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针对旅客类态变化增建经济型酒店

 

     在上周五的立法会答问大会中,行政长官贺一诚在回应议员提问时指出,本澳酒店设施及服务不「输蚀」,但价格欠缺竞争力,尤其是本澳星级酒店比例失衡,五星级酒店太多,三星级、四星级酒店较少。特区政府中期会研究增加三星级酒店比例。   

   贺一诚的话音刚落,昨日大三巴的游客「虚撼」情况,就在一个角度上间接佐证了其判断及决策。大三巴街昨日下午人流挤拥,治安警一度实施单向人潮管制约两小时,这是今年暑假以来首次,也是即使是在疫情爆发前,非内地「黄金周」期间之首见。昨日在单向人潮管制下,大三巴街行人只可单向上行前往牌坊,并取道周边的街巷如大关斜巷、关前后街、高园街等离开。这项管制措施有意外收获,就是带旺了邻近地区商户的生意,指出措施生效后,生意较平日假期大增二至三成,平日生客占五成,但昨日却全部是生客。不过,游客回程的主要通道是从大关斜巷的长楼梯往下行,有孕妇和推婴儿车人士向警员反映不便通行,但获放行沿大三巴街返回。而现场观察,基本上是自由行游客,极少见到旅行团导游的旗子。   

   也是在昨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出境游目的地共计接待内地游客四千零三十七万人次。从热门目的地来看,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是内地居民的出境游主要目的地,接待出境游旅客占比达百分之七十九点八九,澳门占当中的百分之五十点九,香港占百分之二十二点六六,而台湾则占百分之二点三三。而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统计,今年一至六月份,访澳内地旅客累计数据,与二零一九年同期比较,恢复率为百分之五十二点七,较邻近地区恢复快。由于国家文旅部重点打击各地的「不合理低价旅行团」等市场乱象,并加强打击导游强迫购物、导游兜售物品,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行为,因而在「性价比」下,内地居民更乐意以自由行方式到澳门旅游,尤其是疫情过后,内地旅游业发生了青年游客比例急升并以「自助游」方式进行旅游的业态变化的情况下。因此,即使是澳门旅游局推出补助旅行团措施,广东省赴澳门过夜的旅行团每人每晚一百五十元、两晚三百元;广东省以外的内地其他省份旅行团则补助每人每晚二百五十元,超过两晚则资助每人四百元,但似乎旅游团的恢复增长速率,远不如没有任何补助的自由行旅客。

    另一个特征,是自五月十五日起,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及外省居民在珠海不仅可以办理护照、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还可以办理赴港澳地区探亲、逗留、其他类等签注之后,珠海因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成为众多外地游客甚至赴澳就读的外地学生办理港澳通行证的热门地区,加上暑假赴港澳游热潮的到来,市民旅客申办入出境证件业务「井喷」,虽然办事窗口都全部开放,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人头攒动,等候区也座无虚席,珠海全市所有出入境业务受理点未来十个工作日的预约都「爆棚」。而这些亲身前往申办赴澳门签注者,基本上是自由行旅客。

    这就给澳门旅游业行政当局及业者提供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由于未来来澳旅客以自由行游客为主,而且青年游客的比例逐渐增高,而且内地居民受疫情的影响,消费意欲不像疫情前那样「豪爽」,因而住宿豪华赌场酒店,并非是这部分游客的「首选」,经济型酒店更受他们的欢迎。因此,特区政府就敏锐地洞察到澳门星级酒店比例失衡,五星级酒店太多,三星级、四星级酒店较少,而贺一诚也透露特区政府中期会研究增加三星级酒店的比例。

   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显示,今年六月澳门向公众提供住宿服务的酒店业场所共一百三十一间,四点二一万间酒店客房。而澳门土地工务局最新数据也显示,第𠄞季在建中酒店项目有九个,可提供三千七百三十二间客房,套房建筑面积达二十一点三万平方米;在设计阶段的酒店项目亦有八个,共可提供一千三百零八间客房,建筑面积亦有六点一万平方米。新增的酒店房间多达五千零四十间,相当于现成酒店的百分之十一点九。若按前述潜在新增的酒店客房数目计,未来酒店房间数目将达四点七一万间。但豪华型酒店房间占较大比例,经济型酒店严重不足,尤其是适合年轻人自由行的二星级酒店及以下的宾馆住宿场所更少,据说只有一千五百间客房。 

    虽然澳门特区已经制定含有增设「经济型住宿场所」内容的《酒店业场所业务法》法,也虽然有一些商人投资建设「经济型酒店」,但是却仍然难以完全满足中低端游客的需求。看来,特区政府是有必要针对内地开展常态化的打击跨境参赌犯罪活动斗争,因而不再见过去的「大豪客」现象,反而是不受内地影响的中场高端赌客有所增长,一方面「沓码仔」失去赠送豪华客房住宿的对象,另一方面住宿市场对中低端酒店的需求较殷,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背囊客」,在流连淌翔于具有澳门特色中西交融的澳门历史城区中,希望能在澳门享受到经济型酒店的服务的新业态,将《酒店业场所业务法》鼓励「经济型酒店」的政策用足用好,并加快对已经建成的「经济型酒店」的开业审批手续,或是主动协助其改正未能「过关」的项目,裨使其能够尽快开业待客。

    其实,《酒店业场所业务法》增设「经济型住宿场所」,可设置共用房并以床位形式将之出租,在文物建筑亦可开设酒店,以助开拓多元化旅游住宿的构思初衷,就是一个配合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配套设施,方便低收入游客的改革措施,充满「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这种「经济型住宿场所」可能是澳门地区进入现代化城市发展状态后的首创。这种「经济型住宿场所」,既似青年旅舍,又不是青年旅舍。「经济型住宿场所」的住宿规格,与青年旅舍有着共通之处,但入住资格则不同,青年旅舍主要是为青年服务,又是还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而且使用者还需持有国际青年卡。「经济型住宿场所」则是公开营业,任何游客都可享用其服务,甚至一家大小也可入住。

  澳门随着出口加工工业式微,现时北区有不少工厦空置,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也因为荒废而对周边环境,尤其是住宅大厦的宜居环境,构成了威胁。而利用工厦改建为「经济型酒店」或「经济型住宿场所」,就可解决上述问题,并可带起北区的经济发展。特区政府前一段时间推动工厦改造,但收效甚微,原因固然很多,包括业权分散等,但改建后的经济效益前景相信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特区政府推动将之改建为「经济型酒店」或「经济型住宿场所」,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照顾,相信是可以吸引到业主们,尤其是那些业权集中单一的工厦的业主们热烈响应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