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区党建在社区实践中几点思考

       近年来,国内基层党组织在建立“党建引领、一核多元”的小区治理体系上,作出了一定的有益探索,但是,受思想认识、文件支撑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党组织广泛引领小区治理的形势仍未形成,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有部分乡镇(街道)领导和社区干部把小区党组织工作局限在开展“三会一课”等常规组织生活,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职党员“小区党员意识”较弱,不愿主动亮明身份、发挥作用,难以成为小区治理的中坚力量,直接影响小区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小区群众忙于自己的工作生活,认为“党组织横插一脚”;再加上个别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之间利益错综复杂,不愿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各群体对小区党组织认识有偏差各人群,导致党建工作在小区下沉不力,所以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弱化、虚化和边缘化,进一步影响小区党建工作的推进。

      二、支撑体系不完善。小区党组织的职责功能、领导职责没有上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指导和明确,在小区治理中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存在着“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状态,对涉及经费和居民利益的重大决策问题不敢大胆发表意见,党组织作用发挥难以复制。目前,党组织参与小区治理时掌握的各种资源还不多,但承担的事务却不少;社区去行政化的进展缓慢,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党建工作引领小区治理还未形成成熟的、可大规模复制推广的指导体系。

      三、要素保障不充分。基层社区、小区党组织负责人在调研中普遍反映,缺人、缺钱、缺阵地是制约小区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最大现实因素。小区党组织中,年轻党员忙于事业,在册党员多为退休党员,整体年龄偏大,时间精力不够,选任一名好的小区党组织书记“可遇而不可求”;小区党组织也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日常办公“捉襟见肘”,服务群众“有心无力”。再加上党组织办公场所未纳入小区建设公共用房整体规划,部分小区党组织办公靠借用、租用物业公司或业主委员会工作用房,服务党员群众没有固定场地和配套设施。这些都导致了小区政治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为了完善小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必须将小区党建工作作为重点领域来抓好抓实,在思想上下大功夫,提升小区党建工作的核心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在支撑体系上花大功夫,规范党建工作引领和保障小区治理的有效路径。要素保障上下大力气,让党组织有人、有场所、有资源参与小区治理,从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底、不断延伸。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