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的路数是:电影中我坚决反思,努力批判,现实中但凡改一点算我输?

【本文由“败灯是摔王跪王稀王”推荐,来自《《奥本海默》:打着反思麦卡锡主义的旗子,为麦卡锡主义招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895105102169
  • 那么你怎么看最后爱因斯坦那段话?带着意识形态去审视一部作品,那么只能得到意识形态的论断,不然会显得自己很幼稚。

那就是和韩国电影一个路数了。电影中我坚决反思,努力批判,现实中但凡改一点算我输。麦卡锡主义对美国的影响至今不改。文艺界(比如电影届)之前有《愤怒的葡萄》这种佳作,电影史上无论怎么排都是前50名,之后呢?之前科技届可以影响政治,之后所有科学家全部远离政治。思想届(实际上包括了经济,政治,历史类研究),之前能够深入第三世界群众中(斯诺之流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当时美国知识分子的必然现象),之后呢?

美国的意识形态斗争哪怕到了今天也没有任何放松,在美国主流大学中共产主义这个单词犹如伏地魔一样,是不可说的名词,不但不能研究,哪怕是在论文中提起都有可能通不过审核(理查德.沃尔夫)。

你现在再审视一下你的发言,是不是有点搞笑?别人心心念念一直没放松,你反过头说我们太敏感?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