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强鲁弱的原因在立国思想
在中国春秋战国的历史上,齐国自始至终是个大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代周天子号令天下,盛极一时;到战国时,以其雄厚的实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最后被秦国所灭。鲁国则彻头彻尾是个小国,一至过得很窝囊,经常受齐国的欺负,幸亏出了个大思想家孔子,在历史上好说歹说还占有一席之地,否则的话,就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众多小国一样,早早的泯灭在历史的长河里而不为人所知。
齐鲁两国的开国时间差不多。都在周武王灭商之后,天下平定,大封有功之臣之时建立的。封在齐国的是武王灭商的第一功臣姜子牙,“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周公旦不就封,在周武王去世后,辅佐武王的儿子成王统治天下。这就是周公佐成王故事的由来。
姜子牙到了齐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姜子牙到齐国就封后,首先是发展经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在施政上简化手续,简化礼义,一切以百姓的方便、适用为原则。所以,各地的老百姓纷纷涌入齐国,因为在齐国能过上好日子。在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衡量一个国家力量的大小,主要是看这个国家的人口有多少。齐国人口增加变多,当然可称为大国了。
周公佐成王无法就封鲁国,只好派自己的儿子伯禽代就封于鲁。伯禽就封鲁国后,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有不近;平易近民,民秘归之。”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周公之子伯禽就封鲁国后,主要做的是改变当地的民风民俗,礼节礼仪,完全按照周王室的规矩教导臣民遵行,因其父周公是周王室的摄政者,周王室重要礼仪都是在周公的指导下制定形成的,他的儿子伯禽自然也是参与者之一。伯禽就封鲁国,自然便把周王室的宗族礼法带了去,这样就确定了鲁国以宗族礼法为中心的立国思想。所以在周武王死后三年守孝期满后,才报政于周公。周公听闻伯禽在鲁国的施政,当然要发出“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的感叹。因为周公已经看出了伯禽施政的问题所在:周王室的宗族礼法,是为了给诸候国显示威仪用的,是天子的威严,目的是保证诸候王对周王室的忠诚。而伯禽把周王室的那一套繁文缛节用之于对百姓的治理上,自然会产生另外一种效果。那就是周公所担心的,鲁国从此后将原命于北方的齐国。
鲁国的立国思想,就是让人民做什么事都要循规蹈矩,不得违犯宗法礼仪。这样的结果就是鲁国成为周王室宗法礼仪最好的继承者,并出现了孔子这样一位集周王室宗法礼仪之大成者的思想家。只有鲁国之这样的土壤才适合产生孔子这样的人物。齐国不会,秦国更不会。这是鲁国对中国的文化的重大贡献。但鲁国也因为有了如此这般许多的规矩羁绊,始终成不了一个强大的诸候国,只能在它能生存的年月里看齐国的脸色行事。
齐国的强大,是因为姜子牙的立国思想。姜子牙本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如果他循规蹈矩就不可能在战场上出奇谋良策打败殷商王朝。他就封齐国抓住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发展经济,吸引民众。结果他的政策成功了,齐国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候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从此,齐国中国西周乃至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上一至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齐桓公时期,桓公重用与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国家大盛,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从齐强鲁弱的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开放自信,不拘一格,国家就兴旺发达,如齐国;保守教条,因循守旧,不敢有所作为,国家自然就没有活力,要走下坡路,如鲁国就是这样。鲁国弱小,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中,苟且偷生实属不易,幸亏当时列强,尚敬畏鲁国留存的周王室文化,一至不敢吞并鲁国,才使鲁国存在了那么久,它的灭亡几乎于齐国是同时的。至于齐国,虽然开放强大,但比不上西边的秦国更开放、更强大,最后被秦国所灭,实属必然。
无独有偶,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这个国家就变成一个极富传统、爱讲历史渊源的国家。中国的历代统者在得到天下这后,按照传统的做法,采取的是我打天下,我坐天下,我定王法,拒绝外部的思想,使强大的中华民族,愈发展愈弱小,到清朝末年,诺大的一个中国,竟然被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当时的皇帝、太后仓皇出逃。此后岛国日本入侵,中国人民饱受生灵涂炭。后来共产党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成为中国大陆的执政党。建政之初,一切学苏联的东西,凡是苏联的东西都照搬照抄,一个不拉。后来和苏联闹翻,便又弄一套所谓书本上的社会主义的教条出来,文化革命中“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便是这种教条的写照。这个时期,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国家也不强大。邓小平搞改革开放,提倡“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激发了中国人创造劳动的活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更是上升到仅次于美国的规模。这就是立国思想的不同,造成国家强弱易位的差别。
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立国之初就确定了自由、平等、尊重人权的思想。因此,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作为一个统率数十万军队,打败英国殖民者,建立美国,并当选首任总统,在他的任期届满时,完全可以连任下去,谁也不会有意见。因为,这个美国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建立起来的。然而,他并没有继续连任总统,而是辞职回到乡下,在他的庄园里度过余生。因为华盛顿开了个好头,美国一开国就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吐故纳新的开阔胸襟,使全球各处的有志之士纷至沓来,一如当初中国历史上的齐国,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美国也正如齐国那样,吸引无数优秀人才来到美国,实现每个人的美国梦,成就了美国世界超级强国地位。
目前中国也在构划中国梦,能否实现,在于如何吸引人进来。而不是让许多人把财产转移到海外,在中国赚钱,到国外生活,消耗中国的资源,成就他国富贵,如此则中国梦远矣。研究历史,借鉴别人,弄清当今中国以何立国,应该不是很难的事,只要用心去做,必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