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怎么能少了这9分国产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三年了。

它一回归,全体起立。

500

都说当今动作戏已经不吃香了。

阿汤哥的《碟中谍》系列,扒飞机,跳悬崖,卷到极致,结果今年在外打不过《芭比》,在中国打不过随便一部暑期档。

但一部动画爆红到今天

竟然是靠打——

雾山五行之犀川幻紫林篇

500

Sir依然记得当年它刚上线的盛况。

国漫圈引发震动。

b站网友打出近乎满分的9.9,央视出面为它打call。

500

原因无他,演出太炸裂。

而且是全方位:

动作设计精彩酷炫,打斗拳拳到肉,爽感十足。

500

500

静态画面又有着壁纸级别的精致与美感:

500

500

更别说故事风格,亦庄亦谐。

既有着人妖殊途,对贪嗔痴等妄念的讽喻。

又不乏趣味,搞笑画风运用手到擒来。

500

500

但你要说它的缺点?

短。

第一季三集,每集只有30分钟,序章的戛然而止之后。

终于,这一次第二季一上线,再度引爆。

豆瓣9.4分

和大部分网友一样。

Sir再度受到亿点点震撼,该打的,这一季《雾山五行》可是一点没偷懒。

怎么打呢?

导演林魂把片中角色的动作戏划分了两类不同的风格。

第一种。

人类的打斗,总体偏武侠

因此不论是角色的身法,还是使用的兵器,打斗的场景,都有着传统武侠的风格。

比如第一季的桥上大战。

八骏之中的老五对阵扮成人形的嗔兽,枪花耍得有模有样,典型的功夫套招。

500

而在第二季里,泽漆对阵妖兽的时候,左手持匕首,右手握短弓,靠着灵巧和躲闪,周旋在两只妖兽的巨大身躯之间,攻击弱点。

最后靠着近距离的拉弓射箭一招毙敌。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以巧破力。

而且仔细看,几乎每一个人类角色的动作逻辑,都有过精心编排。

比如泽漆对阵开场的两只妖兽。

一边用短弓格挡,一边用匕首伤敌。

注意一个细节,她是正握匕首,然后背靠螃蟹怪,利用对方身躯庞大的特点,反复抽刺。

500

而到了另一边对阵妖兽角影的时候。

利用苏小安的手弩吸引注意力,她突袭到角影面前。

此时是用反握匕首的正面突刺,试图一击必杀。

500

这种对于武器的不同用法,就是出于对这种真实系的追求。

另外一边。

妖兽否认法术轮番上阵,则更加夸张诡异,偏魔幻

比如第二季角影和焦尾,两个取自传统文化名字的妖兽,有着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招数。

角影有着人形,武技偏真实系,一柄改装的铁扇使得出神入化。

500

同时还会水系攻击和电击,一招水爆,不仅能限制敌人,还能范围伤害,明显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战斗力。

另一边的焦尾,同样修成人形,会使刀。

而且在第五集焦尾与闻人镜悬的对抗,是第二季画面最炫的戏份之一。

500

从武术的打斗,到法术的使用, 到最后的终极对波。

画面想象力再度引爆了弹幕。

500

当然,还有介于人和妖之间的角色。

比如五行。

闻人翊悬的打戏,既包括真实系的动作,也有夸张的法术。

一个细节是他对阵角影的铁扇,全程赤手而无伤,但动作上又保留了武侠的身法。

至于在法术上的对抗,更是注重了视觉表现力。

金行的出场,水行的气质,都是在不断加强五行的酷炫。

镜悬对抗焦尾的战斗,几乎复刻了第一部的炸裂表现力。

但除了这种风格上的区分。

相信很多粉丝会发现:

角色设定谁都会写,但为什么只有《雾山五行》的打斗会明显的更酷?

更刺激?

