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决策层的人看了《三国演义》会怎样?
近年来,美国党派斗争日趋激烈,美国社会已陷入严重的两派对立状态。但是在一件事上,美国白宫与国会两党议员甚至普通民众取得了高度一致,那就是“反中抗俄”。
虽然美国仍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但是同时将中俄树立为敌人显然不是明智的决策。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末,正是冷战初期,世界格局基本上是东西方两极对抗。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处于攻势,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不得不选择“一边倒”战略,加入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随着中国实力增强以及为了摆脱苏联控制,中苏关系开始交恶并发展至军事对抗。美国由于深陷越战泥淖,实力受损,而苏联的实力大增。此时出现美一苏一中三方互相对立制衡的局面。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开始战略收缩。曾经极端反共的尼克松当选总统后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共同对抗苏联。“联华抗苏”的政策获得了美国外交界的支持。基辛格提出美苏中三角关系理论,将三方的关系形容为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中国是最小的一边,但几何学的定律是,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永远大于第三边。
从1979年中美建交至1989年,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最好的十年。随后中国遏制了美西方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企图,而苏联却分崩离析了。如果苏联当年不主动与中国撕破脸,甚至能虚心向中国学习改革开放的经验,也许就不会有悲惨的结局。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曾天真地以为俄罗斯可以与西方国家成为朋友,在内政外交上采取的是几乎全盘西化的政策。但换来的却是俄罗斯经济军事实力大幅下滑,以及北约和欧盟东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一步步压缩。
原本美国是有机会将俄罗斯纳入西方阵营的,然而美国政客通过各种自以为是的愚蠢手段,妄图不断肢解削弱俄罗斯,最终迫使俄罗斯与中国建立背靠背的战略协作关系。根据三角关系理论判断,美国主动将自己置于了不可能取胜的境地。
当今世界真正有实力与美西方一较高下的只有中俄两国,虽然美西方积极拉拢扶持印度,希望其能完全站在中俄对立面,怎奈印度实力不济,还构不成独立的一极。美中俄三角关系仍将长期存在。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人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传统。而美国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可供借鉴的经验实在不多,如果美国决策层的人看了《三国演义》会怎样?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创作于十五世纪末,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军事、外交知识和各种谋略。可惜直到1991才由美国学者莫斯·罗伯茨译著了欧美国家的第一部全译本《三国演义》。
因此不懂中文的基辛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提出三角关系理论时,应该是没看过《三国演义》。但他凭借独到眼光提出了与中国古人智慧不谋而合的理论。可惜当代美国政客缺乏基辛格的能力,更不具备他善于倾听的谦逊品德。美国绝大多数政治精英们既瞧不起俄罗斯人,也瞧不起中国人,他们明知即使单挑也无法战胜俄罗斯和中国,却要同时与两国为敌。我估计在当今美国政界和军界绝不会有人专心阅读《三国演义》并领会其中深意的。
其实魏蜀吴三国最后都发生了内乱并因此而灭亡。美国现在国内问题一大堆,政治精英们却不专心革除疾弊,反倒一味对外用强,总有一天会自毁国运。
1.美国人从来没有我们这种忧患意识,他们的历史从来没有经历苦难。更确切讲,他们一直是优势思维,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重视个人利益,重视眼前,管它身后大浪滔天。所以没什么人真正去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那种修斯底德陷阱的说法,纯粹是为了某种目的的生搬硬套。
2.从政治人物来讲,游戏规则是给国家竖一个想象的敌人,然后不断拿此做文章,以达到为自己或利益集团谋利益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演戏,做给公众看,进行政治动员,没有谁真的把这些当成真的威胁。一切都是为了某种叙事需要。
3.没人真的把国家当回事,认为国家会面临某种危险,会出现某种最坏的情况,只会担心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即使是以前二战那种情况,他们也仅仅觉得把门关起来就没事。
4.所有的政治人物,真正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像拜登,为自己或儿子,用尽各种手段谋取家族私利,对国家有什么影响无所谓,这么大的国家,不会因为这点挖墙脚的行为就坏掉,只担心过了任期无权可用。对中国的挑衅,也不认为会带来弥天大祸。只是考虑什么手段才能获取自己所要的,出现国家争执,只会是觉得手段不够精妙而已,不会有弥天大祸,没什么好担心。小一点的人物,考虑的是自己的位子,就像是鲍威尔,为了位子,什么都敢干。无所谓道德与身后名。
至于《三国演义》之类的,他们听都没听过,也没兴趣。至于哲学和治国理政,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没兴趣也没时间,毕竟每个人的任期就那么几年,浪费了对不起自己。所以,真要跟他们讲道理,就是说你今天这样做,明天就会有什么麻烦,其它的全部没用。至于川普,拿到第二任期,就是不坏金身,其它的都是浮云。拜登也是如此,老态龙钟还硬挺着,就是为了家族不被反攻倒算。
1.美国人从来没有我们这种忧患意识,他们的历史从来没有经历苦难。更确切讲,他们一直是优势思维,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重视个人利益,重视眼前,管它身后大浪滔天。所以没什么人真正去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那种修斯底德陷阱的说法,纯粹是为了某种目的的生搬硬套。
2.从政治人物来讲,游戏规则是给国家竖一个想象的敌人,然后不断拿此做文章,以达到为自己或利益集团谋利益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演戏,做给公众看,进行政治动员,没有谁真的把这些当成真的威胁。一切都是为了某种叙事需要。
3.没人真的把国家当回事,认为国家会面临某种危险,会出现某种最坏的情况,只会担心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即使是以前二战那种情况,他们也仅仅觉得把门关起来就没事。
4.所有的政治人物,真正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像拜登,为自己或儿子,用尽各种手段谋取家族私利,对国家有什么影响无所谓,这么大的国家,不会因为这点挖墙脚的行为就坏掉,只担心过了任期无权可用。对中国的挑衅,也不认为会带来弥天大祸。只是考虑什么手段才能获取自己所要的,出现国家争执,只会是觉得手段不够精妙而已,不会有弥天大祸,没什么好担心。小一点的人物,考虑的是自己的位子,就像是鲍威尔,为了位子,什么都敢干。无所谓道德与身后名。
至于《三国演义》之类的,他们听都没听过,也没兴趣。至于哲学和治国理政,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没兴趣也没时间,毕竟每个人的任期就那么几年,浪费了对不起自己。所以,真要跟他们讲道理,就是说你今天这样做,明天就会有什么麻烦,其它的全部没用。至于川普,拿到第二任期,就是不坏金身,其它的都是浮云。拜登也是如此,老态龙钟还硬挺着,就是为了家族不被反攻倒算。
他们的体制注定了只能通过一些当时没有阻力的决策,而没有阻力意味着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能在大政方针动手脚,就需要胆略和大局观,但是如果每次决策都要把你脚下整个体制吊起来揍一顿呢,你还能做得下去吗(参考懂王)。所以说到底,就是定体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