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测试中落选的国产武器,最后都去哪了?丨轻武专栏
之前,军武菌介绍各种国产轻武器的时候,经常会提到因种种原因落选的武器,这些武器有些性能并不差,单纯是有更好的选择,或是其他因素落选。
这些国产武器落选后又去哪了?是直接回炉,还是另有他用?今天军武菌就给大家来盘点一下。
80式通用机枪
话说在1979年,我国自主研制的67-1式轻重两用机枪刚刚定型,设计团队正高兴着呢,突然部队从对越自卫还击战前线缴获了一挺苏联的PKMS机枪,从纸面数据上看,对67-1几乎是碾压级别的。
▲PKM通用机枪
我军见了之后非常欣赏,指示立刻进行仿制,取代自主研制的67式机枪。236厂只花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仿制,并具备了量产能力,这就是80式通用机枪。
▲80式通用机枪
随后80通和67-1式在全国几大军区多个部队做了对比测试,结果大多数战士都认为,80通在射击精度、寿命等方面完全能满足作战需求,并且重量轻,可靠性高,在大多数测试项目中优于67-1式。甚至还有部队得出了“80式适合战斗,67-1式适合考核”的结论。
▲67式通用机枪
但就在此时,80式受到了一部分专家的据理抗争,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三点继续装备67式的理由。
一是67式设计水平并不低,难以定型是因为国内环境的严重干扰和三线建设导致轻武器企业技术实力下降。
二是管理不当,尚未定型就投产,造成较大反复,拖长了研制时间。换言之只要能吸取教训,我们是能设计出好机枪的。
三是长期崇拜国外产品,见一个仿一个,中国的自力更生何时才能实现?
▲CS/LM4通用机枪
最后出于各种因素考虑,80式通用机枪没能列装,只在部分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和特种大队里极少量装备。1986年在其基础上改进出了86式坦克机枪,作为早期96A和99式坦克的并列机枪使用,但后来被88通改来的QTJ 5.8mm并列机枪所取代。还有改为7.62x51mm NATO口径的CS/LM4通用机枪。
W85高射机枪
在85式高射机枪的视频,我提到了被85式打败的W85高射机枪。
W85的研制始于1978年初,当时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新一代12.7mm机枪的研制,会议确定了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全枪重量不超过45千克,二是射击精度达到54式高射机枪的水平。当时会议上有人提出大口径机枪60千克比较实际,45千克难度太高。没想到216厂的一位设计师站起来拍拍胸脯,保证45千克没问题。
▲W85高射机枪
很快,216厂的们开始了新一代高射机枪的设计。在结构上,W85式高射机枪采用了改良后的鱼鳃撑板闭锁,缩小了闭锁片尺寸,从而提高了部件刚度和寿命,还为缩短枪身长度和减重提供了先决条件。另外W85在制造上还大量运用了冲压和精密铸造工艺,也有利于减轻重量。
不过最最重要的,是W85开创了我国弹性脚架研究的先河。什么叫弹性脚架呢?其实很好理解。一般的脚架突出一个稳字,要求能抗住机枪的后坐力,所以做的又厚又重。但是弹性脚架却可以做薄做轻,让它在后坐力下有规律的变形。你看着好像打的时候机枪一直在晃,但是它可以确保每次子弹击发的时候,机枪都晃在同一个位置上,实现“瞬态平衡”。当然这是需要设计的,在没有计算机辅助的年代,W85的研究人员只能靠画加打一点点摸索,花了两年时间才研究出弹性脚架。
这么看下来W85的性能其实很不错,但是他面对的85式真的像开了挂一样。在落败之后,W85通过了外贸定型,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不过倒是在两山轮战期间随军作战了几十次。
从1984到1994年,W85一直处在小批量试产阶段,直到21世纪才真正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拳脚,如今已经出口到了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数量非常庞大,在第三世界人民的鬼斧神工下还搞出了不少魔改型号,像是摩托车版啊、两脚架版啊,小舢板版等等。
▲传说中的摩托化步兵
尽管在步兵机枪领域输给了85式,但是W85在后来却摇身一变成了QJC-88车载机枪,装备了多型国产坦克。这是因为W85式相比85式枪身短,质心后移,因此转动惯量小,具备易操作的优点。而且216厂本身就一直生产59式坦克机枪及其枪架,这方面经验丰富。
▲QJC-88高射机枪
时至今日,QJC-88已经占领了大大小小各类坦克和装甲车的高射机枪位置,并且还衍生出了QJK-99航空机枪,QJH001舱门机枪,M2000舰用机枪,遥控武器站等众多型号。
▲QJZ-171山地机枪
更有趣的是,我国最新的QJZ-171山地机枪,也是基于W85改进而来的,其枪机延续了W85的短闭锁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了浮动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大大减小了机枪的后坐力和重量,因此这可能是一款比89式更轻更好用的12.7mm机枪。
W87榴弹发射器
W87的研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只知道美国和苏联搞出了像机枪一样能连发的榴弹发射器,但是没见过更没摸过实物。自动榴弹发射器应该是什么样,具备什么性能更是一无所知。
▲AGS-17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W87的研制开始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那怎么办呢?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办法,反求,比如通过两个简单的射击口令,我们就算出了苏联AGS-17的弹道。就这样我们确定了榴弹发射器的两个基本要求。
▲国内估测AGS-17弹道性能的资料
一是重量必须轻,因为我国当时部队机动化水平低,大量装备还要靠人运人抗,不能像美国Mk19那样搞成自由枪机的大块头。所以我们只能被迫减小弹药口径和动能初速,另外在结构上选用能减轻重量的半自由枪机原理。
第二个要求是必须具备较强的破甲能力,因为当时国外军队装备了较多的轻型装甲车辆,步兵迫切的需要能对付轻装甲的武器。因此W87配用的破甲榴弹能穿80mm,当年美国的M430只能穿51mm,现在最强的也只能穿76mm。
随后,华东工程学院的刘家鹏、于骐等人与合作厂家开始了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研制,但是搞了好几年却始终达不到要求,反倒是被湖南9656厂后来居上,最终在1987年通过外贸定型。对于高校的教授来讲,虽然W87最终没能装备部队,但能评上几个奖也算是一种收获。
▲W87榴弹发射器的原型
1987年,W87在美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轻武器会议上进行了介绍,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包括美国在内,还在埃及、法国、智利、土耳其、泰国、巴基斯坦七个国家进行过展示。虽然有些国家很感兴趣,但可惜的是时至今日W87仍未见到有大量出口,反倒是QLZ-87远销海内外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