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去看看大运会男篮,清华那帮大个子打得那叫一个稀烂

【本文来自《U17决赛山东大胜对手33分,却没拿到冠军,为什么比赛会做出这样的安排?》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都去看看大运会男篮,

清华那帮大个子打得那叫一个稀烂

我们过分看待身高,造成后卫锋线能力急速下降,

真正的运动天赋的都没有上场空间

一帮国内联赛都是刷身高成长起来的球员

对手一旦上强度速度

这帮同年龄段靠身高筛选出来的大个子

就全完蛋了

这就是国内对篮球理念和制度性的全面扼杀

同样的道理

当然还包括足球,足球更加是肌肉速度,强度和运动能力完美结合

和高水平对手高水平比赛才能够不断强化水平的运动

强对抗下,捕捉双方动作起落和最佳控制时机的此消彼长之间,瞬间出现的机会的能力

而我们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太大,

各个地区,各个学校总能有身高体重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平均水平的孩子

会因为身高体重,被优选

而真正有“运动天赋”和“热爱”的孩子,总是被大量的忽视

更何况还有后发育这一说

所以,体育,还是应该回归体育的根本

是一个孩子,全方位成长的必须,不要急于选拔,不要急于选拔,不要急于选拔

自然成长的空间要给够,尤其是足球篮球这种高度对抗性的项目

游泳体操跳水,爱怎么选拔,你们随便

足球篮球真的不行,足球篮球真的不行,足球篮球真的不行

我曾经大胆的呼吁

学校体育课,完全在课外时间全方位保障,全校按身高体重的年度普查结果,分阶展开体育活动

5天,全校学生按身高/体重/综合力量加权分5份,同时人数也尽可能分5段,身高体重力量都居中游的,人数肯定会更多,中间那段身体素质区间适当收窄,两侧身体素质区间适当放宽

体育老师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展开对抗项目的体育锻炼

同等或近似的身高体重力量,编队一起运动,运动天赋的增长和选拔天然得就更纯粹了

可惜的是

在现在家长投诉中学校不断弱势,连最基本的户外活动,都保障不了了

体育,越来越远离学校教育的尴尬,让人越来越无语了~~

站务

全部专栏