳动力基本上就是消费者。当劳方的工资水平整体下降时,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势必下降。这样会进一步导致经济不景气,严重的还会造成通货紧缩,反过来危害所有企业。
为缓解劳动力不足,引入的外国劳工,反而有可能会使日本重新陷入经济低迷。这绝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扩大进口农产品数量,借机改善护理人员待遇
塚崎公义教授认为,日本农业没有必要引进外国劳工。应该直接通过增加进口农产品数量来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
日本限制农产品进口是为了保护日本农民不遭受外来廉价农产品的冲击,进而避免造成失业。现在正好可以借农业劳动力不足,直接用进口外国农产品来弥补本国农产品产量不足的缺口。
这样日本消费者可以吃到便宜的农产品,日本农民也不必再通过拼命劳动来维持产量和利润,外国劳工也不必背井离乡来到日本工作,可谓一举三得。
另外,日本护理行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源于护工的待遇差。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上调护工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人从事该工作来解决。还可以通过调整看护保险费来提高护工待遇。
因为很多日本民众不想缴纳更高的看护保险费用,导致护工待遇特别低。对护理人员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压榨,让外国劳动者继续遭受这样的压榨也是不人道的做法。
雇佣企业应承担因雇佣外国人而增加的行政花费
塚崎公义教授认为因为大部分外国劳动者不能熟练使用日语,这样势必会造成日本行政机构相关支出的增加。这些行政费用的承担着最终还是日本国民。于是就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从日本本国劳动力缴纳的税金中,支付外国劳动力留在日本的相关行政花费,这对他们很不公平。而且这些外国劳动力还会夺走他们的工作和涨薪机会。
第二,假设雇佣一名外国劳工的企业会盈利一日元,但日本政府为了支撑这名外劳留在日本需要多支付100日元。这样受损失的就是整个日本社会。
基于以上的原因,考虑日本本国劳动者的利益,塚崎公义教授并不赞成引入外国劳动力。他认为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话,应优先考虑本国劳动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