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家都围着西方的作品打转?这话狭隘了,还是有很多画家进行创新、再发挥的
【本文由“抓蜜蜂”推荐,来自《叶永青被判抄袭比利时画家西尔万,赔偿500万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夜缕_
所谓的现代性,只能从西方的资源里寻找,言必称希腊,离开了西方,就不会画了。刀郎能从山歌民乐里发掘灵感,重构融合,画家为什么就只能围着西方的作品打转呢?
叶永青油画专业毕业,擅长油画、版画、漆画,受西方影响深刻;至于意识和技巧上的突破,不仅对他而言,对其他人也是,都不容易。(先保命地说一句,不是为他的抄袭洗白。)
这回复,主要是想回复你的这句——“画家为什么就只能围着西方的作品打转呢?”。其实不尽然。
绘画分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等,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也是一个讨论了百来年的话题,毕竟大家都想创新。
其中一派人认为中国画的现代性意味着“西化”,早期对这一理念进行实践的有提出“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岭南画派(插个八卦,演员徐锦江还是关山月的关门弟子),之后有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大师,再到李可染等人,你看他的作品是中国画,其实也融合了西方绘画的不少技法。
一派主张“西化”,思想有纷争,画作上也是,对应的就有“传统派”对所谓“西化”的不断批判和反思,比如陈师曾、潘天寿、金城、黄宾虹等人,他们希望能从传统的金石书法中找到中国画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思路。不过吧,这方向的突破太难了,像黄宾虹的画作算是在中国画的现代改造中走得比较远的。
逼逼赖赖这么多,其实就是说:关于现代性,不是所有画家都围着西方的作品打转,有部分人试图基于传统进行创新,虽然不容易,但我们不能完全忽略他们的努力。
另外,真正的中西文化融合,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不只包括中国学习西方,西方的画家同时也在学习东方的一些概念,比如马蒂斯学浮世绘(浮世绘受中国文化影响),毕加索领悟“留白”。
这些老外对中国画或东方文化的学习及创作,或许也可为中国画的现代化提供一点思路。(下图为毕加索的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