有一个很重要的点:

流畅度。

举个例子,前边第四集里,泽漆打妖兽的时候,从接触到反击,再到成功击杀。

仅仅花了25秒。

但在这25秒里,角色的想法,实施,闪避,偷袭,反击,动作的迅猛感,到结尾的留白,甚至是情绪的延宕。

500

全部得到了保留。

有一种极高的成熟度。

同样具有速度感和信息量的呈现还在翊悬打角影的时候。

一个细节就是:

几乎每一张截图——

都有着分镜的质量。

500

500

500

相信看多了动作片的观众已经发现了不同。

真人版的动作戏一般来说,会有镜头晃动的模糊感。

动画版的,则常常注重于分镜的节奏,用画风和停顿的呼吸感来呈现速度感。

500

但在《雾山五行》里,动作明显更加流畅和清晰,信息量更大。

导演在采访里说,对于一些动作戏分,他一般直接用24帧拉满制作的。

而且大量使用更粗的线条,尤其是干枯和枯墨线条表现,用更清晰和干净的画风呈现一种确切性。

更高的帧数,更清晰的画面,更流畅的动作。

500

对应他们的制作方式。

前边25秒的动作戏,一秒24帧,相当于泽溪对阵妖兽的那场初遇打戏,有超过600张画面,一张一张画的。

500

而动画到了第二季。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

动作戏分占比更高,画面也更加精致。

可以想象的,为什么中间会花上三年的时间才能上映第二季。

但振奋人心的不止打斗。

还有让观众看到国风的极致彰显。

这不再是一个静态、抽象、模糊的概念。

而是用动作、风景、情景,创造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世界。

如果说。

《卧虎藏龙》的氛围感,是竹林斗剑,两人明明都还未出手,但林间的风,摇摆的竹,颤动的叶……

《雾山五行》亦有它回味无穷的高光时刻。

尤其是在前边保留了精确化的打斗之后,依然贯彻了情绪的营造。

呼吸感。

比如溅起的水花;

比如抖动的树叶。

500

500

这些细节。

在Sir眼中,是相对于视效,更让人钦佩的地方。

当然,这一切,还是归功于这个人。

号称“六边形战士”的导演——林魂。

500

片头和片尾的字幕里他无处不在。

500

生怕被观众发现,他干脆在第二季“分身”了。

500

此外他还能唱歌。

500

甚至改名水冠,变身鸭子跟随翊悬一起冒险。

500

才华横溢是他被膜拜的一大理由,但不是唯一理由。

他所带领的团队一开始只有三人,即是第二季团队人数扩充也仅仅连十人都不到。

也曾有热心外包公司主动登门拜访。

而看到团队的要求的呈现效果后。

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出来。

500

毕竟林导带的队是哪怕那么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都能扣好几个小时的。

当大家称赞他的作品已经呈现国漫巅峰水平时。

林导团队依然认为做的流动效果欠佳,硬是实地泼墨观察了无数次,才“勉强”选用了几段。

500

这还不是最惊人的。

谁能想到如此大量精美的画面。

也是团队一帧帧手绘出来的。

500

500

当下的国漫基本上多是3d建模。

虽然也是国风满满,但总感觉还差点意思。

500

其实“迪士尼”化也不全怪团队。

建模本身呈现的就是“形”远大于“神”,所以只能通过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奇异的场景造型来将“神”硬传给观众。

唯有手绘才有保证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中式美学的可能性。

古画的神韵和国人的心灵仿佛原生就带着吸铁石,而大家在观看这部国漫时不觉得有违和感很大程度是源于团队呕心沥血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模式创作。

不过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即便是这部神作也如此。

相对于打戏,《雾山五行》的其他部分并没有这么炸裂。

对此,林导是这么回复的——

目前只能做到小而精,难以做到大而全。

500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经做到极致。

主打一个实在。

也许他并未想非得做出中国最好的动画,而是沉浸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做到精益求精。

既不愧对观众的支持,也不愧对自身的诚心。

也许也会有人问。

林导,这么辛苦又何必呢?

他也直言不讳地叫苦过,可同时还“傻傻地”坚持着。

500

在如今这个高度“内卷”,高度商业化,以流量取胜的环境里,他们太特别了。

与其说他和团队如同在大城市里日复一日地拼命奔波,不如说他们更像是隐居山林一处的世外高人,不断潜心修行。

与其说观众看到的是作品,不如说是看到一个有趣而未经污染的灵魂。

不为迎合张扬,只为纯净理想。

这才是最打动Sir的点,相信也是它收获无数真爱粉的点。

最后,想拿第一季片尾中的一句话收束。

真心希望每个人能够在自己的理想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为外界所动摇。

500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